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盼已久的陕西自贸区尘埃落定,将落实中央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下一步,我省将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陕西与丝路沿线国家的联系更加密切,为自贸区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一带一路”的核心区作用提供有力依托。
交通运输体系 助推重点产业
目前,陕西省已经形成以公路、铁路为主,民航、水运为辅的交通运输网络。截至去年年底,陕西省公路总里程达到了17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了每百平方公里8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突破5000公里,通达全省97个县(市、区);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4900公里;民航开通了连接国内外149个城市的276条航线;水运航道里程达到1066公里。同时,西安地铁等城市综合交通工程建设也在全面推进。
省社科院研究员、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认为,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可加强陕西在“一带一路”上的战略地位,发挥自贸试验区向“一带一路”开放,方便“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
水运完善 将衔接长江经济带
伴随着新的铁路调图,打开了西安通向东北、华北以及东南沿海的高铁大门,西安将与近20座大城市实现高铁直连。下一步,陕西省将在“十三五”期间完成西安北-机场、西安-韩城、阎良-机场、机场-法门寺、西安-法门寺五条城际铁路,解决关中城市群之间的快速铁路联通,并畅通汉江安康至白河黄金水道。
“陕西无论铁路、高速公路和未来的高铁,都是四通八达‘米’字形的。并且,西安拥有我国内陆最大的陆港——西安国际港务区,北客站则是亚洲最大的高铁车站,而西安航空港被民航总局批准为航空城试验区,可成为内陆最大的国际门户枢纽。”张宝通说,西安处在我国版图中心,拥有交通区位的优势,是连接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关中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的关键。“陕南汉江水运连通武汉,加上铁路、公路交通,使亚欧大陆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连接起来,加强两大经济带之间的合作交流。”
2013年初秋时节,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一带一路”凝聚了几千年的东方智慧,传达了全球治理的新理念。3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从理念构想到人心聚合,从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实,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度和成果,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薪火相传。
9月7日晚,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陕西西安隆重开幕。
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在致辞中说,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是“丝路文化”的国家级艺术盛会,成功举办了两届,已成为弘扬丝路精神、增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据了解,作为名副其实的文化盛宴,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只不过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陕西省举办的众多大型展会之一。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近年来,陕西先后印发《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年度行动计划,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迅速掀起了“一带一路”建设热潮。
据悉,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陕西以铁路联通、公路畅通为核心的陆上丝绸之路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全省高速公路累计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铁路营业里程4900公里。以开拓洲际航线为重点的空中丝绸之路实现重大突破,国际(地区)航线达到39条。西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顺利开展,网上丝绸之路建设持续推进。
同时,国际经贸合作迈向纵深,中韩合作产业园、中俄丝绸之路创新园、中哈人民苹果友谊园等国际合作聚集区加快建设,围绕三星、微软、强生等世界500强的一批产业配套企业竞相落户。陕煤化、陕有色、陕汽、法士特等大型国企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与沿线国家多领域合作不断深入,在4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00多家境外企业和境外机构,“海外陕西”空间持续拓展。
此外,陕西对外科教合作成果丰富。以国际化的标准和要求,促进陕西高校与国(境)外6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优化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每年有1200名中亚学生在西安求学。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等7家智库先后成立,积极开展国际学术研究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陕西省人文交流互动日趋活跃。共同开展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工作,涉及中、哈、吉三国的“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遗,西北大学王建新团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寻找大月氏”考古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省内医疗机构先后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韩国开展了中医医疗、护理培训等项目,并与俄罗斯医学科学院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
据介绍,下一阶段,陕西将立足自身优势,全面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打造“一带一路”上的五大中心:发挥区位优势,着力构建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强化互补联动,着力构建国际产能合作中心;发挥科教优势,着力构建科技教育中心;传承历史文化,着力构建国际旅游中心;坚持创新合作,着力构建区域金融中心。
国际商贸物流中心:西安港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双代码的内陆港
随着国内、国际代码正式启用,西安国际港务区成为国际贸易运输中的“目的港”和“首发港”,“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西安港向东与上海港、天津港等沿海港口,向西与霍尔果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等沿边口岸建立了快速联络和协调沟通机制,实现区域大通关。这让西安港的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较以前减少50%。
从阿姆斯特丹飞往西安首条“陆空联运”跨境电商货运直飞航线,也直接让国际间货物物流周期下降了三分之二,物流成本减少了四分之一。
为了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西安铁路局也出台了以新筑车站为中心的西安新筑铁路综合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准备全力打造现代化的新筑铁路综合物流园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的铁路物流中心。
科教文化旅游中心:西安高校已成为中亚留学生首要选择
2013年6月18日,首列“长安号”丝绸之路旅游专列载着600多名游客从西安出发,随着“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联合申遗成功,西安新增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5处世界文化遗产,“汉风古韵”的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旅游区正在向世界展现吸引力。
2014年,西北大学中亚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和西安外国语大学中亚学院在西安同时揭牌。西安高校已成为中亚国家来华留学生的首要选择,目前已有1200多名学生在此就读和培训。为吸引中亚留学生,教育部门每年向哈萨克斯坦籍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1万元,已资助4年。
由西安交通大学发起成立的“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总部设在位于西安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一年多的时间,得到丝绸之路沿线大学的积极响应,目前共有五大洲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4所大学加入该联盟,并在校际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智库建设等方面与联盟内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
能源金融中心:金融服务助力陕西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陕西为了帮助更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今年5月底,陕西省国税局与陕西中烟工业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签署税收服务保障协议。这是目前全国税务系统首次以服务协议的形式给“走出去”企业以公开的承诺。
据报道,“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将建成30个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产业园。与此同时,陕煤化、陕有色、陕汽、法士特等大型国企与沿线国家多领域合作不断深入,“海外陕西”空间持续拓展。
日前,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经贸合作中心:自贸区成功获批西洽会华丽转身
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后一个月,陕西就提出将积极申报内陆自贸区,3年后,党中央国务院终于批准设立陕西省自由贸易实验区,要求陕西自贸区落实中央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陕西又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2016年,西洽会正式更名为丝博会暨西洽会,实现华丽转身。在2016年的丝博会上,共有10.5万名客商参展参会,参展参会企业6200家,规模历届最大。陕西代表团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合同总投资额117.08亿美元;签订国内联合项目合同总投资额6810.53亿元;高新技术成果交易合同额11.30亿元,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市场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成交逆市上升,成效显著。
根据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等 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