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China Venture
2011年6月,去哪儿成功以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公司6 2%的股份给百度,这一举不但为国内日渐增长成熟的M&A市场锦上添花,更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博弈了那些拍死江边的中国概念股网络股,成为中国互联网浪潮中一抹雀跃的浪花。谁曾想到,这精彩的乐章竟是出自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之手。“运气,真是运气。”去哪儿创始人Fritz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一个美国人在中国的生意经。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在Fritz看来,在中国赚钱有三条途径:一、转政府的钱;二、做中间人;三、模式创新创业。为了追求“有意思”,Fritz选择了创业。Fritz还深信,企业的成功有三种路线:一则人无我有(first mover);二则人有我优(do better);三则欺骗(cheat)。“去哪儿是第一个专注于做旅游垂直搜索的公司,在竞争者出现后我们又持续的比别人做的更好。在中国先发优势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同时在中国一个能够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的公司会比那些缺乏焦点的公司出色得多。”
去哪儿就是这样一家专注型的公司。Fritz与去哪儿的另外两个合伙人是在早期创业时认识的。三个人要做第一个旅游搜索引擎的灵感来自于Google。“那时候Google很成功,我们就想Google是怎么挣钱的,后来我们意识到Google是通过旅游汽车,交友,房地产挣钱的。然后我们就想我们能不能选择其中一个行业,然后比Google做得更好的,于是就有了去哪儿。”
公司从2005年初创到2011年卖给百度,外界总是不断地将去哪儿与携程相提并论,卖给百度后又多次被拿来与腾讯收购艺龙案相比较。而在创始人Fritz看来,与携程本质上不同的是,去哪儿的关键词是搜索而不是旅游,与百度的合作则是搜索资源的整合而非平台向产品的延伸。
“去哪儿能够提供更多的价格选择,适合自掏腰包的旅行者。与百度的合作主要是考虑到两者合并后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我们的业务相似,整合资源是合情合理的。”
从创业者到投资人
公司卖给百度后,Fritz也随之退出了去哪儿,移居香港,从事起投资事业,并用香港著名的金融一条街皇后大道命名自己的投资公司“Queen's Road Capital”。
Fritz的投资逻辑简单清晰“一定要看到创业者的承诺。”如果一个还在其他公司就职的人跑来跟Fritz谈项目,一定会被拒绝,“这说明你自己都不相信这个项目,如果你相信,那你早就辞职了。”
不少创业者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组建团队很难,市场竞争激烈,我们需要1000万美元来这样组建团队,那样开拓市场。而Fritz从创业者变成投资人后,坦言了后者的思路“任何一个拿到1000万的人都可以开始招兵买马,吸引优秀人才。而投资人要看到的是一个人的领导力,是当他没有1000万时仍然能召集到优秀成员。”
由少数成员组建起来的小集体是公司发展的第一步,这时候关系就是在组织中显得极为重要。这种关系型的公司,在Fritz看来,是中国主流创业形态,然而要建立起像Google、百度、阿里巴巴这样的商业帝国,就一定要以管理系统、规章制度为依托。“当你有个小团队的时候关系就很重要,但当你的团队更大的时候,就不再是关系,而是纪律。关系模式注定不能规模化。 ”
如果说去哪儿做的是搜索卖的是广告,那么创始人Fritz即是IT精英也是广告人。卖掉去哪儿后的Fritz近期投资了一家定向互联网广告公司“拼友”。对此Fritz畅谈了自己对互联网广告的理解。“广告分为三部分:一是广告形式,比如图片或是文字;二是收费模式,按点击或是包广告位;三是如何涉猎受众,比如去百度就是根据关键词,目标精确。互联网的优势就是能够在第三部分下足功夫,比如拼友,它跟踪一个人在互联网上浏览的网站推测其兴趣点,帮助广告主更好的锁定消费者。这是互联网广告发展的趋势。”
除了国内互联网项目的投资外,Fritz还关注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的项目。“能多看不同国家不同项目,从而丰富生活,使生活更有意思是我的人生追求。我当时来中国也是觉得中国非常有意思。”
然而除了单纯“有意思”之外,Fritz还有另外的原因驱动他不能仅仅关注中国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极大富足,钱来的容易又便宜,投资人和创业者疯狂追逐规模而非效益。投资者们渐渐不再看好中国,GE去年在澳洲的投资回报比在中国市场的更高。现在的趋势是,市场增长逐渐放缓,资金成本上升,创投者们开始不再那么关心规模,电商开始注重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在Fritz看来,中国创投领域正逐步由追求规模走向注重效益的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