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4|回复: 0

收入低、压力大、空间小是乡镇公务员普遍的心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5 01: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务员下海潮是否出现只是表象,更内在的要看改革能否到位。改革到位了,各个群体自然会合理流动,社会价值及资源分配也将随之合理起来。

  中央八项规定和一系列“节礼禁令”等发布以来,公务员的日子没有以前好过了:待遇相对“缩水”、纪律愈加严格等因素,使得公务员的职业吸引力有所下降。人们开始猜测,新一波公务员“下海潮”是否即将到来。

  “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去年来,很多基层公务员有这样的共同感受,也引发了他们“晒”工资和吐槽的热潮。前几天,蕲春县株林镇党委书记陈菊珍向媒体抱怨,作为一名正科级干部,每月工资2400元,“随便一个打工的都挣得比我多”。

  陈菊珍的吐槽引发网上争议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乡镇公务员的共鸣。十八大以来,我省乡镇公务员是怎样的生存状态?记者调查发现,收入低、压力大、空间小是乡镇公务员普遍的心声。

  “我上班几年了,有时候找家里要钱。”仙桃市某乡镇组织干事李强谈起收入,有些不好意思。他告诉记者,“蕲春这个乡镇党委书记还能拿2400元,我扣完公积金和医保才1800元,我的同事大多不到2000元。”

  前年通过全省统一招考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的李强,本以为当干部是很体面很实惠的事,他现在发现“越来越没搞头”。去年春节,镇里还发了几千元奖金以及鱼、肉等不少过年物资,今年则“随么事都没发”,让他十分郁闷。更要命的是人情开支大。“在乡镇红白喜事特别多,结婚、老人、考学、过屋(乔迁)、周岁、满月都要赶人情。”这让李强有限的工资更是捉襟见肘。

  十堰某乡镇党委书记老伍则再三叮嘱记者,“千万别写我真名,怕挨骂”。大学毕业后,老伍在秦巴山区扎根二十多年当上乡镇党委书记,对于媒体披露的工资数字,他基本认同。作为主管乡镇全面工作的官员,他承认,自己有一些职务开销可以开支,与往年相比也在锐减。“我的工资和其他同事差不多。”

  京山县某乡镇干部古月今年38岁,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干了多年副科级干部,2010年之前才985元,现在才涨到2215元。古月上有老、下有小,今年感觉“压力特别大”。

  在记者随机采访全省10名乡镇公务员中,级别从正科到普通干部不等,月收入普遍在2000元左右,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数字偏低。

  “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当了副镇长,事情更多了,都是我亲自搞。”潜江某乡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鹏2007年通过选调生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被“委以重任”后,担子更重了。

  根据分工,刘鹏协管工业、分管综治信访维稳。他告诉记者,作为乡镇基层公务员,自己常在一线直接面对各种矛盾纠纷,工作日从早忙到晚,全年基本无休,隔三差五还要在半夜被突发事件的电话吵醒。刘鹏说,参加工作已经六七年了,工资涨幅微乎其微。

  “今年春节的同学聚会我硬着头皮参加了,同学都开着小车来,说起我的工资都不肯相信。”物价上涨、消费上升,刘鹏感觉自己的职业只是“说起来好听”,已经娶妻生子的他想调进城照顾家庭,“城区公务员没有我们忙碌,也能兼顾家庭。”

  “工资低都不要紧,要命的是人升不上去。”阳新县某乡镇副书记陈军在乡镇工作了十几年,辗转3个乡镇,他笑称自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陈军告诉记者,乡镇本身规格低、干部编制少、领导职数少,很多人乡镇公务员一当一辈子,熬白了头也只是个副科,收入也没有上涨空间。

  刘鹏则认为,如果能力不拔尖,关系不过硬,基本不可能提拔出乡镇。“乡镇留不住年轻人。”在乡镇干了多年主职的老伍感叹,“考来的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基本呆不了多久,不少人辞职或是被县里、市里的部门看上,抽调上去了。”他认为,工资低、压力大、空间窄,是乡镇公务员的生存状态。

  记者在某公务员考试论坛上看到一项调查数据,逾七成乡镇干部认为待遇偏低,“职场个人幸福感”很弱。有“过来人”直接发帖劝告 “后来者”:“不要报考乡镇公务员!”

  老伍认为,年轻的乡镇公务员通过层层考试进来,他们可能不怕收入低,但对未来有期待,乡镇公务员若是“性价比”太低,可能会导致乡镇人才越来越缺乏,也可能导致有的人利用职权谋私利,走上歪路。

  最近,湖南冷水江市财政统发工资信息因密码破解在网上曝光,人们惊讶地发现,公务员工资最高不过4000元,最低只有2000多元,与传说中“高工资”大相径庭。公务员工资一直是舆论关注焦点,媒体一再紧追不放,社会上关于公务员高工资高福利的说法越传越邪乎,以至于一些公务员与同学朋友亲戚聊起工资总被围攻“说假话,怕被借钱”。网络上有个别公务员诉苦水说委屈,却从未换得同情理解,收到的除了嘲讽就是谩骂。什么才是真相?公务员工资究竟有多高?下面10个问题帮你来回答:

