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姑娘们在西和县晚霞湖畔“巧娘娘”雕像前举行送巧仪式。
流传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礼县的乞巧风俗,是许多民俗专家眼里的“文化瑰宝”。陇南乞巧女儿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其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是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秉承悠久的人文传统,依托优越的自然禀赋,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在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进程中,陇南市委、市政府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不断丰富和完善,积极打造“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开发。更借助中国乞巧女儿节大力发展乞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乞巧文化成为传承中国女性智慧、技艺、美德的大载体,成为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的大课堂,成为实现女性全面发展的大平台,使这一古老传统民俗节日走出陇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千年女儿梦,魅力乞巧女儿节!
两千多年前,在这里,“巧女”们用最质朴的方式,祈求幸福美好的生活。
两千多年后,还是在这里,不但乞巧在继续,而且“巧女”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
乞巧文化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女儿梦,随着一年一度的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的到来,古老乞巧民俗再次掀开她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现她独特的风姿。
近年来,陇南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433”发展战略,同时在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进程中,市委、市政府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不断丰富和完善,积极打造“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开发,谱写“中国梦”的陇南新篇章。
千年民俗魅力乞巧
陇南乞巧民俗历史悠久,其乞巧文化与中华民族“七夕”文化同源同根。
每年一到农历七月初,在西汉水畔,姑娘们就身着节日的礼服,端着自己做的“巧饭”迎巧、唱巧、卜巧……一时间歌声、舞蹈和鲜花布满陇南乡镇村落,尤其是在西和县、礼县,参与群众之多、规模声势之大,超过了任何一个节日。
宁海峰女士是土生土长的西和县人,她的少女时代正处在乞巧“断档”的时期,没机会参加乞巧。当她十八九岁参加工作后,第一次看到农村女孩子乞巧的场面,便被强烈地震撼和吸引了。“那么多女孩子在一起载歌载舞,简直是一场狂欢;其中有许多仪程,比如‘跳麻姐姐’,让人感觉非常神秘;女孩子乞巧的心情是那么虔诚,催人泪下。”宁海峰说。
在陇南,人们尊称善织“云锦天衣”的天上织女为“巧娘娘”。每年从农历六月三十晚(小月二十九)至七月初七晚,当地女孩子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乞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这就是被称为“中国女儿节”的乞巧节,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随着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陇南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伏羲文化、先秦文化、西狭文化、茶马古道文化、三国文化、乞巧文化、白马人民俗文化等古老独特的文化现象。乞巧、池哥昼、高山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乞巧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得到学术界认同的中国女儿节。
众多民俗专家考证后一致认为,乞巧文化及逐渐演变形成的乞巧节,是起源并流传于现今陇南市西和县、礼县一代的秦人之风,随着秦帝国的逐渐强盛,逐步在全中国乃至中华文化区内盛行,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教授经过考证后,在《汉水与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一文中认为,秦文化发源于天水西南的汉水上游之地,西和的乞巧民俗文化保存得如此完整,与其所在特殊地域文化不无关系。
早期秦人对女性的崇拜仪式,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演变,形成了流传至今并盛行于西汉水上游西和县与礼县一带,辐射陇南全境的乞巧风俗。
据了解,乞巧活动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到七月初七晚结束,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项固有的程式。参加乞巧活动的多为闺中待嫁的姑娘,乞巧节也被称为女儿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乞巧文化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女儿梦,乞巧是集崇拜信仰,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
长期致力于西和民俗研究的杨克栋先生认为,乞巧活动就是年轻女子们通过一系列的仪程和祈祷方式来向织女(巧娘娘)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仪式。
