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34|回复: 1

胆宁片治疗便秘与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8 20: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胆宁片治疗便秘与传说

胆宁片治疗便秘与传说


胆宁片是由大黄、虎杖、青陈皮等组成的纯中药制剂,主要功效为疏肝利胆,清热通下。临床应用表明:该药具有明显的通便作用,这对缓解胆道的压力,减轻炎症极为有效。由此,许多人想到用此药的通便作用可用于治疗便秘。

究其组成,其中大黄含蒽醌和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等成分,具有温和刺激结肠粘膜功效,虎杖具有表热解毒、通腑作用。青皮及陈皮具有理气作用。这些药物结合便具有理气清热通便的作用。

另外,其中理气的药物显然具有增加结肠动力学的作用,而增加结肠动力学有助于排便。研究表明:用药前后大便次数显著增加,大便性状变软,部分变稀。这提示胆宁片可作为常规药物用于便秘的治疗。

另外,由于便秘是一慢性病,病人需要长期服药。因此,作为一个治疗便秘的药物,其安全性极为重要。使用的结果也表明:胆宁片对尿常规、血常规、大便常规、血清尿素氮、肌酐及胆红素等均无明显影响,因此,该药使用非常安全。

治疗方法:胆宁片,每日3次,每次3片。服用12周为一疗程。

病例资料

患者,老年男性,75岁,便秘多年,有时隔天排便1次,有时2~3天排1次便,有时5~6天排便1次,每次排便时间超过30min,排出的粪便又干又硬,有时还有少量血液附于粪便之上,肛门灼痛不适。并患有痔疮。曾服过多种治疗便秘的中西药物,服药期间效果明显,但停药后一段时间,又会出现便秘。因右上腹痛而至本院就诊,经体检后因及粪便常规、B超等相关检查后,确诊为胆囊炎、便秘症,予胆宁片,每日3次,每次5片口服治疗。服药3天后,腹痛消失,大便通畅,患者继续坚持服用胆宁片15天,大便正常,胆囊炎痊愈。

病例讨论

慢性习惯性便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常见原因有:

1、肠蠕动缓慢。老人的肠蠕动频率降低,肠道中的水分相对减少,粪便干燥导致大便秘结;

2、全身疾病使肠肌松弛,排便无力,如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3、精神体质欠佳。

4、药物因素。许多老人患心脑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钙通道阻滞剂、神经阻滞剂、镇静剂、抗抑郁药等使肠肌松弛引起便秘。

5、体内缺水。

6、饮食因素。饮食中缺少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尤其是缺少粗粮和水果。

临床上,便秘常常加重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病,甚至出现脑出血;合并冠心病者可诱发心绞痛,甚至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胆宁片是由大黄、虎杖、青陈皮等组成的纯中药制剂,主要功效为疏肝利胆,清热通下。究其组成,其中大黄含蒽醌和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等成分,具有温和刺激结肠黏膜功效;虎杖具有表热解毒、通腑作用。青皮及陈皮具有理气作用。这些药物组合起来就有了理气清热通便的作用。另外,理气的药物有增加结肠动力学的作用,而增加结肠动力学有助于排便,用药前后大便次数显着增加,大便性状变软,部分变稀。这提示胆宁片可作为常规药物用于便秘的治疗。临床应用也证明:该药具有明显的通便作用,对缓解胆道的压力,减轻炎症极为有效。故胆宁片因治疗便秘效果显着,副作用少,使用安全而在临床广泛应用。

大黄的传说

谈到宫廷用药,人们总会想到人参、鹿茸、燕窝等高级补品,其实有一味人们熟知的泻下药也常被使用,它就是--大黄。

大黄在宫廷中的使用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有一位叫姚僧坦的名医,用单味大黄治好了梁元帝的心腹疾。在清宫医案中,大黄应用之广泛,炮制之讲究,剂量之斟酌,用法之多样,配伍之精当,堪称之最。从宫廷处方的档案证实,宫中上至皇帝、太后,下至宫女、太监,不论是花甲老人还是垂髫小儿,凡有里滞内存(积食),或实火血热,或瘀滞经闭等症状,御医在处方时常将大黄作为重要的药物。

