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2|回复: 0

一代硅谷中国创业者的两世人生(上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4 19: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创业家(北京) 

邓锋缺席了华源会的年会,9年来这是第一次。

2010年10月2日,第9届华源年会在Santa Clara(圣克拉拉县)万豪酒店开幕。酒店的对面是Yahoo!的总部,步行20分钟就到Intel总部。Santa Clara是硅谷的主要组成城市,9年来,这座小城忠实地见证了华源会的成长与兴旺。

现场人声鼎沸,1300人的规模,让酒店的会议区拥挤不堪。但在这些人中,已经没有陈宏、没有朱敏、没有邓锋这样的创业明星,没有微软鲍尔默这样的商界名流。据说将出席的李彦宏,也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离开中国。

“Robin(李彦宏)说是因为要出席国庆典礼没来,但其实还有别的原因。”一位华源会曾经的会长对记者说。跟几年前的华源会盛况不再一样,如今台上大部分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教授,而台下,则是一群中年工程师或者刚毕业的留学生,他们只是来看看有无回国的机会。但一考虑到孩子的教育还在犹豫。

世易时移。

华源会,这个2001年诞生于硅谷的大陆华人创业协会组织,曾经涌现出一大批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邓锋、朱敏、陈宏、武平等等。如今,它正站在十字路口。

它的创办者是这样一批人:上世纪80年代的大陆留学生,刷盘子挣学费,毕业后进入硅谷巨头企业成为一枚优秀的黄色螺丝钉,然后在互联网大潮中辞职创业,登陆纳斯达克,让美国人刮目相看。再聚成组织。《北京人在纽约》说的就是他们。

2001年之后,他们陆续回来了。因为在美国他们能创业成功,却无法把公司变成一流的伟大企业。毕竟,他们的根不在那里。纳斯达克的泡沫破灭,让他们纷纷选择把公司出售。

一转身,他们就看到了那些更早回国的年轻人,张朝阳、李彦宏、施正荣等海归创业者的事业正蒸蒸日上。硅谷经验+美元资本+中国市场+无数有天赋的年轻人,这让华源会的创始人看到了更大的未来。再次返乡时,邓锋、朱敏想投资培育出硅谷似的技术型企业,武平想做中国的高通,陈宏想搞出中国的黑石高盛……


但这里不再是他们熟悉的那个中国,这些年过四十的中年人不得不重新适应环境。他们不知道商业与政治的边界在哪里,他们不明白竞争还需要“狼性”,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潜规则就是规则,他们不明白营销客户常常比产品技术更重要。虽然身处盛世之年,但不管他们怎么努力,总觉得时运不济。

“中国的土地种美国的庄稼,也能种出来,但是累啊。”也许,朱敏的这句感叹很能代表一部分人的心声。

今天,华源会的根还在硅谷,但主力已经移师大陆。作为一个独特群体,他们还想再在中美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不同的是,5年前,他们希望把美国的资源资本引入中国,而如今,他们的做法恰恰相反。

上  篇



陈宏和朱敏等人在E-club的活动中看到了一种来自年轻人的强烈需求,他们需要一个帮助他们创业的组织

标志时间:2002年2月10日

标志事件:华源会第一届年会

硅谷主角:朱敏、陈宏

中国主角:无

硅谷的冬天并不寒冷,夏天时变得枯黄的草反而会在冬天变绿。

陈宏一大早就赶到了Santa Clara的会议中心。他看到,在秘书长陈亦工的协调下,上百名华源会的志愿者正在做着会前最后的准备。他一如既往地微笑着,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激动,但心底还是止不住泛起些许紧张。

不知是喜还是忧,陈宏听到了一个在美国不经常出现的消息:通往Santa Clara的必经之路——101高速公路堵车了。造成拥堵的原因就是赶来参会的华 人……

这一天,距离他就任华源会首任会长将近2年,距离他的公司Gric成功登陆纳斯达克2年多一点,距离他开始在硅谷创业将近8年,距离他来到美国整整17年。而这一天很大程度上也是他美国生涯最后的高点,不久他的生命重心将重新回到中国。

