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75|回复: 0

海归扎根北京 演绎“海聚”人北京创新创业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3 20: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人民日报

2009年北京市实施“海聚工程”以来,掀起了一轮轮海外学人归国创新创业的热潮,“老海归”“新海归”纷纷扎根北京,演绎着自己的北京创新创业故事。

  俞振华

  成功与机遇相关,但源于专注与坚持

  【人物简介】俞振华,北京普能世纪科技公司创始人、睿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2005年取得美国佩珀代因大学(Pepperdine University)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入选第二批北京“海聚工程”和第四批中央“千人计划”。

  俞振华朴实、温厚,让人一见就能生出几分亲近感,就是这样一位“邻家大哥”,在新能源领域,仅用了3年时间就把普能公司做成了钒电池全球领军企业。2006年,在取得MBA学位后,俞振华联同几个合伙人创建普能公司,专注于研发和制造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当时,除少数几家研究机构外,国内关于储能技术及产业的介绍寥寥。除技术研发挑战外,应用开发的缺乏和政策的空白都使得这一产业举步维艰,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但这更是坚定了他往下走的决心。

  2011年下半年,普能公司因被收购,俞振华退出公司后又参与创立了一家名为睿能世纪的公司,为消除储能参与电力应用的门槛,他创新提出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的商业模式,并在电网和电力单位付诸实施。

  在他看来,同样为未来储能产业铺路的,还有他在2012年发起成立的储能产业联盟,他们希望为政府制定储能产业政策提供决策基础和依据。他认为产业要发展,必须还需要有好的产业机制,需要支持行业组织做好行业的服务工作。从最初重视电池技术的研发,致力储能应用市场的开发,到如今开展的储能产业服务平台的搭建,俞振华一直在沿着自己对储能产业的判断,做出市场决策的选择。

  陈伟刚

  从福特到北汽的追梦人生

  【人物简介】陈伟刚,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曾任北京汽车工程研究院碰撞安全总工程师、新车型平台总监。2011年3月,陈伟刚凭借技术与管理上的复合型能力加盟北汽,倾力打造中国汽车自主品牌。2011年9月入选第五批北京“海聚工程”,2012年3月入选第七批中央“千人计划”。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完博士后,陈伟刚进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从事汽车整车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2008年取得美国密歇根大学ROSS商学院MBA学位。2009年加入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专门从事汽车行业的精益研发流程、研发战略、研发核心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管理咨询工作,在汽车研发管理上积累丰富的经验。

  2010年10月—12月,在一次外派工作中,陈伟刚在北汽碰到了好几位在福特工作时的同事,大家一致建议他回国。在感受到国内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强劲势头下,陈伟刚动了回国的心思。2011年3月,陈伟刚回国投入到北汽自主品牌汽车的开发建设中。

  在北汽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陈伟刚身兼碰撞安全总工程师和新车型平台总监两个职务,主导研究院各个车型项目的碰撞安全性能开发,完成了多款车型在不同开发阶段的碰撞安全性能开发任务。特别是将绅宝汽车提升到五星级安全性能,实现了北汽自主品牌五星安全的突破。

  回国以来,面对头绪繁多、强度较大的工作,陈伟刚感到自己的工作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预想。对于创新,陈伟刚说:“创新来源于需求,需求拉动创新。应该在跟产品开发项目本身脱钩的地方有一个前瞻性、技术储备式的创新,在至少完成70%—80%的工作之后再把创新引入产品开发中,那时候从技术风险、质量风险、周期成本来说才会是可控的。如果到处都创新,到处都是风险点。”

  有句话说,培养一个贵族要三代人,陈伟刚说:“汽车行业要培育起一个品牌也需要时间。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市场的检验,这个品牌才能做强做大。”他将把更多的创新思想融入北汽,为国产汽车注入新动力。

  汽车要强,则零部件必须强。2014年年初,根据北汽集团的统一安排,陈伟刚告别他心爱的整车开发,加入同为北汽集团旗下的零部件产业平台海纳川公司,担任技术和产品开发的领头人,为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他再一次出发。他说,追梦,我总在路上。

  黎志良

  永远不要觉得回国太晚

  【人物简介】黎志良,中美奥达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1985年获中山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山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1990年前往美国深造,后被美国南加州大学招为博士后人员,负责管理由美国NIH资助的、研究艾滋病最新诊断方法的全美7个中心实验室之一,为艾滋病病毒的有效治疗做出贡献。2002年获美国密执根大学MBA。2010年入选第二批北京“海聚工程”和第三批中央“千人计划”。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11年更是首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曾经走出国门去欧美学习先进生产技术的高科技人才,也纷纷学成归来,开始创业之路。

  中美奥达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黎志良就是这千千万万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之一。

  2006年6月,中美奥达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专业化的生物制药的合同生产服务商。

  “招到第一名员工时,我很开心,终于不再是光杆司令了。公司成立第一年就签到了一个几十万元的单子,到第二年又签到了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的单子。这验证了公司当时的经营模式是正确的。”黎志良说。

  但创业之路并非坦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原先已经达成初步投资协议的风险投资不能如期投资,这对高投入的生物医药产业无疑是沉重打击。这时,黎志良找到了北京市政府。幸运的是,中美奥达最终先后获得了合计几千万元的政府资金支持。

  如今,中美奥达已经成为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ABO)的骨干成员,并先后参与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项目。

  作为一名“老海归”,黎志良说:“海外学人们永远不要觉得回国太晚,机会永远都在,只是细分市场不同而已。希望海外学人们能胸怀大志,在祖国实现自己的梦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18 18: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