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1|回复: 0

王珩:我在中国创业26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3 03: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管理人

  想到自己从24岁就来到中国,现在却已经50岁了,李碧菁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啊,我竟然在中国呆了这么年了!”

  白手起家的创业本来就不容易,在异国白手起家创立自己的事业,而且成为当地行业标杆就更不容易。

  李碧菁(Roberta Lipson)就是这么一个79年就从美国来到中国,吃尽了千般苦,受过万般累后才尝到甜头的异国创业者。

  你们不做,我做

  李碧菁在美国上大学期间,正值报纸上热炒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事,年轻的她不由得对中国这个东方神秘的国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以至选择了学习中国历史的专业。快毕业的时候,由于当时并没有太好的去中国工作的机会。于是她就决定先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一个MBA,这样将来去中国才能有用武之地。

  1976年李碧菁MBA毕业后,还是找不到来中国的机会。于是她的第一个工作只能从美国开始了,那是一家美国制药公司。

  两年后机会终于来了。美国SOBIN CHEMICAL 公司终于获准来到北京开展自己的业务。执照一拿到手,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就来找李碧菁。由于李碧菁对医疗方面感兴趣,因此,她就决定在医疗方面给这家公司做点事。

  刚到中国的时候,李碧菁发现中国民间医院的医疗设备市场基本上是个空白,可以说几乎什么都没有。中国从建国以来,几乎没有从国外进口过什么医疗技术和设备。于是,她就帮公司把医疗设备进口业务做起来。

  但1981年,这家公司被另一家很大的外国公司买了下来,买方对医疗设备进口市场不感兴趣。他们对李碧菁说:“我们不做了。你要是感兴趣的话,你就做吧”。李碧菁舍不得把已经做起来的业务丢掉,于是和另一个同事、美国姑娘李琼玖,把这块业务接过来重新开始做。

  1981年刚创办美中互利公司的时候,员工只有两个人,设备只有2台打字机,办公室是在民族园里租的小小的房间。创业初期是非常艰苦的:资金很少,全是两人自己的钱;早上一大早起床,晚上工作直到两三点;打国际电话不方便,要提前预约;没有E-mail,每天早晨要到电报大楼去发传真,晚上再去收电报;收发信、发传真,发电报,都得出去跑一趟。生活上也不方便,那时没有卖西餐的店,所以将近十年她们在中国都没吃过西餐。

  但李碧菁却用“幸福”这个词来形容那时候的生活。“年轻的时候也不怕累,总觉得我们在做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将新模式带入中国

  在中国呆久了,李碧菁发现,光是进口国外的医疗设备到中国还不够,还需要把国外的医疗服务和理念也引进中国。因为当时外国人在中国看病很不方便,许多人只要得了点小病就会回国。而当时没有从中国直飞美国的飞机,要转机飞很久才能飞回美国去。后来,当李碧菁自己生小孩也不得不回美国的时候,她办医院的决心就更坚定了。

  1992年的时候,李碧菁她们就开始筹备办一所外资医院。因为是第一家外国人要开设医院,经过五年跟政府里各官员不断地沟通和解释,北京和睦家医院才总算拿到了执照,于1997年正式开业。这五年时间也包括找中方合作伙伴(中国医学科学院),自建医院和配置相关医疗设备。

  和睦家医院现在北京和上海的几处诊所全部是自己建设的,因为李碧菁想完全实现和在美国医院一样的布局和服务,而这靠租的话,在中国目前还是无法实现的。

  从90年代初打算开这家医院的时候,李碧菁就一直在观察中国医疗制度的发展,国内医院的优缺点。所以和睦家开业后,立即以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方式和理念吸引了中国所有同行的注意。

  和睦家医院的收费全国最高。在这里看病,第一次来就诊的话,病人要交25美元病历费、60美元医生咨询费。一次常规的体检需要250美元,顺产一个婴儿的费用是6000美元。双人病房每天500美元,单人病房每天700美元。也就是说,这里的价格差不多是国内医院的10倍。

