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天津9月10日电 题:李克强达沃斯谈中国经济新“三观”
李克强
中新社记者 俞岚
棋至中盘的中国改革,路向何方?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彼岸何处?快速崛起的中国,如何与世界共处?
每年9月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是中国总理向世界解读经济半年报的一场高端吹风会,也是世界观测中国政情民意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第二次以总理身份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李克强,今天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中期成绩单,亦全面回应各界关切,坦诚阐述中国经济的新“三观”——改革观、创新观和开放观。
刻下的中国改革,不仅要与既得利益群体和各种体制机制的阻滞斗争,还要与民众日益提升的期望赛跑。改革不进则退,难度前所未有。
针对改革进展缓慢的质疑,李克强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未有穷期,政府要带头自我革命。“如果说简政放权是‘先手棋’,那么制度建设就是‘连环炮’”。
“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两翼。两翼齐飞,经济才有望成功转型升级。
在如何打造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这一改革难题上,李克强列出了三张清单:“权力清单”,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负面清单”,企业“法无禁止皆可为”;“责任清单”,政府“法定责任必须为”。三张清单清晰划定权力和权利的边界,若果全面落地,改革红利有望最大限度释放。
在以创新为主题的今次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成为创新大国。这是自上个月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中国高层首次对外全面系统阐述中国的创新观。
“中国经济每一回破茧成蝶,靠的都是创新。”在中国新绘的蓝图中,创新的重要性被提至新高度。李克强将“创新”喻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发动机”更新换代升级的“金钥匙”。
随着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和社会创新意识的兴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专利大国,但创新数量领先质量却并不高,仍是创新小国,与经济实力不相匹配。
在中国未来这轮规模宏大的创新行动中,政府将自己定位为“守护神”。不仅要革除压制创新的体制机制弊端,为企业创新松绑,还通过减税等措施为创新助力,承诺保护知识产权以“保护创新的火种”。来自民间自下而上的创新动能愈发受到重视。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成为重要依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人创造”将成为新浪潮。
除了如何自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何与世界共处,同样受到关注。尤其是在近期打出一组反垄断组合拳后,外界对中国的营商环境有所疑虑,对开放政策有所担忧。对此,李克强今天明确表态,“中国永远做一个开放的大国、学习的大国、包容的大国”。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之际,各国不再是“零和博弈”,彼此命运休戚与共。李克强表示,中国坚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保持外资政策稳定,优化和规范营商环境,继续吸引优秀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他同时强调,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议题上,中国将履行“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
改革、创新、开放,李克强阐述的新“三观”,既是中国经济在全球化大变局下的因应之策和务实之举,亦融入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国式传统智慧。可以预料的是,未来,中国将以更加有为有力的改革创新“办好自己的事”,同时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在与世界日益频密的交流互动中,实现双赢多赢、互利共赢。(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