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每日电讯报》1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的混凝土外交 漫步于喀土穆主要街道,很容易感到中国的存在:中国工人修建的令苏丹首都旧貌换新颜的大楼无处不在,大量中国人开的商铺、旅行社、中医诊所。当地人不厌其烦地介绍说,中石油正改变这个国家的经济版图。其巨额投资不仅大幅提振当地经济,还令国家金库变得充盈。
如今美欧仍未摆脱2008年金融危机的乱局,而中国在全球的声望和地位出现180度大逆转。其在全球的投资、原材料供给合同和资产收购足以证明,中国征服世界已变为现实。2005年至2012年7月,中企在全球投资4600亿美元。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和缅甸等国铺设数千公里的战略油气管道,在安哥拉等遭受战乱的国家建造房屋,在阿根廷和委内瑞拉修铁路……约3/4的中国(对外)投资被用于发展中国家,效果在非洲最为显著——当然也在这里找到助推中国经济的原材料。
从喀土穆驾车北上,中企修建或援建的崭新公路、友谊大桥和高压输电塔不时映入眼帘。在重兵把守的麦洛维大坝入口处还有中文欢迎牌……苏丹在建的所有大坝中,中国出资并由中企承建的麦洛维大坝最重要也最具争议,但苏丹官员表示该坝为当地所有人带来新机遇。“中国人速度快且要价低,最重要的是提供贷款。我们怎能说不?”苏丹环保专家如是说。对苏丹10座已运行或在建的大坝,中国都在建设或融资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已成为中国的金融杀手锏:其“最大银行家”地位,不仅巩固了它推行国际外交和全球影响力的基础,还为“中国公司”提供了击溃竞争对手的“弹药”。
来自山东的商人范辉方(音)说:“若我们不来这里,苏丹民众将没有未来。”他的朋友说:“如今西方嫉妒中国,因为看到我们正从中受益。”范说:“就在美国人向这里扔炸弹时,我们在修路、盖房子……我们为苏丹民众带来的是幸福。”(作者胡安·卡丹内尔等,王会聪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