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妨给劳动教育课适当的试错空间
昨天,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当天指出,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
同以往的诸多讨论一样,大多数民众对这一《意见》基本上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他们几乎一致地认为,学生劳动观念不强、缺乏劳动意识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劳动教育过少,反倒是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决定了学生没有太多时间参加劳动教育。但这是否意味着,只要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不改变,劳动教育就不必搞也不能搞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对现状加以改变,孩子们对体力劳动者,尤其是那些干脏、累、重活的体力劳动者的轻视,对劳动成果的不珍惜会更严重。从这个角度看,通过适度的政策引导来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无疑及时且必要。
同时也要看到,当下中小学生缺乏必要的劳动教育,也并非都是由“应试教育”而引起。反倒是不少学生的家长,从小就给了孩子诸多的“不劳动特权”,他们宁愿让孩子上网聊天,也不愿意让他们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此般现实,能说是应试教育阻碍了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热情吗?
讨论教育部下发《意见》的关键,并不在于该不该开展劳动教育,而在于该怎样为他们开展。如果相关机构单位能够为课程具体开展提供配套的场地和设备,各级学校能对课程内容精心设计,那么,劳动教育课就该开下去。反之,如果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在执行时变了样,甚至成了各级学校应付的累赘,劳动教育课就应该缓一缓。
每一项教育改革都会遇到诸多不可预估的风险,如果不去尝试,改革便不可能顺利进行。不妨给劳动教育课适当的试错空间,这其实也是对教育的一种负责任表现。
来源: 京华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