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钢铁业屡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其实,促进中国钢铁业的转型升级,既要靠主动改革,又要借助对外开放的潮流。在此过程中,“一带一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体看,中国的对外开放有三个阶段性标志:第一个是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此后中国企业开始由单纯的工厂逐步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第二个标志是2001年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此后中国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第三个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同时结合国内自贸区的建设,进一步形成“东西互动、南北互通、海陆融合、内外一体”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现在,入围财富500强榜单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却还不够多。以刚刚成立的宝武钢铁为例,与世界主流钢铁企业相比,我们的国际化指数(指海外资产比重、海外销售收入比重、海外员工比重的算术平均值)还不到10%,而日韩钢企已超过30%。中国钢企的海外收入仍局限于产品出口收入,海外资产多集中在资源类投资。与此同时,中国钢企在全球绿地投资、国际资本运作、海外研发中心建设等全球资源配置方面也亟待提高,而这些正是我们衡量产业是否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准。
那么,如何提升中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呢?除了提质增效、苦练内功之外,钢铁企业还必须把握好“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南亚、中东、中亚和非洲等地区钢铁制造装备比较落后;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大多数所谓的“过剩”产能,对这些地区的需求而言其实都是相对先进的。
不过,在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有两个在国内产业发展过程中适用但在海外并不适用的问题需要注意:第一,项目规模不是越大就越好。在中国,100万吨规模的钢厂属于小钢厂,可能属于没有竞争力的,但在“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地区,钢铁需求总量并不大,因此我们不能以国内钢铁产业发展的思维模式推进钢铁行业的国际产能合作。第二,装备的技术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除了环保的“硬指标”不能忽视以外,装备的技术水平也要与海外当地市场需求结构与资源禀赋相匹配,切忌追求表面的观赏价值。
令人欣慰的是,借助“一带一路”东风,实现转型升级,中国的钢铁行业可谓有基础、有优势、有条件。中国钢铁长期的规模出口积累了巨大的海外客户基础,具备了属地化制造的市场条件。而中国在钢厂建设和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娴熟的工艺技术以及成套的钢铁制造装备的供应能力,也使得中国在钢厂建设的单位投资成本全球最低、效率最高。
可以预见,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各国产能合作将更加紧密,中国钢铁行业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国际化发展新路。在此过程中,沿线国家也将因中国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而获得巨大的发展实惠。
国经济已保持三十多年高速增长,制造业发展成熟,资本输出迫近,由此,“一带一路”应运而生。目前,“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战略。那么,钢铁产业如何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去,成为产业界共同思考的问题。
目前看,我国钢铁企业在“一带一路”下已有一定发展基础。
其实,中国钢铁产业的国内和国际形象反差甚大。在国内一直保持着“制造业亏损大户、产能过剩重灾区”,但经过几代人努力,中国钢铁产业已表现出 旺盛的全球生命力,形成国际优势产业,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中国钢铁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影响力日益强大。
首先,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在“一带一路”地区出现井喷。随着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释放,以及全球雁阵产业梯度转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了全球钢铁消费的新增长点。
统计口径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支撑起我国钢材出口,成就了在欧美反倾销大棒下的出口逆势增长,并且,相当多国家进口同比增速超过50%。
其次,中国钢铁企业已开始在中亚、南亚等地投资建厂。“一带一路”沿线的部分地区的资源丰富,拥有发展钢铁产业必备的原料,随着该地区政府的招 商力度上升,带动我国钢铁企业走出去。2015年,河北钢铁集团、八一钢铁集团、酒钢集团以及马钢集团等企业境外投资,中国中冶、马钢集 团与瑞士福莱姆公司共同签署了哈萨克斯坦100万吨/年综合钢厂项目合资公司备忘录;甘肃酒钢集团也将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互联网+钢材钢材行业“一带一路”球墨铸铁钢结构窄带钢镀锌带钢镀锌焊管钢管不锈钢不锈钢丝“一带一路”下中国钢铁的国际产能合作,时间跨度上分为两个阶段。在较近的一个阶段,产品出口是重要形式。
国内已经投建了大规模的钢铁项目,就形成一次性投入,收回建设成本,避免资源闲置,充分发挥国内钢铁装置产能,尤其近两年新疆等大西北地区投建 的产能,鼓励其产品出口;未来较远的一个阶段,随着沿线国家开始落实“进口替代”政策,产能转移是主流,我国企业提前介入和当地企业进行联合生产,从而实 现中国钢铁产能的全球化布局。
2015年是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最为低迷的一年,钢材价格创出历史新低,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8.038亿吨,同比下降2.3%,为1982年以来首次下降。然而,全年出口数据却表现抢眼。
