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南方日报
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3%,为2009年一季度以来新低。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相比,这一增速有所下降,一些国际机构据此担忧中国经济发展“失速”,部分西方学者据此再次“唱衰中国经济”。这些判断显然源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偏见和误解。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经济确实面临着下行压力,一些经济指标也出现了小幅波动,但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没有改变。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这一目标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科学研判,却常常招来一些人的误解,因为他们只看到了“7.5%”,而忽视了“左右”二字。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反复强调的,“外界总有种误解,觉得7.5%是个‘底线’。但我早就说过,所谓‘7.5%左右’,就是高一点、低一点都可以,关键在于就业有没有增加,收入有没有增长。”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不是一条直线,有波动起伏在所难免,况且中国1-9月份经济增速达到7.4%,依然保持在“7.5%左右”的合理区间。而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仍是高的,现在7%的增量已相当于甚至高过过去10%的增量,也相当于一个中等经济体的规模。
中国经济当前已由高增长阶段,进入了更加注重增长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中高速增长期。经济发展不是短跑,而是没有终点的长跑,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更重要的是看耐力和后劲。虽然我国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但经济结构在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经济内生的新动力有所集聚,同时新经济的成分在茁壮成长。分析统计数据,最忌讳犯“一叶障目”的错误。因此,在关注GDP增速之外,我们更要看到:服务业比重继续上升,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快于整个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跨了栏”;节能减排也交出一份好的成绩单,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碳排放强度下降5%左右,是多年来最大的降幅;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需求平稳增长,特别是大众消费快速上升,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经济之所以有如此表现,是因为中央没有将“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没有将7.5%设定为中国经济增长“底线”,而是以“战略定力”将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将着力点放在推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上。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没有实行“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没有放松银根和扩大赤字,而是强力推改革,在加快行政、财税、金融、投资等重点领域改革的同时,改革和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实施结构性调控,也就是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进行定向调控,确保经济增长不突破保就业的下限,CPI不突破防通胀的上限。就业始终是政府最关注的问题,让人欣喜的是,今年的就业不降反增,1-9月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增了十几万人,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与此同时,CPI同比涨幅持续下滑,9月份同比上涨1.6%,从而创下56个月以来的新低。
对于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中国来说,已经步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7月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对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对做好各方面工作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我们科学认识“新常态”,更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有一定的速度,但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不能把速度看得过重,也不能把心思都锁定在速度上。同时,面对短期经济增速的小波动,不必大惊小怪、草木皆兵,要有战略定力,既看阶段,更看长远。(南方日报评论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