陇南乞巧活动准备工作非常隆重,首先是选址、联络、筹资,接着要练歌、备装、生巧芽、请巧、造巧等。乞巧活动由手襻搭巧、迎巧、祭巧、唱巧、跳麻姐姐、相互拜巧、祈神迎水、针线卜巧、巧饭会餐、照瓣卜巧、送巧等活动组成。
在七天八夜的乞巧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就是“唱巧”。唱巧,即姑娘们齐集坐巧处,从白天直至深夜,按一定的程式,用不同的歌曲在巧娘娘像前尽情地载歌载舞。
在乞巧的过程中,除举行个人“针线卜巧”外,还要在七月初七晚9时左右,举行集体“照瓣卜巧”。即用巧芽在水中的投影图案问自己的巧拙、祸福,俗称“照花瓣”。
据说,通过“照花瓣”能预测自己将来能够从事哪方面的职业,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将来获得一定技艺、生活美满如意,这反映了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照瓣卜巧”举行后,意味着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即将结束。此时,姑娘们怀着惜别的心情,抓紧送巧前仅剩的一段时间尽情唱巧,直至把所有乞巧歌曲反复唱到尽兴为止,一年一度的传统乞巧活动落下帷幕。
独一无二的“中国女儿节”
今年6月,《乞巧·西和女儿梦》在CCTV文化中国栏目播出,西和电视台选送的《美丽乡村·乞巧西和》经“CCTV中国美丽乡村优秀电视旅游节目评委会”评审,获得二等奖……
以乞巧女儿节为代表的一批古老民俗文化焕发出无穷魅力,成为陇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独特魅力“金名片”。
近年来,陇南市充分挖掘乞巧民俗的文化内涵,全面打造乞巧文化品牌,不断增强乞巧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努力把乞巧这一中国传统民俗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打造成独一无二的“中国女儿节”。
陇南有关方面一直致力于这一传统民俗“活化石”的整理、保护与传承。西和县建立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和数据库,全县先后挖掘整理了以乞巧文化、麻纸制作工艺、羊皮扇鼓舞、春官演唱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44个,使一批优秀的文化瑰宝得到了传承和保护。搜集整理出版了《仇池乞巧风俗录》、《西和县乞巧志》、《西和乞巧歌》等珍贵的文史资料。同时,西和县文化部门先后在20个乡镇选拔了一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为乞巧文化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杨克栋先生,他从2003年开始搜集整理乞巧民俗文化资料,这些年他跑遍了西和县11个乡和礼县的8个乡,拜访各个乡上的“乞巧头儿”。西和乞巧挖掘保护的大事小情都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从他的口中,我们也寻觅到了一张时间表。
2006年10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2008年6月,“西和乞巧节”被增补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6年、2007年、2010年、2012年,成功举办了四届乞巧文化旅游节会,其中第四届升级为甘肃省级节会;
2013年8月,以在北京举办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为重点,举办第五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进一步推进乞巧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2014年8月,将以“女儿梦·中国梦”为主题,在北京再次举行中国(陇南)乞巧文化高峰论坛。
…………
秉承悠久的人文传统,依托优越的自然禀赋,在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进程中,陇南市把乞巧女儿节作为最重要的节庆活动,把乞巧文化作为主打品牌,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陇南先后成功举办了五届乞巧女儿节,特别是去年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就西和乞巧民俗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现实意义、保护发展与妇女事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极大地提升了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乞巧文化真正走出了甘肃,走向了世界。
目前,已创办了《乞巧》杂志,正在筹备成立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会,推动乞巧文化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乞巧习俗在陇南源远流长,也深深地影响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一年一度的乞巧活动已成为当地人生活中重要的精神食粮。
陇南借助中国乞巧女儿节大力发展乞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乞巧文化成为传承中国女性智慧、技艺、美德的大载体,成为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的大课堂,成为实现女性全面发展的大平台。
近年来,西和县先后举办了四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通过文化旅游产品展览及乞巧文化动漫展播、全国女性书画邀请展等活动,全方位展现了独具魅力的中国乞巧文化。评选命名了一批“乞巧世家”、“乞巧之家”,鼓励师徒传授、团体传承、学校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传承培养活动。在全县各学区组建“校园乞巧艺术团”,对各学校音乐教师开展乞巧文化历史、乐理、程式等方面的培训。
近年来,西和不断涌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强人”,有全国道德模范王冬梅,有“5·12”地震抢险救灾全市党员的楷模杜登芳,还有在电子商务领域做出出色成绩的众多女电商……
千年民俗的“现代姿态”
