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0|回复: 0

打掉“吃空饷”背后的“保护伞”:折射法律法规漏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4 00: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新华网


 “在编不在岗、拿钱不干活”--“吃空饷”,既是违法违规行为,更是一种腐败。尽管中央多次向“吃空饷”亮剑,但新华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吃空饷”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仍然有一些既得利益者抱着侥幸心理,虚报冒领财政资金,顶风而上。

  专家认为,“吃空饷”屡禁不止的背后,既有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把关不严等因素,也折射了法律法规上的漏洞。对“吃空饷”现象予以清理的同时,要建立“不能吃、不敢吃”的制度,须重拳出击追究“发空饷”的责任。

  “吃空饷”背后都有一把“保护伞”

  湖北黄石去年清查2958名“吃空饷”人员;江西仅6个设区市已核定并处理“吃空饷”人员2500多人;内蒙古调查发现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人数3708人……在去年三季度各地公布清理“吃空饷”成果后,各地继续加大打击力度,最近又披露了一批清理报告单。

  去年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决定,近期将在全国集中治理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会议提出,“吃空饷”是对公共财政资金的蓄意贪占,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要堵上蚕食财政资金的黑洞。

  记者从贵州省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此次“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政策界限更加明确,较过去更加全面深入,具体包括单位“吃空饷”和个人“吃空饷”两方面,并接受全社会监督。

  所谓单位“吃空饷”,就是这些机关单位存在着隐瞒事实、虚报人员编制或实有人数来套取财政资金。而个人“吃空饷”的行为则是五花八门:有的挂职不上班,坐享“空饷”;在编不在岗,请“长假”照领工资;多头兼职,处处得利;冒名领工资……

  庭审记录显示,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位时为某知名国有控股企业“提供帮助”,这家企业“投桃报李”,安排刘铁男之子刘德成到企业下属公司工作。在长达6年多的时间里,刘德成未实际工作却从该企业领取薪酬超过一百多万元。

  福建省闽清县纪委近期查处一案件,该县东桥镇中心卫生院医师林飞媚擅自离岗到广州经商,但东桥镇中心卫生院不仅未报告,反而虚编其工资表,骗取财政下拨的工资经费达7万多元,用于日常开支和缴纳社保费用。

  浙江省永康市一位50岁的初中教师,27岁时因病请假,一请就是23年,多年来,学校却一直以该教师名义领工资。

  无论是在“名企挂空职”,还是一请“病假23年”,这些令人瞠目的案例背后,有制度缺失、管理松懈的问题,但根源大多都是滥用权力,背后藏着一把“保护伞”。

  屡治不绝折射多少“漏洞”

  早在2005年,中编办就向全国发出通知,要求相关单位对“吃空饷”行为进行自查,中央有关部门进行抽查。2006年至2013年,中央相关部门多次下发通知、颁布规定,要治理公职人员“吃空饷”和解决超编用人、编外用人等问题。

  “尽管国家连年整治,但从部分地方公布的清查情况看,还在‘吃空饷’的人不在少数,说明整治不够彻底,有许多矛盾没有得到根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说。

  记者调查中发现,“吃空饷”不仅存在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也藏身于县乡等基层单位,一些银行、国有企业等机构也不时曝出“影子员工”。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指出,权力监管失范、查处不力、违规成本过低是主要原因。他指出,对“吃空饷”的行为查处重视不够,党内处分、收缴所得等问责难以起到震慑“后来者”的作用,容易导致“屡禁不止”。

  专家认为,“吃空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关键还是在编制管理上约束不严,而这种权力约束的最大漏洞即体现为编制管理的透明度不足。

  据介绍,领导“安插”哪个人进单位,哪些人不在岗还在领工资,可能只是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等知道,群众很难知晓,更不用说揭穿这种行为。

  一些基层干部坦言,“吃空饷”的大都是领导干部、关系户、上面打招呼的,作为基层单位很难处理。究其原因,是对职能部门监督不力、把关不严,对“吃空饷”者处罚不力,责任追究制度缺乏足够的惩戒力和威慑力。

  查处“仓鼠”问责更需发力

  查处“官仓鼠”,整治“特权腐败”……在中央的部署下,各地纷纷出招集中整治“吃空饷”问题。

  在党的十八大后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国已清理清退“吃空饷”人员16.2万多人,涉及财政资金84亿元。

  “铲除‘吃空饷’土壤是与反腐败力度息息相关的。”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前红认为,过去各地整治“吃空饷”时,往往都是重清退、轻问责,发现一例,清退了事,上缴多领的钱就顺利过关。“现在力度大了,产生了震慑效应,让人看到了中央的决心。”

  他建议,一定要在调查清楚干部“吃空饷”事实的基础上,对放任“发空饷”的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要深挖其中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教育警示。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对处理“吃空饷”应该有针对性的可操作办法,建立一套防范“吃空饷”的机制,该清理清退的必须全清,该问责的必须严责,对相关的单位和相关领导人员都要追究责任,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类问题。

  “将权力置于阳光下,是防止腐败、根治‘吃空饷’的关键。”专家们建议,应公开编制人员、建立起举报奖励制度,让进人、用人信息透明化,让“吃空饷”无机可乘;与此同时,要加大对编制、人事、财务等日常监督管理,使其趋于法治化、规范化、完善化,走出“治理-复发-治理”的怪圈循环。(记者李惊亚、胡锦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4 22: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