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黄小编 于 2015-7-20 02:07 编辑
不要只盯着“因公出国花费300元”
17日,中央部门密集公开了2014年部门决算,数十份“账本”又一次摆在公众面前。相较以往,中央部门的“账本”内容进一步细致清晰,有部门甚至细致到为300元支出作出解释。但是,将政府“账本”与审计“清单”相对照,一些潜藏的“三公”问题仍需格外警惕。(7月19日《宜宾日报》)
三峡办去年因公出国费只花了300元打车钱,初闻此消息,不少人感到欣喜,继而疑惑。其实,耐心看完正文,很多疑惑也就打消了。
根据三峡办相关人员的解释,一方面是按要求严控出国团组、压缩出国经费,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原计划中的团组出国考察任务因故推迟,“故2014年无人员出国(境),仅发生少量因办理护照等发生的外事出租车费。”换言之,三峡办之所以出国经费支出近乎为零,主要是因为压根没出国。“因故推迟”,就说明钱没有在这个节点花出去,而是在下一个节点花出去。
我们常说晒三公,不能粗枝大叶,让人看不出热闹,也看不出门道。在以前,相关部门确实普遍存在线条过粗,一带而过的现象,公众由于看不懂而啧有烦言。而这次三公决算报告就较为详细,将300元的使用情况也附上说明,详细说清,就是一例,三峡办的做法值得称道。
晒三公,只是手段,减少三公支出才是目标。据统计,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三公支出合计58.8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2.71亿元,下降17.8%。降幅明显,力度不小,可归功于相关部门厉行节约,更说明中央反四风、推进八项规定卓有成效。如果再接再厉,三公经费的水分就越挤越小,公共财政就会真正迈向民生财政。
在欣慰之余,也应看到藏匿其中的一些把戏,所谓的减少支出有时只是一种幌子,究其因,堤内损失堤外补,羊毛出在牛身上。比如,在贸促会公布的决算中,去年该部门公务用车实际支出280.84万元,较预算数减少13.93万元,下降5%,较去年实际支出下降8%。可是,如果联系到日前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报告,便哑然失笑。审计报告就公车问题点名了贸促会,称“贸促会、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等21个部门和单位挤占其他支出用于车辆购置、运行维护,以及违规发放交通补贴等,共计1058.19万元”。
将决算报告与审计报告一对照,就会明白贸促会所谓的减少公车支出没有什么价值,又是挤占其他支出又是违规发放交通补贴,这唱的是哪出戏?
一言蔽之,对决算报告出现的新气象应赞赏,对其存在的老问题以及出现的新问题相关部门应正视并解决。一般来说,财政部发布决算报告,决算内容往往由各部门提供,他们提供的是否真实,应该查验,他们是否存有问题应由审计部门核查。如果有了严格有效的监管部门督阵,全程跟踪,想糊弄就不容易了吧?
来源: 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