年会的主题名为“中国的机会和挑战”,1500人到场,阵势远远超过了台湾的创业组织玉山、印度的创业组织TIE,以及各种各样的科技协会,华源会一举成为硅谷最大的华人创业组织——虽然第一任秘书长陈亦工那个时候对所谓的“中国机会”概念还很模 糊。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华源会,一个浓缩了中国大陆留学生在硅谷20年奋斗历程的组织,一个含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硅谷华人商业明星的组织,一个未来9年中在硅谷持续拥有最大影响力的华人创业组织,一个从太平洋两岸的视角亲身见证了中美两国商业力量变迁的组织,在2002年2月10日迎来了它第一个灿烂的高潮。

明星登场

了解华源,一定离不开那几个熟悉的名字和他们在硅谷艰难起步的历史。

1984年的一天,一架飞机降落在了旧金山机场。随着人流,飞机上下来一个土里土气的中国人。他就是36岁“高龄”的留学生朱敏。此时他的身份是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目的地是斯坦福大学。而在此之前的履历中,朱敏则是个彻头彻尾的中国草根。

宁波农民出身,后来因为脑子活,朱敏被提拔成了乡办企业的负责人。在“阶级斗争挂帅”的上世纪70年代初,朱敏已经成为一个生意人。那时候原材料难弄,能弄到卖出去就赚大钱,“但不行啊,那是投机倒把,要枪毙的。”头脑灵活的朱敏就简单做点加工,把铜做成铜棒、铜板,一下就卖出5倍的价格。

当了6年“投机倒把”的企业家之后,1977年,朱敏参加了刚刚恢复的高考,考入浙江大学,学拖拉机制造,之后又读了研,然后来到美国。之所以选择斯坦福大学,朱敏就是看中了这里技术创业的浓厚传统。

当时的斯坦福,大陆华人寥寥。据比朱敏早一年到这里的张守晟向《创业家》回忆,当时自己在国外的环境中就像一个空降兵。

就在朱敏飞往美国的第二年,陈宏才上路。他是以西安交通大学教师的身份公派出国学习。1991年, 15岁就考上西安交大的神童陈宏顺利从纽约州立大学毕业,拿下了计算机博士学位,并进入了一家美国公司做软件工程师,这一年他26岁。在读书期间,陈宏就展现出了他热心社会活动的一面。当时,在纽约为数不多的大陆留学生中的一部分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中华专业人士协会,陈宏担任会长。

他上任不久,就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使命。

当时中国科技部派出了一支由副部级领导带队的考察团,团员是一些大城市的副市长。他们联系陈宏,希望协会能帮助他们联系美国银行和一些风险投资的高层见面。这个事情可是难坏了陈宏他们,他们和人家根本说不上话,而且当时在美国也没有人重视中国人,哪怕你是副部级干部,“在他们眼里,中国人只是优秀的厨子和工程师。”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动用了各种关系,陈宏让中国代表团见到了美国银行和一家投行的副总。但在见面的时候,陈宏就感觉不对,因为对方都是30岁上下的年轻人,后来才知道,这两个“副总”其实都是经理级别。

这件事情给了陈宏巨大的刺激。陈宏说,他后来在美国创业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更多是为了证明大陆的华人也能做成企业。


正当朱敏和陈宏在美国开始学业的时候,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吉林的小伙子正在反复读一本书,这个人叫金海平,他读的书叫《教训》,作者叫王安。金海平深深被书中描写的硅谷创业故事打动了,正在为国内创业环境不好而迷茫的他热血沸腾,由此立下一个志向:一定要去硅谷创业。1988年,他如愿飞赴斯坦福大学,学习航空。10年后,他当年的志向变成现实。

好了,下面让我们后面故事中的另外几位主角一起登场亮相吧。

1985年,广东女生曾毅敏自费到美国留学,“过了几年《北京人在纽约》里的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在美国餐馆里刷盘子攒学费和生活费。要到将近20年之后,她才会开始自己人生最精彩的篇章。

