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73|回复: 0

央企重组现两条逻辑线 国企改革料密集落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1 18: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企重组现两条逻辑线 国企改革料密集落子

央企重组现两条逻辑线 国企改革料密集落子


  传闻已久的“中国神钢”即将诞生。6月26日晚间,武钢股份与宝钢股份同时发布公告表示,二者正筹划战略重组事宜,并于27日起同时停牌。

  相比去年的密集落子,今年上半年央企重组的步伐似乎有所放缓,除却中国五矿与中冶集团时隔半年召开的重组大会外,鲜有大体量央企之间宣布重组。年已过半,随着中国钢铁业最大重组案“靴子落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央企重组潮的闸门将再次打开,而改革焦点也将从“强强合并”的逻辑向“结构调整”倾斜。煤炭、建材、化工……哪个行业将诞生下一个央企“巨无霸”?

  央企重组要义浮现

  事实上,“宝武联姻”早有端倪。自一年前宝钢股份原总经理马国强担任武钢董事长开始,二者合并的绯闻就甚嚣尘上。虽然期间双方数次“辟谣”,就在6月16日的武钢股东大会上,马国强还声称“针对同行间的并购重组武钢股份没有太多机会”,但短短10天之后联姻即成定局。

  数据显示,宝钢以2015年年产粗钢3493.8万吨位列全球十大钢企第5名,而武钢在2015年的粗钢产量为2577.6万吨。据业内估算,两家钢企如果此次成功合并,至少具备6000万吨的年粗钢生产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将成为数一数二的钢铁“巨无霸”。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钢铁产能近年来大幅扩张,但多集中在低端产品领域,高端制造领域与国际产能相比仍然不具有竞争力。“类比于南北车的合并逻辑,宝钢武钢二者重组,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分析人士指出。

  此次“宝武合并”历经波折最终达成,也可以看作是对政策导向的具体落实——早在2015年3月,工信部就公布了《钢铁产业调整政策》,其中明确表示,钢铁行业需加快兼并重组,到2025年形成3到5家在全球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钢铁集团。

  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央企“强强联合”的案例并不少见,从2014年底中国中车“横空出世”,到去年5月份中电投与国家核电重组诞生“国电投”,都印证了中央层面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央企的决心。

  “武钢和宝钢重组,是基于钢铁去产能的考虑”,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表态,阐明了此次重组案背后的另一关键动机。

  据统计,中国粗钢实际产能超过12.5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4%。以宝钢武钢为例,目前二者产品雷同造成资源的低效使用,合并后无疑将在统一布局下避免重复生产,此外在物流、销售等多个方面可以协同增效,减少成本。

  梳理央企合并的主脉络,如果说去年重组潮多集中在铁路、航天、核电等优势行业,那么宝钢武钢的合并则拉开了去产能的序幕。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去产能步伐将明显加快,央企重组或将集中在供给侧改革的主线上,从行业上来看,钢铁、煤炭、建材、玻璃等重化工业将是重组高发行业。

  从合到融挑战重重

  “二者重组带来的好处自然不少,但我们担忧实力较弱的武钢可能会失去话语权”,在武钢供职了一辈子的邱姓夫妇向记者透露了他们的顾虑。

  事实上,这种担忧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原生企业的焦虑。“必须清晰认识到的是,宣布兼并重组远不是终点,央企从合到融需要较长的协调期”,李锦说。

  以去年12月宣布重组的中国五矿和中国中冶为例,从消息传出到召开重组大会,取得实质性进展,时间间隔达到半年之久,其中各方掣肘带来的棘手问题可想而知。

  回看宝钢武钢,历史上其实也经历过多次重组——2007到2011年间,宝钢曾重组八钢、韶钢,武钢层重组昆钢、柳钢。

  “重组过程困难重重,协调效应差是主要原因。从内部看,两家大型企业的合并必然面临着企业文化冲突、人事安排等种种矛盾,一段时间的难以适应不可避免;从外部看,合并重组不仅仅是两家企业的‘简单组装’,各方涉及的上下游产业链条也需要重新梳理和磨合”,李锦表示,此外债务问题、二级部门的处置问题通常也是阻碍融合的痛点。

  在他看来,合并对象之间高层的交叉任职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这次宝武合并就提供了一种思路”。资料显示,武钢董事长马国强,曾在宝钢供职达18年之久,担任过宝钢集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宝钢股份总经理。外界普遍猜测在这次的重组中,他在内部管理层起到了一定的缓冲协调作用。

  此外,李锦还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他指出,重组后可以采取"统分结合,内外有别"的方针,即同领域企业在海外业务方面通过合并打响中国品牌,在国内依旧保持相对独立参与市场竞争,这种方式将更符合中国新常态下对企业的要求,有利于国企良性发展。

  事实上,无论以哪种方式进行合并重组,中央层面已多次给出了总体原则框架,即以企业为主,按照市场化方式规范,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坚决杜绝搞“拉郎配”,成熟一户推进一户。

  国企改革吹响集结号

  今年是国企改革政策的落实年,除兼并重组频繁落子外,同样作为国企“十项改革试点”的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混合所有制改革等试点也收获了实质性推进。

  随着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已明确为今后国企人员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央企、国企的“一把手”正更多的从市场中产生。从2014年开始,宝钢、中国节能公司、新兴际华、中国建筑、国药集团5家央企次第开展了落实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职权试点。

  试点还将进一步扩大,据媒体透露,《关于开展市场化选聘和管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试点工作的意见》即将出台,国资委将在其直接监管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的一级企业(不含金融、文化等国有企业)中再选择3至5家开展试点。国企高管薪酬将与其选聘方式挂钩,即政府任命的由政府定价,市场选拔的由市场定价。

  备受市场关注的“国企混改”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在国企重组与混改案例日渐增多的今天,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于7月1日联合发布《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旨在规范企业国有资产交易行为,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国企混改保驾护航。

  混改过程中,企业员工持股试点是一项重要工程。据国资人士透露,目前对于地方和央企的员工持股试点正在积极甄选中。未来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的对象或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优先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中央一级企业暂不开展员工持股试点。

  据统计,2014年下半年以来,截至今年7月5日,总计有69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布了员工持股计划,其中已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有9家,已经得到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有47家,已经形成董事会预案的有9家。

  日前,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再就国企改革作出重要指示,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

  可以预见的是,作为国企改革的“落实年”,下半年各项试点将吹响集结号。据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近期透露,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中13个专项改革意见或方案已出台,还有9个文件正在履行相关程序,即将面世。

  来源:新华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15 03: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