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当私有化变局 i美股李国庆成一致行动人?
在沉默了10个月之后,当当网私有化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3月9日,美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iMeigu,i美股)宣布,已向当当网提交以全现金方式收购其全部流通股份的非约束性要约。此次提出的收购价格为每美国存托股(ADS)8.8美元,相对此前管理层的内部收购要约价格高出12.6%。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记者表示,i美股的此番要约收购目的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押注李国庆夫妇会提高私有化价格从而套利;二是i美股可能会与李国庆夫妇结成一致行动人,共同完成当当网私有化,并参与回国上市交易,由此从中获利。
i美股:价格便宜
回顾当当网的私有化进程,2015年7月9日,当当网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接到来自董事长俞渝、CEO兼董事李国庆的初步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收购价格为每股美国存托股7.812美元。
但该价格比当当网发行价的一半还低,引起了中小股东的强烈抗议。当当网的一位持股者吕欣在网上发表了《给当当董事会的公开信》,指责李国庆夫妇借私有化套利。
吕欣当时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李国庆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指出美国市场对当当网的估值过低,但自己却给出一个极低的私有化价格,这大大损害了股东利益。吕东和一些其他的当当网中小股东组成了维权联盟,并称如果李国庆夫妇的要约价格获得通过将会发起集体诉讼。
此后,当当网成立了特别委员会来评估李国庆夫妇提出的私有化要约,但私有化进程一度陷入停滞。10个月后,i美股突然宣布将收购当当网的剩余流通股份,令市场颇为关注。
资料显示,i美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中国互联网行业投资,目前重点投资美国、香港二级市场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为i美股基金(iMeiguFund)的管理人。
对于为何要发起要约提案,i美股创始人兼CEO梁剑向记者表示,“仅仅是因为价格便宜”。据悉,i美股会通过股东、投资者、合作方以及银行贷款等完成收购所需资金的募集。
当当网方面则向记者表示:“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公司对此事一无所知,有信息我们会第一时间披露。”
“狙击”私有化?
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i美股的此份要约提案,与美年大健康“狙击”爱康国宾私有化类似。但据记者调查发现,两起事件有着明显不同。
首先,根据提案,i美股希望收购的是当当网的“流通股份”,而非全部股份,也就是说并非整体收购当当网。据老虎证券的数据显示,当当网总股本为8030万股,其中流通股本为5367万,收购全部流通股份大约需花4.72亿美元。
美股券商老虎证券特约分析师告诉记者,如果i美股只是购买流通股份的话,并不需要得到当当网董事会的同意,可以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而一旦i美股购买的股份超过5%,当当网作为上市公司,将需要按监管规定发布公告。
其次,美股市场的要求与国内A股一致,如果股东占股比例超过5%,则必须发出举牌公告。而这份要约提案由i美股提出后,当当网并未发出相关公告,因此,i美股目前的持股比例应在5%以下。而i美股单方面主动提出收购,做法很难称得上“咄咄逼人”。
据了解,i美股已经在9日下午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当当董事会主席、当当IR,以及特委会的FinancialAdvisor负责人。同时通过快递,将书面寄送当当公司董事会。
梁剑向记者透露,当当网私有化特别委员会的财务顾问已经与i美股的法律顾问进行了联系。但其并未透露双方沟通的具体进展。
或结成一致行动人
根据当当网的股权架构,李国庆占股股份32%,投票权是75.2%;俞渝占股股份是3.9%,投票权是8.3%,夫妻俩投票权加在一起为83.5%投票权,拥有绝对话语权。
因此,如果i美股收购了全部的流通股份,也仅仅是成为了第二大股东,并且还付出了高于私有化价格的成本。一旦李国庆夫妇强力推进原有的私有化方案,那i美股是否因此利益受损?
上述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如果李国庆夫妇要完成私有化,那必须收回全部的剩余股份。一旦i美股抢先收购完成,并且拒绝原私有化方案价格,双方之间可能会发生一场诉讼。
不过,在美股市场,诉讼耗时长久,对于李国庆夫妇和追求收益的i美股来说,这并不是一条合适的道路。
沈萌认为,i美股的此番收购,存在两种可能性。其一,当当网由于此前提出的私有化要约价格过低,引起市场反对,私有化一直未有进展,i美股因此押注李国庆夫妇会提高私有化价格,这样一来,i美股就能从中套利。
其二,i美股可能将会与李国庆夫妇结成一致行动人,共同完成此次私有化。“李国庆夫妇之前提出了过低的私有化价格,如果现在提高价格,反倒会显得他们出尔反尔。但如果是由i美股来收购剩余的流通股份,那么这样的尴尬就不存在了。”
“这个时候,i美股就成为了‘关键人’。它可以和李国庆夫妇进行协商,由i美股来接受李国庆夫妇的私有化提案,但在此后当当网回国上市的过程中,i美股可以从中参与获利,补回私有化时候受到的损失。”沈萌分析。
对于记者就“是否可能会与李国庆夫妇结成一致行动人完成私有化交易”的提问,梁剑并未作出答复。
i美股的此番要约收购,究竟是会成为一场“狙击”行动,还是一场双方结盟的“关键人”戏码,目前还不得而知。
来源:证券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