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807亿拿下尼日利亚铁路项目
结束了对埃塞俄比亚的访问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非洲行第二站便是新晋的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
作为西非共同体的领军国家,尼日利亚对中国投资者而言并不陌生。去年,曾经提出“金砖国家”概念的高盛公司原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又提出了“薄荷四国”概念(MINT):墨西哥(M)、印度尼西亚(I)、尼日利亚(N)和土耳其(T),奥尼尔认为这4个国家将是下一轮投资热点。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所长王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李克强此次访问的4个国家是经过了充分的考虑,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以及肯尼亚是东、西、南、北非颇具地区影响力的大国。
其中,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与中国传统关系较好,且是中国对非援助的主要国家;而尼日利亚和安哥拉则盛产石油和矿产,是中国能源合作的主要国家。
进军尼日利亚铁路市场
由于在今年4月,修改GDP统计方式后,尼日利亚已一举超越南非,成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作为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尼日利亚不仅石油资源丰富,同时也是非洲人口第一大国,而且在非洲也算是制造业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目前欧盟和西共体正在商议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欧盟最主要打交道的国家也是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对中国的援助需求不多,他们更需要的是项目合作和来自中国的产业投资,他们认为这些合作受益更大。” 王泺说,“当然,此次访非,援助也只是手段,最重要的还是维护中非之间的友好关系。”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非部副研究员梁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尼日利亚这样的地区经济强国,发展潜力巨大。中国与之合作的最好方式还是采用项目合作为主。中国与尼日利亚之间的进出口结构也凸现出中非之间经贸的结构问题,就是资源类进口额较大,以后需要逐步完善。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与尼日利亚联邦交通部5日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签订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框架合同,合同金额13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07.79亿元人民币)。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是西非共同体“互联互通”铁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对拉动整个西非地区经济发展、建设沿海经济走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成功签约,标志着中国铁路在走向海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事实上,中国对非贸易,国别集中的趋势较为明显,尼日利亚分别是中国对非出口第二大国家,以及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对非洲出口的前十大目的国中就包含了李克强总理此次出访的尼日利亚、安哥拉与肯尼亚,三者分别排位第二、第六与第十。上述10国占中国对非洲出口总额的70.21%。
中非贸易50年增长534倍
这也代表了中非合作的新阶段。梁明在过去的5~6年间,每年平均有3~4个月赴非洲调研。他的直观感受就是,中非之间经贸增速越来越快。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中国最早对非洲主要以援助为主,帮助非洲国家减贫,以及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后来则演变为经贸合作,到了中非合作论坛阶段,开始进入全面合作阶段。
“本次出访可以看出,除了传统经贸议题,还涉及到基础设施、医疗,甚至安全领域的合作。”他说。
近些年,埃塞俄比亚的GDP年均增长都在7%~8%。1950年,中非贸易额仅为0.1214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非关系突飞猛进,双方的合作已更多地涉及到经济领域。1990年中非贸易额增加至16.65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到1999年中非贸易总额增长到64.90亿美元。在短短的50年内,中非贸易增长了534倍。2000年第一次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举行,拉开了中非全面经济合作的序幕。
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对本报记者透露,此次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也随总理出访,经贸领域的重点在于项目合作、援外,以及投资。
高虎城也在5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表示,李克强总理将通过此访,进一步推动中非双方在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电力、通讯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合作。此外,以投资为主线,推动中国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非洲转移,助力“非洲制造”的成长和壮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