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以来,黑龙江省相继发生多起意外溺亡事件,至少15名学生溺水死亡。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健全防范溺水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对重点区域要安排专人进行巡查和劝阻,并在水库、在建工地或水潭等危险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识。(7月27日新华社报道)
不仅是黑龙江,每年这个时候,各地学生溺水死亡事件都会进入高发期,导致不少家庭陷入悲痛。每当此时,地方有关部门下发的紧急通知,几乎都是千篇一律地强调联防联控,在危险路段及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对学生经常嬉水、游泳的重点区域聘请专人巡查劝阻,要求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等成为“规定动作”。
应该说,溺亡悲剧频发,确实跟一些地方和部门防溺水教育宣传责任不落实、管理措施不到位有关,也与重点水域漏管失控等监管失职不无关联。因此,这些补漏措施是必要的。
但是,仅有这些显然远远不够。爱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炎炎夏日到水中嬉戏,享受难得的清凉,更是许多学生的夏日最爱。即使老师和家长们一再提醒危险,还会有学生抵挡不住亲水的诱惑,偷着跑去游泳。再加上江河湖泊点多面广,纵然有关部门对相关水域拉网式巡查,也防不胜防,难以做到百分百及时发现和制止下水行为。因此,单纯的“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避免溺亡悲剧上演,还应围绕“疏”字做文章,引导青少年掌握游泳技能,做到理性下水。
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可以有高有低,游泳等却堪称每个人具备的技能。遗憾的是,现在的学校大都重应试轻素质,在灌输文化知识的同时,却忽略了生存技能的培养。去年,湖北省应急办的一份调查显示,九成农村孩子不会游泳,不少中小学生在长江边长大却是“旱鸭子”。学校游泳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成为重要原因,被调查的多数城市学校不具备开展游泳课教学的条件,而乡村地区更是空白。
反观国外,游泳早已成为一种普及的儿童体育教育。日本法律将游泳列为大中小学在校学生的必修课。每一所学校都必须建有游泳场馆,配备游泳老师或教练。法国政府则规定,学校与游泳场所应联合对初中以下不会游泳的学生进行义务教育,学生通过测试后颁发合格证书。再多“紧急通知”都不如教会游泳,是时候加强青少年生命技能教育,将游泳纳入我们的必修课了。这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安全嬉水,更能在意外自救、救助他人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教会游泳,还应包括引导孩子到安全水域游泳。眼下,不少河流、湖泊由于人工采砂导致河床不平,容易形成暗流漩涡,给不明水况者带来潜在危险。各地应对自然水域进行梳理,制作一张适合游泳的“安全水域图”,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救生人员,让学生和市民们能够放心下水,快乐戏水。
来源:人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