1990年,有两个清华大学的校友也来到了美国,当然,并非相约同行。他们一个叫邓锋,另一个叫谢青。在未来,他们和第三个清华人柯严将一起在硅谷做出一番大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两个人的友谊遭受了重创。

在硅谷成功

朱敏注定是耐不住寂寞的,哪怕是在陌生的美国。1986年,来美国两年后,他就动起了创业的心思。

此后的故事已经反复见诸于媒体,但我们还是要再做一个梗概,毕竟这是我们能找到的大陆华人在硅谷创业的起点。

1986年,还在上学的朱敏帮一个软件公司写了一点程序,不久这个公司就被一家大公司并购,这让朱敏眼前一亮,他也想做一家公司卖给这家大公司。于是他带着自己的商业计划书开始找投资。但没有人相信一个中国大陆来的留学生,朱敏铩羽而归。

此后的几年里,朱敏参与了一家软件公司的创业,也在普华永道这样的大公司里当过副科技官。1991年,他真正走上了创业的道路。美国人不投他,一个新加坡人充当了他的天使。公司叫Future labs,朱敏占有30%的股份。此后5年,朱敏几乎一直挣扎在两个竞争对手的阴影中,一个叫IBM,另一个叫Intel。他面临过资金链断裂,但一直靠零散的融资挺着。直到1996年,一家公司以12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Future labs,朱敏挣到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

1997年,朱敏开始了新的创业,这次他找到的合伙人是印度人苏布拉·埃亚。他们的新公司叫做WebEx(网讯)。1998年,在大陆留学生创业日渐被接受的背景下,朱敏第一次拿到了美国VC700万美元的投资。此后,公司的产品定位也确定下来,做音频和视频会议系统。WebEx进入快速发展期。2000年7月,公司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而此时,他已经落后于起步比他晚的陈宏了,在大半年前的1999年12月,陈宏的第二家公司Gric已经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1994年,认定自己一定要通过创业来证明中国人本领的陈宏离开了纽约,来到了创业者的天堂——硅谷。

他是拿着自己在纽约攒下的20万年薪,和一位台湾企业家的50万天使投资开始生意的。他的第一个员工是西安交大的同学张西宁。公司的名字叫Aimnet。这年陈宏31岁,他和夫人刘雅玲及张西宁三个人从购置桌椅板凳开始了。

在公司资金链紧张的时候,陈宏经历了和朱敏8年前一样经历过的事情——在美国VC面前频频碰 壁。

“我给很多大的VC都发了邮件,但根本没人理我。当时我们大陆华人想约红杉这样机构的合伙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没有任何渠道。我谈过的美国VC都是小VC,但见面他们都会问:‘你们中国人会创业吗?’”陈宏当时唯一能搬出来说服对方的例子就是朱敏,但当时的WebEx也没挣到钱,而且朱敏还不是CEO。最终,还是一家新加坡VC和一家台湾VC一起开出了一张250万美元的支票,救了陈宏一马。1997年,Aimnet卖了1000万美元,“他没挣到什么钱,但也没亏。”张西宁说。

其实,早在1996年的时候,陈宏就在Aimnet里分出了一个部门开始做国际电话的虚拟漫游业务,这也就是最终成就陈宏的Gric的前身。1997年卖掉老公司之后,陈宏把钱都投入到了Gric里。

如果您对这段创业历程的细节有兴趣的话,也可以上网搜索。总之,历经磨难,到1999年12月上市时,Gric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国际虚拟漫游服务提供商,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而在陈宏之前几个月,一个叫王犀的人把一家叫做Viador的公司带上了纳斯达克,成为第一个把公司做上市的大陆留学生。

而在朱敏和陈宏之后,又有一家大陆华人创立的公司在2001年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这家公司叫NetScreen,它的三个创始人分别叫邓锋、谢青和柯严。由于邓锋在后面的篇章中将成为主角,所以,NetScreen的故事我们随后再来讲述。这就是大陆华人在美国最早的创业故事。

