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以世俗的“成功论”绑架创业青年
世界500强的外企部门主管,年薪20余万元,出差只坐飞机,酒店只住五星级。但为了创业,今年5月,27岁的庄栋决定辞职,离开上海。揣着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他重新站在母校对面那条名叫“金水路”的巷口,开始了新生活——卖凉皮。
放弃外企20万年薪去卖凉皮,庄栋的选择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甚至觉得像是开玩笑。不过,庄栋对此却是认真的,而且已经有了详细的规划,他将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利用“互联网+”思维做大做强“凉皮事业”。
其实,从众人艳羡的高级白领到普通的创业者,庄栋并非先例。比如,曾经因卖猪肉而出名的北大毕业生陆步轩,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行行出状元,卖猪肉不给北大丢人。”“行行出状元”既是乐观的成才观,也是乐观的就业观。背后体现出的,是传统就业观念正在慢慢发生改变,是个体对世俗“成功模式”的逆袭。
过去,在传统教育观念和思维的束缚之下,考名校、进国企、当国家公务员、赴外留学是诸多家长和考生判断“成功”与否的标准。倘若哪位青年学子半途而废,或者事业上另寻他径,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之声便会铺天盖地而来。
对于“放弃20万年薪卖凉皮”的成功评断,应该摒弃评价体系的单一化,不以世俗的“成功论”绑架他们。让他们自由选择,自由翱翔,在充满爱好和兴趣的人生道路上大放异彩。毕竟,相比于过去“进国企”“当国家公务员”的就业观,当下一些人有了自己更多的评判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社会干事创业环境的改善,否则,不论换成谁,在拿出是否创业的决策时就不免缺乏信心和底气。
来源: 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