盛夏的陇南,骄阳似火,而西和县晚霞湖畔,却是众多游人爱去之所,在徐徐的凉风中,巧娘娘雕像的衣裙似乎也随风而动。
走进西和乞巧文化博物馆,一楼展厅内“巧女”们做的刺绣、纳的鞋垫、编的草鞋,二楼多媒体室内播放的乞巧动画,每每吸引着游客驻足。
“这些绣品、草鞋等不仅现在可以销售,还可以在我们网上的乞巧坊里买到。”宁海峰说道。
这只是陇南在寻求千年传统民俗现代表达的其中一种。近年来,在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进程中,陇南市委、市政府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不断丰富和完善,积极打造“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开发,让更多的人可以切身体验到乞巧文化的真正魅力。
西和县还成立了乞巧文化旅游传播有限公司,成功生产出一批以西和麻纸、仇池石、刺绣、剪纸、保健枕、麻鞋、草编、鞋垫等为代表的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和“梦礼”系列绣花枕头产品。
开设了“西和乞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和80多家“乞巧坊”网店,通过对全县世纪商城网店的集中管理,开设了世纪商城———西和馆,形成了集自有平台、第三方大宗网络销售平台、网络零售平台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品网络销售模式,带动全县妇女就业近万人,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体系。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乞巧节,陇南市策划了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乞巧音乐创作、乞巧文化摄影采风、乞巧电视宣传片、微电影制作及民间乞巧等10项活动。
特别是,在高峰论坛上将播出乞巧动画(双语版)、乞巧纪录片和麻纸制作工艺等影像,举行电子商务网店、政务微博、微信、妇女事业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景点二维码图片展、文化旅游产品实物展及乞巧歌舞展演等。改版升级了网站,注册了相关域名,搭建网络宣传平台,利用微博、微信开展网上互动交流。
与此同时,还开通了“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网站,注册了一批以“乞巧”命名的产品商标,创作编排了大型民俗秦腔剧《七月七》、歌舞剧《乞巧情》、微电影《乞巧缘》,制作了中英双语《乞巧动漫》、《乞巧连环画》以及《女儿巧》系列乞巧主题歌曲等一批文艺精品。
近年来,陇南市抢抓发展机遇,立足特色文化资源,提出了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努力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目标定位和任务措施。积极实施乞巧文化保护传承、节会提升、设施配套、人才培养、产业开发五大工程,努力建设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基地,不断聚集正能量,增强影响力。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我们进一步做大、做强、做靓乞巧文化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西和县县长郝爱龙说,西和县将充分依托乞巧文化独特的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和乞巧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带,按照“一带延伸、十乡覆盖、百村辐射、千户连接、万民参与”的创建布局,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即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品牌打造、产业体系培育、发展载体搭建、妇女发展促进系统配套建设,把示范带打造成“一线”(乞巧民俗风情线);“一带”(文化产业聚集带);“四区”(文明长廊示范区、科学发展共享区、文化传承创新区、文化品牌展示区);“一地”(乡村旅游目的地);“一台”(乡村文化大舞台)。
文化,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
“中华民族的节日民俗建立在农耕文明发展之上,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这些扎根农业的文化节日都面临着淡化甚至消失的命运,所以要保护传承下去。要把节日的变化与社会的转型联系起来看,现在政府出面,有利于乞巧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发展旅游产业也无可厚非。”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柯杨说。
甘肃省将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大景区,以丝绸之路甘肃段重点城市为依托,旅游精品景区为核心,周边知名景区为辐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为连接,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黄金旅游线路。而陇南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西和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希望邀请国内专家为西和乞巧文化的开发制定“一个上百年都不会落后的规划”,然后在不进行任何破坏的基础上一步步进行建设。
今天,乞巧女儿节从外延到内涵,从形式到内容,从传承到创新,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今天,乞巧文化在改革的春风中正走出陇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今天,陇南人正在谱写新的时代华章!乞巧文化引领陇南广大妇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成就精彩人生,创造幸福生活!(靳淑敏)
来源: 陇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