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文化的生活就是养生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4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指出,中国疾病死亡案例中有87%是由非传染疾病导致,即近1000万疾病死亡案例中,45%是由于心血管疾病而导致死亡,23%是由于癌症引起,11%是由于慢性呼吸道疾病造成,而8%是由于各种伤害而致死。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陈君石院士指出,中国人用短短十数年时间从营养缺乏转为营养过剩,同时又存在营养素缺乏和运动过少的问题。换句话说,现代生活方式本身成为慢病的危险因素。
美国学者从历史考察的视角推断,人类基因的进化远远不能赶上近百年来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从食物缺乏且获得食物需要付出极大的体力劳动,到食物极大丰富且获得食物不需要耗费多少运动;食物本身也在变化,从过去能很清楚地知道它是什么,比如是谷物、蔬菜、瓜果,吃它们的时候能很直观地评估它的热量、所能发挥的营养功能,到今天的食物多数商品化,比如一块饼干可能含有上百种物质。而且,人类饮食习惯趋同,即全世界越来越依赖少数几种主要粮食作物、肉类和奶制品,这对粮食安全和健康构成威胁。
至于运动,台湾的考古思想史学者张光直先生有一个看法认为,今天人类的生存状态是“断裂”的,即与自然生态割裂开来。今天,我们生活在自己用水泥钢筋制造的笼子里,“宅”成为时尚、“车”成为习惯、“微信”比面谈更多……“运动”也被“工具化”——为了“美”、“艺术”、“品质”等与日常生活无关的主题而展开。
河北医科大学田庆宝教授主持的一项1300多人参与的研究课题发现,针对生活方式干预的“健康体重管理报告书”居然能对高血糖的干预效果达到98.5%,“合理膳食建议书”对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干预效果分别为50.0%和54.7%。
中医药文化里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生命哲理,倡导将人放入自然系统中考量,饮食、运动是人为,也是自然,更是人的生活本身。
中医药文化里有主张凝练内气,形神俱养,发明了诸如吐纳打坐、导引练气、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或称之为“生活方式”),可以通过调节自身能量平衡而利于身体有序化,从而避免慢病发生。
中医药文化主张“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的生存意志,自然淳朴、简单生活是其生活常态,在这种生活下,自然能达到孙思邈所说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的客观效果。
所以说,中医药文化就是生活,中医文化的生活就是养生。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