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12亿吨,同比增长19.9%,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其中9月份当月的出口量更是达到1126万吨,创下单月历史出口量之最)。这一出口量相当于日本2014年全年的粗钢产量还略多,是美国的1.4倍、德国的2.62倍。
“中国钢材出口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钢材产品在成本、规格品种及数量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总体来看,2015年我国对亚洲、中东、非洲等新兴经济体以及欧洲发达经济体出口钢材动力较强,亚洲地区是最主要的钢材流向地。”钢之家分析师杜洪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两会的召开,“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各地在积极贯彻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给钢铁业和钢贸商带来一大机遇,钢铁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而“走出去”。在行业深陷寒冬的背景下,国内钢企再次把目光投向海外。
伊朗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未来将在“一带一路”框架内不断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能源等领域合作。日前,中钢国际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钢设备与伊朗BAFGHKASRA钢铁公司签署了100万吨钢厂项目的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31.08亿元人民币,为该公司2014年营业总收入110.61亿元的28.10%。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由于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格局日趋严重,钢铁行业正在掀起一股海外建厂热潮。2015年初,中国大型钢铁企业马钢集团、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与Ferrum Corp.公司就共同签署了哈萨克斯坦100万吨/年综合钢厂项目合资公司备忘录。
“从目前我国钢企海外建厂情况不难发现,主要为产能供不应求、铁矿石资源丰富、人力成本较低的地区,比如东南亚、非洲以及西亚国家。此种做法不仅可以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也可以为企业节省人力、物力等多重成本。”海通期货金融部项目负责人盛志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盛志诚表示,凡事都有其两面性,首先走出去需要考虑所在地的消费需求、当地竞争、当地运营成本等众多问题,客观来说,国内外的环保、税收等政策,是天差地别的,以环保为例,国外的实质成本压力就要比国内大许多。另外国外的工人劳工组织保护,比之国内是完善许多的,这方面的代价也要考虑。
换言之,到国外去制造生产钢材,必须要考虑成本与利润问题。另一面就是融合问题,可以给当地带来就业,可以缓解贸易纠纷。但是前提是能够满足成本需要,才能够使得方案成行。这个问题考虑了其中一半的好处,靠近原料地,而且从巴西国内传来的信息来看,当地政府是希望矿商完成建厂炼铁的项目,因为100万吨的钢厂能够带来的就业,远比1000万吨的铁矿项目要多。
然而,盛志诚表示,问题同样明显,虽然原材料就近了,但是钢材还是运往需求地,需求地的物流运费会更多,同样容积的干散货船舶,因为运送同样一船矿石和钢材,运送的量肯定是矿石多,单位运价钢材会更高,孰优孰劣还需要论证。
“自2015年钢铁出口量首次破亿吨之后,今年1、2月国内钢铁出口量却出现了4年来首次同比、环比双下滑。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国际市场需求量的持续低迷以及欧盟组织对中国钢材反倾销调查的加剧,使得出口量出现明显下滑。出口量的下滑,对于产能过剩的钢铁产业而言是雪上加霜。”杭州钢贸商包文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到目前为止,印度、美国及印尼都已经对来自中国的进口钢铁提高关税。另外,据记者了解,欧委会官方2月13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无缝钢管、中厚板和热轧平材钢三类钢铁产品同时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对自中国进口的冷轧钢板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这成为国内钢材出口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虽然近年来国内钢材不断地出口到国外,但是国外反倾销也是此起彼伏,‘双反’贸易摩擦不断增加。据统计,2014年商务部发布的贸易救济事件累计为72件/次,是2013年的两倍,而这一数字在2015年继续增加至98件/次,同比增加36%。”杜洪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美国时间3月4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板材和带材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虽然《便利法》并未指明针对中国,但由于中国已跃升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且对美出口钢铁产品金额较大,因此也被业内认为有意针对中国钢铁企业制定。
自去年12月以来,钢材由超跌反弹逐渐演化为恢复性上涨。盛志诚表示,传统来说,钢贸商囤货是钢价上涨的动力之一,但是我有些不同看法,首先钢贸商2010-2015年囤货亏损的悲惨遭遇,客观上会压制其囤货的冲动和数量。其次,钢贸商的数量是急剧减少的,顶峰期国内有超过20万家钢贸商、1500余家较大规模钢材现货市场。
虽然贸易商会采取谨慎的态度,不过从最新发布的钢铁PMI指数可以看出,2月份为49.0%,仍在荣枯线下方,但较1月回升2.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至2014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点。尤其是反映需求端变化的新订单指数和成本端变化的购进价格指数明显向好,显示市场积极因素聚集。
“从近期国外四大矿山发布的财报来看,其生产成本低于50美元/吨,并且还有下降的空间,这意味着扩产的步伐仍将可持续。目前进口矿价格已超过60美元/吨,因此从长远来看,铁矿石供大于求的状况或将对钢材价格有明显的向下牵制作用。对于钢材出口,假如钢材价格不断上涨,那么目前市场竞争优势将逐渐弱化,在国际粗钢产能同样过剩的格局下,会间接影响钢铁对外出口的数量。”杜洪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 华夏时报等 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