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家:从日本对华观的演变看甲午战争2014-06-26 14:17:00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杨宁昱
参考消息网6月26日报道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在研究甲午战争和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时,要有一种大历史的眼光,即不仅要考察1894年-1895年甲午战争那两年,还要追溯它之前一百年甚至一千年中日关系变化的历史,同时还要看到它对之后近百年中日关系的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以这种大历史的视野,从一千多年中日关系演变的曲折历史和社会心理的角度,着重剖析日本统治集团的对华观与对华心态,以便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甲午战争的原因、影响及当代日本右翼思想的源流。
古代:“岛国心态”与“神国心态”
日本地处亚洲东隅海岛,又处于东亚中华文化圈的边缘,因此古代日本人怀有“岛国心态”和“神国心态”,兼有自卑与自大交错的双重心理。日本统治者一方面仰慕、仿效中华文化,一方面又不甘心处于边缘地位,企图与中国平起平坐乃至分庭抗礼。例如7世纪初日本推古女皇时代掌权的摄政圣德太子,他一方面努力吸收中华文化、仿行中华制度,在日本推行改革。同时又在给隋炀帝的国书上做小动作,书写“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正体现出这种心态。
公元663年发生了中日之间第一场战争——白江口之战。日本入侵朝鲜半岛,企图联合百济对抗和挑战中国,结果被唐朝与新罗的联军打败。这使日本统治者认识到自己羽毛未丰,尚不足以抗衡中国。故而继续派遣唐使加紧吸收中国先进制度文化,而且几百年间未敢再出兵朝鲜。
13世纪,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派大军渡海征日,由于战略战术失误,加上两次遭到狂风暴雨吹翻船只,损失惨重,只好撤退。日本人则把元军失败原因归结于“神风”保佑,更相信日本是一个“神国”,增强了狂妄自大心理。到元朝后期,日本武士、浪人开始骚扰中国沿海,到明朝更成为中国严重的“倭寇之患”,给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和破坏。
16世纪末,丰臣秀吉用武力扫平战国群雄并统一日本。他野心勃勃,1592年发动了侵朝战争,企图占领朝鲜进而征服中国。丰臣秀吉狂妄地计划亲自渡海,坐镇宁波指挥战争,而由养子丰臣秀次率兵攻占中国,并将日本国都迁至北京,以北京周围十县之地进贡天皇“御用”。他甚至还梦想远征印度,“统一天下”。结果日军在明朝与朝鲜联军的沉重打击下惨败,狂人丰臣秀吉也于1598年一命呜呼。
17世纪,日本进入德川幕府统治的江户时代,日本与清朝虽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通过长崎贸易开展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本朝野崇尚朱子学,喜读中国书,爱买中国货,如丝绸、茶叶、书画、药材等。然而有一批国学家开始制造疑华、贬华的舆论。他们一方面宣扬日本是“神造之国”、“皇道之国”,一方面鼓吹清朝已是“华夷变态”,儒教不过“无稽之谈”。如本居宣长宣称,“世界万国中唯有天皇所统治的日本国才是最优秀的,才是万国之主宰,而中国却是累世紊乱”。这种“神国心态”成为日本人种优越论和轻视中国的心理支撑。
18世纪朝鲜画家所制《釜山镇殉节图》,描绘了1592年丰臣秀吉派兵进攻朝鲜半岛期间釜山之战的场景。(资料图片)
19世纪:从“海外雄飞论”到“脱亚入欧论”
19世纪初,日本受到西方列强冲击,一些思想家既怀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又鼓吹对外扩张。如佐藤信渊在1823年写成《宇内混同秘策》,宣称:“皇国为天地间最初形成之国,为世界万国之根本,故全世界悉应为其郡县,万国之君主皆应为其臣仆。”他傲慢地断言日本“混同世界,统一万国,何难之有?”幕末著名维新志士吉田松阴,在提倡尊王攘夷、倒幕维新的同时,也鼓吹对外扩张的“海外雄飞论”。他提出失之英俄者,应以朝鲜和满洲的土地求得补偿,妄想实现丰臣秀吉未竟之业。这种“海外雄飞论”成为近代日本侵华政策的思想源流。值得注意的是后来明治政府的许多领导人物如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都是他的学生,并继承发展了他的海外扩张思想。明治维新后不久,他们就鼓吹“征韩论”、“征台论”和“大陆经略论”。不仅宣扬通过对外侵略成就日本“维新大业”,还希望通过对外扩张转移国内的不满和矛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