|
新华社合肥5月7日电 题:中国援助农业技术帮非洲消灭“饥饿”
新华社记者朱青 杨丁淼 沈翀
进入5月,万宝粮油在非洲莫桑比克加扎省的7万亩标准粮食田陆续进入收割期,总产预计可达7000万斤。与此同时,位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郊区CATETE农场的上万亩土地上,中国旱稻品种“绿旱一号”也将迎来又一次丰收,把当地粮食亩产提高近10倍。
“已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中国正将自己的经验搬到非洲,帮助他们扭转长期粮食供应不足的局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王士梅博士说。
5年前,作为中国农业部援助安哥拉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杨前进带着少量的“绿旱一号”种子来到安哥拉,为当地没有灌溉设施的330万公顷农田带去了希望的种子。
万宝粮油莫桑比克项目是中国民营企业到非洲种粮的第一次尝试。这家来自古城襄阳的粮食加工企业在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协助下,以市场化机制配置各类资源,按照中国最高水平在莫桑比克复制种粮、仓储、加工、贸易产业链条。
国开行湖北分行国际合作处副处长胡知非说,目前主要投入集中在土地平整、沟渠路建设以及水利电力等配套设施等方面,平摊下来一亩地的基础设施投入为3000元人民币。
据了解,一期7万亩建成后,万宝莫桑比克项目还将把粮食基地扩展到30万亩,届时这个农场年产大米能达到4亿斤,相当于莫桑比克每年大米进口量的一半。
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5日在非盟会议中心发表题为《开创中非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演讲时,出生在津巴布韦东部高地马尼卡省蒙塔雷的56岁的图扎伊心情激动,因为4年来家乡上千公顷几近抛荒的土地变成了良田。作为皖津农业合作津巴布韦方面负责人,他既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
彼时曾被誉为“非洲粮仓”的津巴布韦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粮食产量急剧下滑,尽管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以上,粮食短缺问题却困扰了这个国家多年。
中国农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陆续走出国门。2010年底,安徽农垦集团与津巴布韦政府联合成立皖津公司,签订了农业开发的合作协议,根据项目计划,到2015年,皖津公司在津巴布韦开发的农场总面积将达到5万公顷。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中国对非农业经营投资金额达32.6亿美元,在南非、赞比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土地面积较大的国家及纳米比亚等沿海国家都能看到中国农场的身影。
由于农业合作只是矿产项目的配套项目,非洲方面也曾有过这样的顾虑:中国人真的是来帮忙发展现代农业的吗?要等多久才能看到合作成果?
现实让所有疑虑烟消云散。安徽农垦第二年3月人财物就全部到位,5月750公顷的小麦播种完毕,10月获得了丰收,单产达到每公顷6吨,远远高于当地水平。
本以为非洲员工会较为懒散的皖津公司温亚尼农场场长董如平,在实际接触之后印象也有了180度的转变:“非洲同事明理而有序,他们起早贪黑,忙碌于田间地头,农场生产水平逐年提高。我们一起相处如同兄弟姐妹,真诚消除了误解,合作促进了发展。”
皖津公司负责人何宏顺指着大片大豆、小麦和玉米地说:“我们收获的粮食将全部在当地市场销售,以满足当地的需求,我们要通过这个项目来帮助津巴布韦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在喀麦隆,中国带去的水稻新品种成了喀麦隆“水稻旱种”的开辟者。“中国的水稻旱种技术有望缓解非洲需要大量进口大米的局面。王士梅博士说,中国旱稻品种在安哥拉、喀麦隆和尼日利亚带去的不仅仅是“饱”,这种援助出发点在于我们同为“人类”,中国对于世界都负有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帮助非洲当地人民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也是从另一种方式来体现自身对世界粮食安全的负责。
中国粮种不光在非洲的沃土上结出丰硕的果实,还在向着更远的方向迈进。李克强总理指出,中非合作应扩展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广泛领域。
“我的家乡有了很大变化,提供了许多的岗位,改善了人们生活。中国公司还积极帮助修建乡镇道路,开展大型义诊,帮助指导小农户科学种田,资助小学生学习用品。他们在帮助我们发展农业,促进生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图扎伊说,“我希望中国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扩大农场和增加其他相关产业,这对我们很重要。”(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