  在一般中国人看来,和睦家医院不象医院。儿童诊区布置得花花绿绿,里面随处放置着大大小小可爱的玩具,喜欢静的儿童还可以在这里看精彩的

动画片。产房都是套间式的,里面检测设备和水池,卫生间、睡衣等一应俱全,布置得就象是旅馆。
  这里的医生看病都实行全科中心制,而中国的医院里医生看病都是只看某一科。所以时间一长,大夫就能全面地了解这个病人的全面情况,甚至他的某些个人偏好。平时全科医生会对病人的一些小的疾病进行咨询和治疗,如果他有了大一点的疾病,全科大夫也会安排医院里其他专业的大夫与他沟通病情。这是和睦家医院在中国最早开创的一种医疗模式。和睦家医院的每一个病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专门保健医生。“我们和全世界的很多保险公司签了合同,可以把国外病人的医疗保险延续到中国,这对于他们看病很方便。”李碧菁说。

  和睦家医院在最初只是外国人光顾的医院,但现在,许多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一些有钱的人也开始光顾和睦家了,他们喜欢这种舒适与私密性高的服务。去年和睦家医院所有诊所的营业收入较上年达到了44%的增长速度,是目前美中互利所有业务中发展速度最快的。

  “我们开了这家医院以后,很多其它城市的政府主动来找我们到他们的城市去办医院。到现在已经不是我们找人来同意我们开业了,而是别人来欢迎我们去开业了。” 李碧菁说。

  创业要大胆,但别太大胆

  现在,李碧菁又瞄上了个人健康用品的分销业务。这部分业务主要是李碧菁的公司通过对国外一些个人健康用品的代理,这些健康用品包括护肤品、化妆品、儿童用品、个人卫生用品,但目前还不打算做药品的代理。


  这部分业务是90年代末开始做的。当时李碧菁看到,零售药店在中国是一个开始发展的领域。随着政策的放开,中国人可以到药店自己去买非处方药了。在国外一个药店可以卖很多很多东西,不只是药。所以零售药店将来的潜力很大。但现在这部分业务还没有到一个盈利的规模。

  美中互利的原来的主营业务——大型医疗设备进口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现在占集团整个收入的43%。最近一两个季度,虽然医疗设备市场有些不景气,但李碧菁认为这只是短期现象。

  管好三块业务要比以前只管一块更难,李碧菁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每天大概40%的时间花在和睦家医院,40%的时间用在医疗器械那边,剩下的时间考虑新业务。她给每块业务都设了董事会和指导委员会,自己是董事长。由董事会和指导委员会制定各业务块的中长期发展计划。

  尽管有管理制度,但李碧菁本人并没有轻松多少。这么多年来,她几乎没有周末,天天工作至少十二个小时以上。她时常要各处走动,处理很多琐碎的小事。在各处转的时候,她也顺便会向忙碌的医生和护士开两句玩笑或问候几句。

  五十岁的李碧菁看上去精神饱满,着装优雅,笑容谦和。想到自己从24岁就来到中国,现在却已经50岁了,并且创下了在业界这么有影响的几块业务,李碧菁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啊,我竟然在中国呆了这么年了!”

  至2005财年为止,美中互利整个公司业务销售额的增长已超过了1亿美元。回想当初创办美中互利时的种种,李碧菁感到更多的是荣幸:“如果你在美国开两个小医院的话没什么大意思,但如果你在中国开这样的医院的话,你很快就会变得很有名。现在我们在中国已经成为同行的样板,我感到责任很大。”

  在公司发展方面,李碧菁觉得“唯一的问题是中国的机会太多,但我们没有太多的资金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

  回顾二十多年在中国的创业经验,李碧菁认为,把外国好的做法带到中国不一定就会成功,只有先了解中国的情况,把西方和东方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功。

  另外,如何发现机会也很重要。当时她来到中国的时候困难很多,但困难也是机会。很多人就犹豫不敢做,但有的人觉得自己什么都行,什么都能做,结果反倒成功了。

  “就看你怎么样适当地调整。要大胆地发展,但别跑到前面太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08: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