据统计,大黄在清宫用药中列第8-10位,仅次于蜂蜜、灯心草、麦冬、神曲、山楂、麦芽、薄荷等药,成为一味“出将入相”的良药。

御医每为皇后、嫔妃、宫女治疗月经、月经衍期等,所开处方药中常用大黄。慈禧常服的“通经甘露丸”也有熟大黄成分。光绪33年,慈禧太后已经年逾古稀,御医们仍照用大黄不误。在清宫医案的脉案医方中,还记载清朝末代皇帝溥仪6岁时因病噩用过大黄;道光皇帝的七公主,5岁时发高烧血热未清,处方中的大黄用量竟达一两;光绪帝因患眩晕,御医张仲元以宣郁化滞之法医治,并用元明粉一钱(后煎),酒炙大黄一钱五分为引。

人们常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剂量大小应依症施量,因人因症而不同。许多人只知道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其实用量得当,大黄还可以起到补益作用。我国古代名医张子和就曾说过:“阴虚则补之以大黄。”

虎杖传说

虎杖又名大虫杖、苦杖、花斑竹、酸筒杆、酸桶笋、酸汤梗等,它以根茎入药,是壮族民间常用药。传统医学认为,虎杖性味苦、平,有祛风、利湿、破淤、通经的功用。壮族药方歌中有“黄连虎杖无娘藤,姜黄黄藤田基黄,清热解毒消炎好,服药数天即退黄”的说法。关于虎杖名称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些趣闻和传说。

虎杖的趣闻

鄞县(位于浙江)一位武尉叫耿梦得的,他的老婆患病,患的是“砂石淋”,小便刺痛,尿中有“砂石”,往小便盆小便时,砂石下落,剥剥有声。其实,这病就是尿路结石,中医称为“砂淋”、“淋证”“石淋”、“血淋”、“腰痛”、“肾积”……这位耿梦得的老婆用尽各种药方都不见效,偶然间,见到了一个药方子:将虎杖根拿来洗干净,捣碎,得一合(一升的十分之一左右),加入水五杯,煎成一杯,除去渣滓,然后放入少量的麝香、乳香一起研调,喝下,可治。一个晚上,病愈!

虎杖的传说

在四川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城郊大佛寺旁的石壁上,至今还清晰可见石壁上刻有的“虎溪”两个大字。据传这与孙思邈用虎杖为老虎治腿病相关。

相传这里曾山势险峻,林密草茂,生长着许多名贵药材。一天,孙思邈来到这里采药,忽听见呻吟之声不绝于耳。他急忙跨过山溪,却见对面岩石上有气无力地卧着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正眼巴巴地张望着他。孙思邈走上前去,蹲下身来。那虎便慢慢地将脚抬起,放在他的膝上。孙思邈一见这腿又红又肿,就急忙从药囊中掏出药来,捣碎,取山泉调好,一边敷在老虎腿上,一边又将这药喂老虎吃下。几天后老虎的腿病便霍然痊愈了。从此,这老虎与孙思邈形影不离,竟成了他的坐骑。孙思邈骑着它爬山涉水采药,如履平地。

孙思邈为老虎治病的事一下子传开来。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大佛寺里建了药王殿。那药因为治好了老虎的腿疾,大家便唤它为“虎杖”,意思是说仗着它治好了老虎的腿病。

孙思邈是否真用虎杖治好过老虎的腿疾,现在已无法稽考。然而在中药里,虎杖的确是一味治疗关节疾病的良药。

虎杖不仅供观赏,也做食品,嫩茎做蔬菜,根做冷饮料,置凉水中镇凉(冰箱冰镇尤佳》名,“冷饮子”,清凉解暑代茶。它的液汁可染米粉,别有风味。食用以其味酸故也称“酸汤杆”。

现代医学发现,虎杖含有蓼甙、有机酸、葡萄糖甙、多糖类等。有清热解毒、清凉解署、健胃清食作用。


来源:中华中医网
发表于 2016-3-31 15: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1 09: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