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国投洽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16海外华商中国投资峰会7日在厦门登场。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的数百名海外华商代表、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热议“一带一路”带来的巨大机遇。
与会海外华商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发展进入低迷期,但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融入“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成为许多海外华商,尤其是在华投资的侨商的共识。
金日集团总经理 李冠华:我认为很多产业都可以,像我们做保健品,像做食品的,很多,我相信在未来,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跟中亚地区和欧洲地区有更多更密集的联系,我相信在未来,包括服务业,也可以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走向国际。
随着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给海外华商带来看得见的机遇,他们正立足中国、借船出海,布局全球市场。
金日集团总经理 李冠华:像我们企业,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包括在厦门地区也有了厦蓉欧的铁路,在未来我们中国的产品要到中亚地区、欧洲地区也有更多更加便捷的物流方法,到欧洲、到中亚地区的整个物流成本也会大大地降低,我们的选择也会更加的多。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中国与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共建协议、与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平台不断扩大影响力,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
“中国机遇”和“家”,是菲律宾华商施学理回到中国打拼20年的两个关键词。
来厦门参加正在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他称赞“‘投洽会’资讯丰富、好找商机,海外华侨华人一定要来参加。”
为“投洽会”点赞的同时,他更表示,“我鼓励海外华人华侨回到中国创业,回来才看得到第一线的市场反应和需求。”
施学理祖籍福建晋江龙湖前海村。1996年,22岁时遵从父命,回到祖籍国创业;父亲施恭旗将在上海创办的生产膨化食品的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交给他打理。
那正是中国现代食品业起步十年、正待加速发展的时期,施学理从跑大卖场的市场销售做起,兢兢业业。他在上海最繁华的淮海路请当地人免费品尝产品,开启“体验消费”先河,一时成为商圈知名人物。
说起往事,施学理告诉记者,直到今天,很多叔辈还在惊叹父亲早早来华投资的眼光和决心。1986年中国对外开放之初,父亲回祖籍国考察;1993年,在上海投建“上好佳”,“当时上海浦东只有一张蓝图,但我父亲说,上海一定会走向繁荣”。
“因为坚信中国一定会发展,做事很有干劲,觉得没有什么难处不能接受,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当年,施学理只用半年时间,就捋顺了一口普通话,用乡音融入中国。
在施学理看来,“上、好、佳,这是对食品的品质要求,但‘佳’,还有另一层意思,‘家’。”那是父亲希望子孙回祖籍国返乡创业的初心。因此,他一来中国就是20年。
“如今,中国现代食品产业已从‘工厂模式’演变为‘市场时代’,市场渠道更为细化,包括电商渠道异军突起,跨境电商发展迅速。”施学理认为,“中国市场处于变革期,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但正因渠道丰富,也成为华商回中国投资的机会点。”
施学理还看到了新的“中国机遇”来自“一带一路”。他说,搭乘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便车,走得更远。
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上好佳”在柬埔寨和印尼设厂,今年3月又在南非拿下项目用地。施学理透露,南非项目厂房建设已经本建成,用工将近400人,很快就投产。
2008年,“上好佳”在新疆昌吉设厂,计划打开中亚市场。“但当时铁路条件还不成熟,运费是产品价值的三倍。”施学理说,如今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人工、仓储成本大为降低,更利于企业“走出去”。
“本来中国就是辐射全球华人网络的好平台,如今‘一带一路’构想更加明确,投资的视野将会更上一层。”施学理说。
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今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上表示,“一带一路”倡议要成为各国共识,调动各方参与是当务之急和关键所在。“一带一路”为华商提供无限商业和事业发展空间。
裘援平谈到,“一带一路”是侨胞发展新机遇。“海上丝绸之路”设想几乎可以涵盖区域一体化的所有内容,惠及沿线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安全各个领域。其间,有无限的商业和事业发展空间。
“搭上这辆快车、甚至不用搭车、顺着方向做,侨胞们就能实现自身事业的提升。”裘援平说。
“怎么搭车,关键就是两个字:对接”。
裘援平强调,其中,既要与互联互通相关项目对接,也要与参与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对接,更要与中国同“丝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对接。
其一,要与互联互通相关项目对接。华商朋友的生意、产业原本就布局在相关地区,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可能,在生意、产业、资本、平台四方面主动对接,以自己感觉舒适的方式,把个人事业的发展与“丝路”建设结合起来。
其二,要与参与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对接。广大华商可以继续推进点对点或在边境地区设立跨境经济技术合作区,让边境地区成为各方互利共赢、融合发展的纽带。那里,也恰恰是互联互通的重要连接点。
其三,要与中国同“丝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对接。华侨华人通晓中外语言文化,熟悉地区风土人情,具有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海外上千所华文学校可以为“丝路”建设培养更多双语人才;海外各类中华文化载体数不胜数,可以促进不同文明文化和宗教交流对话,营造中外友好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围;海外华文媒体和智库不少,对于增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共识作用重要,侨商与智库结合,事业可以发展得更稳更好。
裘援平表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将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引导侨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根据 中国新闻网等 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