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总理默克尔正在进行她的第七次中国行。作为民间欢迎仪式的一部分,一条“看,这就是德国制造”的微信在朋友圈中被广为转发,笔者就收到了三次。在各种精美的德国制造图片中,人们感叹于高精尖的技术、工人的专业素养,认为那才是高端制造业“化境”。
德国是中国制造业的老师。百年前是,百年后现在依然是。如何在基础制度上为企业搭建稳健的发展框架,如何在细节上打造精密的制造体系,都是中国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中国制造业需要专利与技术。而超越实用层面,观念的变迁更为重要。德国与美国相对自由的市场不同,政府在市场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主导各种监督各种福利。如何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守住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既规范又自由,是中国市场经济到现在还在探询答案的课题。就这一经济发展模式而言,与其到新加坡取经,也许不如直接到鼻祖德国取经更为妥当。
发展经济需要以理性的头脑建立基础制度,从金融、教育到标准制订,德国有一整套完备的模式。
德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与大量中小银行、增信金融机构的存在得到解决。德国有受到监管的政策性银行利用政府信用优势获得低价资金,向商业银行批发资金;有担保银行负责中小企业融资增信工作,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反担保,承诺如发生损失政府将承担其中较大部分,贷款风险在两级政府、担保银行、贷款银行之间得以分摊。如果中小企业骗贷怎么办?这个匪夷所思的问题不可能存在,因为法律与信用体制,让绝大多数欺诈者没有容身之处。而以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信用情况,既想发展美国式的风投模式,又想发展小微企业银行贷款,结果可想而知———股票市场可能被无信企业拖垮,而获得廉价贷款的企业则可能成为资金掮客,并陷入全员腐败的怪圈。
非官方色彩的协会建立了标准和严格的优胜劣汰机制,是德国企业能够自律的前提。从今年开始,中国向大规模职业技术教育转型,是向制造强国迈出关键一步,但很难想象,缺乏专业素质、没有系统培训的年轻人构成的劳动者群体,会支撑中国制造的精密、标准之魂。
德国地少人多,以制造业为主,标准精密;美国从马背到车轮,在资源方面是上天的宠儿。中国受资源人口约束,不可能像美国一样成为高耗能国家,企业也不可能在创新方面天马行空,在资源与劳动力的架构上,将受到制造业发展路径的严格束缚。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偏向德国为宜。
人们盯着铁娘子默克尔的行踪,关注的是中德商贸数据,两国货币开放度的数据,认为默克尔多次来华就是为了短期的实用目标。这话可能没错———德国国内有声音认为中德十年商贸黄金期已过,另一种声音则以中德互补为例说中德好日子远未过去———但站在更长远的历史角度,我们或许才能看清,中德之间除了短期目标外,还有多少观念可以衔接,还有多少制度缺陷可以填补。(成都商报)
来源:成都商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