这些第一批的成功者为华源会的舞台提供了明星与主角,他们的面孔成为了这个组织的旗帜和标志。因为有了他们,华源会才得以拥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当时我在硅谷华人中的号召力,就好像现在马云在年轻人中的号召力一样。”陈宏自豪地 说。

而正当陈宏、朱敏、邓锋在硅谷的事业爬向高峰的时候,有另外几个人也在冲向他们成功的高点。这些人曾经和陈宏们同时留学美国,但学成之后却把创业的地点选在了“偏僻”的中国。他们中的代表有张朝阳、沈南鹏、李彦宏。

华源诞生

从1980年代早中期,第一代中国大陆留学生走出国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到1990年代末,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职业分布与职位层次上,大陆中国人在硅谷都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与成就。此时,诸如大学同学会、行业工程师协会这样的华人社团已经非常之多,但越来越活跃的华人创业者却还没有一个自己的组织。

1999年初,李钦敏等一群北大计算机系出身的留学生组织了一个叫做E-club的小社团,传播创业理念。很快这个社团的影响力就冲出了计算机系,冲出了北大的圈子。他们邀请陈宏这些华人创业明星们来给留学生做讲座,每次活动规模不大,几十个人,活动场所就是教室。当时在下面听讲的人中有一个两眼放光的帅气小伙子,这个人叫李彦宏。

很快,陈宏,还有事业同样正在上升期的创业者朱敏,就在E-club的活动中看到了一种来自年轻人的强烈需求,他们需要一个帮助他们创业的组织。想想自己起步时的孤独和无助,陈宏他们开始了一个宏大的谋划。

陈亦工当时刚刚从美国中部的一所大学攻读完法律博士毕业,来到硅谷工作。北大毕业的他积极参与了E-club的组织工作。他手里至今保留着一张照片,是2000年1月,陈宏、朱敏等人第一次碰头商量做大E-club后的合影。

2000年下半年,一个契机加速了华源会筹办的进程。当时深圳市政府要派出一个市长领衔的代表团访问硅谷,考察创业,他们希望硅谷这边的华人组织能够接待。于是,陈宏、朱敏、茅道临、陈亦工等几个人在张守晟(2009~2010年华源会会长,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家的客厅里召开了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决定在E-club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全新的帮助大陆华人创业的公益组织,并起名叫华源科技协会。大家选举陈宏担任首任会长,陈亦工任秘书长,还为协会确定了两个主要任务:第一,帮助大陆在硅谷的留学生创业;第二,成为中美间商业交流的渠道。

“我们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成为在美国主流商业圈有影响力的高端组织。”陈宏说。其实,在华源之前,华人创业者在硅谷并非没有主流的组织,它们分别是台湾人创办的玉山协会,香港人主导的AAMA协会。“我们可以去听他们的会,但却无法接触到他们的高层,也没有人会重视我们。”

于是,一次在客厅里的聚会决定了华源会的诞生。虽然在日后的十年中,华源成为了华人在硅谷的第一创业组织,但在最初的一年里,作为非营利组织,由于资金来源紧张,华源没有组织大的活动,即使接待深圳市代表团,也是在斯坦福大学租了一间教室,把以前留学生聚会时喝的可口可乐换成了红酒。而日常里,华源还会每月组织会员活动,规模一般不大,是闭门的私密交流。

但华源的领导者们很清楚,要想进入主流,必须有一个影响力足够大的年会。于是,2001年,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中。寻找投资机构做赞助商,招募志愿者,邀请参会嘉宾,选择会场,刊发广告。由于心里没底,最初定下的会场竟然无法容纳下踊跃的报名者,陈亦工又临时把会场变到了Santa Clara的会议中心。

直到这一刻,陈宏才确定,华源会真的抓住了那个时代的脉搏。大陆华人在硅谷的一个新时代即将开 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1 04: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