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当中,广州市荣膺最佳,而北京市则排到了第六名,上海市甚至没有上榜。这样的活动引来了大众对幸福感的热议,更引发了社会的思考。到底何谓幸福感?老百姓的幸福感如何体现?在快节奏大压力的生活之中,民众又该如何找寻幸福归属?
记者为了更广泛的获悉民众对于幸福感的理解和看法,展开了一系列的深入调查。记者首先了解到,幸福感的高低评判标准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经济发展程度、民众平均收入、城市生活节奏和物价水平。综合以上几点,可见广州市获得冠军算得上实至名归。但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之中,除了财富,还有什么能让民众感受到幸福?
一些参与采访调查的受访民众纷纷表达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一位中年女士表示:“家庭和睦、人际关系融洽,就算得上幸福了,至于物质方面,只要能够满足日常需要和偶尔的消费就行了,没有必要追求的太多。”另一位国企白领刘先生则表示:“工资拿得越高,压力就越大,幸福感正在逐渐丧失,每天都感觉很疲惫。”经营个体生意多年的张女士则这样说到:“幸福嘛,其实就是种心态,顺心的事不要过于开心,烦心的事不要太难过,平平淡淡,不愁吃不愁穿已经很幸福了。”的确,从不同受访者口中记者得到了很多关于幸福的不同定义。
就目前中国的家庭结构和生活现状而言,面对赡养父母、抚养孩子、工作忙碌等问题,很多人已经很难感受到幸福感的存在。一些家庭甚至出现了因为生存压力过大,导致家庭走向最终的分裂。这样的局面是任何人都不希望发生的,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不应该出现的情况。只有每个小家庭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幸福和满足,才有社会的长足发展可言。
那么民众又该如何试着去发现和感受幸福的存在?如果在物质条件不断提高的今天丰富我们的精神财富?记者随即就这些问题电话采访了某大学社会科学系的教授。“提升民众幸福感,根本在于经济发展,同时文化与精神层面的产品需要更丰富和完善,例如书籍、电影、文体活动、公益活动等多种产品和形式,这些都可以丰富民众精神世界,从而使民众感受到身边存在的幸福感。”记者从国内知名媒体了解到,中国文化书院联合北京京图伟业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针对提升民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出了一款高端文化藏品系列——“善品堂藏书”。内容包括经典书籍、家具等,打造 “整体书房”这一国内首创概念,以收藏的新颖方式创造文化价值,目的就是让更多的民众能够丰富精神世界,从而提升幸福感,打造书香中国。
形如书籍、文体活动等多种产品和形式确实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民众获得更多的精神财富,同时也让幸福感体现的更具体,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现状之下,保持一颗平常心,物质与精神财富并重,民众才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