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7|回复: 0

电商打假背后的“圆珠笔芯”之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6 08: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商打假背后的“圆珠笔芯”之困

电商打假背后的“圆珠笔芯”之困

  无论是目前热议的僵尸企业去产能,还是总理“曝光”国内连圆珠笔芯都难以生产,都显示的是经济转型之困。而这恐怕才是假货泛滥甚至一度成为中国制造代名词的原因之一。

  据报道,近日阿里巴巴发出“英雄帖”,向全国招募大批打假特种工作人员。招募的条件非常苛刻,包括要求5年以上工作经历;具有公安经济犯罪侦查等经验;具有网络犯罪调查经验和数据侦查思路等。这已经是我印象中的阿里,在年内的第N次打假行动。

  电商已经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中国经济正在从传统的产业向智能驱动的新型产业方向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网上购物迅速发展,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在增长。到现在,线上销售额已经超过全社会商品销售额的12%,而且,这个比例还在急速的增长之中。

  遗憾的是,名目繁多的商品,也为假货创造了无穷大的空间。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所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市场,电子商务非常具有潜力,但也是假冒伪劣重灾区。”

  一边是电商疲于打假,一边是假货屡禁不绝。假货难道是电商难以避免的原罪吗?未必如此。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依靠投资,尤其是外商投资、出口,以及庞大的土地经济建立起来的发展模式,至今没能实现真正转型。产业升级与调结构的道路依然漫长。无论是目前热议的僵尸企业去产能,还是总理“曝光”国内连圆珠笔芯都难以生产,都显示的是经济转型之困。而这恐怕才是假货泛滥甚至一度成为中国制造代名词的原因之一。

  有数据显示2014年和2015年,阿里集团在消费者保障及打假方面的投入超过12亿人民币。因此,如果不能在源头上堵住假货生产的原动力,勃兴中的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商依然会陷于需要不断投入大量金额打假的无奈困境。

  假货泛滥背后,已经显示市场的博弈正在进入零和状态: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而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也就是说,在整体经济环境中,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

  一直以来,转型升级是中国经济心头的痛,无法做出高端、高附加值的产品,就只好在低层次生产里面打转。结果就是,假货、次品层出不穷,污染严重。在假货生产的供应链中,售假不是原罪,生产假货背后的低产能恶性循环可能才是最大之因。

  央视和国家工商年年都在打假,但被曝光的不过沧海一粟。如今阿里也加入了不断打假的大军之中。时至今日,我们有必要反思,持续的零和博弈源头究竟在哪里?经济的转型,不仅仅在于GDP的重新焕发活力,更在于整体经济结构的健康。

  因此,如果中国产业无法真正实现升级,仍然陷于低端同质且缺乏品牌建设的重复建设之中,那么不要说马云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目标难以实现,中国的大国崛起之路,还将持续遭受压力。
来源: 新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1 1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