  1.过去10年公务员工资没涨过。记忆中公务员上一次涨工资是江总书记时代,朱总理以“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的坦荡胸襟,顶着可能遭致的骂声,给公务员涨了工资。脑子里没有此项记忆的同志可以百度一下,那是2000年、2001年和2002年。2003年由广东、北京等地发轫,全国启动阳光工资改革,2004年北京市(不包括中央在京单位)搞了“3581”的公务员工资改革,工资阳光了,单位的小金库关闭了,福利没有了。即便当时,表面上看起来工资高的,实际上也就是社会中等偏上收入水平。自此之后,公务员没再涨过工资,2006年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对公务员阳光工资进行再规范,“规范”这个词,只要是中国人,都懂得,就是从严处理,边界内的保留,边界上模棱两可的肯定砍掉了。说白了,“不升反降”。从2003到2013,公务员工资原地踏步,物价大幅上涨。目前,一线城市一些基层公务员的收入已经低于社会平均工资,仅仅够糊口而已。结合我个人的情况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工资和湖南冷水江的公务员工资没太大差别。

  有些媒体、专家,也不知是故意的,还是真不懂,把部门行政预算、行政支出按部门人员进行平均,认为这就是公务员的年收入,这就不对了。行政运转需要消耗,各种项目都要有花费支出,不能把这些都算到工资里面啊,就像企业不能把费用支出全部算作人员工资一样。

  老百姓认为公务员工资高,多数是因为看到身边的某某人在某地某机关当个啥领导,“他家里好有钱的”。这和公务员工资也没有关系。这是腐败!大家痛恨腐败可以理解,但是也要看到基层普通公务员也是腐败的受害者,不能让他们再做社会舆论的受害者。

  2.关于公务员热高烧不退。其实跟公务员工资关系不大,主要是就业难。一是大多数人看重的还是工作稳定,而且很多人不了解公务员工资工作的实际情况,被媒体和外界误导了,从其他行业辞职考上公务员后悔不已的人非常之多,只是他们“打落牙齿和血吞”,不肯对人说而已。我所在的系统是一个表面很光鲜的中央国家机关,连续两年有3个年轻人考上公务员上班几个月就辞职了,原因是“工资太少,交不起房贷”“原来公务员的高工资只是个传说”。二是考公务员是一条相对公平的路径。现在就业困难,很多大学生、研究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理想,要改变境遇,考公务员是比较好的选择,第一考试门槛相对不高,没有一些企业招人必须985、211名校啊,必须托福、雅思成绩啊,所以自然报名者众,第二公务员考试录取程序严格,难以走后门、拼爹。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但相对而言,请每个网民扪心自问一下,对于千千万万寒门子弟来说,高考是不是“鲤鱼跳龙门”最公平的路径?而公考,就是其第二条相对公平的上升通道。如果说年轻人考公考就是奔着高工资甚至是奔着腐败去的,这话就太不厚道了。

  3.关于公务员隐性福利。过去有些部门曾经较多,有些部门很少;有些地方曾经较多,有些地方很少;有些人曾经较多,有些人很少。这与部门及个人实权大小有关,也与部门领导作风和地方经济水平有关。中央机关不一定有,街道居委会或许还非常多,不能一概而论。这需要通过制度进行规范,不是谩骂能解决问题的。如果说发一箱苹果,发一盒月饼,也算隐性福利,私企逢年过节也给员工发点水果啥的算什么?媒体每每采访总会称“有公务员每年有好几万元的购物卡”“有公务员称自己日常消费基本上都能报销”,强烈建议该媒体向中纪委举报。而且就算有人送礼,难道会送给每个公务员。公务员不等于领导干部,不等于腐败。个别人贪腐,整个公务员队伍“吃瓜落儿”,这是不公平的。现在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审计也一年严过一年,相信不仅单位的高福利没有了,送卡的现象也会得到遏制。

  4.关于公务员与企业职工工资比较。不能简单进行个体比较或者群体比较。要与同等学历、同等职位、同等工作年限的职工进行比较,一些外企、央企甚至私企不仅职工工资较高,而且有业绩提成,年终奖几万元、几十万元,少的也有几千块,还有职业年金等。公务员则是死工资,没有年终奖,所谓13个月工资,只是基本工资,多则1000出头,少的只有五六百元。

  5.关于公务员养老金。公务员养老金确实比企业退休人员稍高,不少国家都采取这样的做法:让公务员在职时工资较低、退休时养老金较高。这既是遏制腐败的举措,为了养老金不敢贪腐,也是吸引人才的一种手段,需要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事实上,公务员退休金高的相当有限,在我看来,也就是一个“胡萝卜”吧。破除双轨制也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6.关于公务员可以分房或低价购买经济适用房。这确实是最大的福利,但不是所有地方所有部门都享受,很多地方已经实行住房改革了,这一块早已取消。

  7.关于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公务员工资相对本地区居民比较高。一是学历原因,三四线城市和县城除了公务部门就是一些低层次产业,无法吸引高学历人才,所以居民收入整体比较低。用低端产业工人、农民等群体的工资与公务员工资进行比较,对公务员不公平。公务员从事的是复杂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前期教育投入巨大,理应获得相应的回报。二是腐败,一些领导干部的亲戚子女通过伪造学历等进入公务员体系,造成社会上严重的不满情绪。所以,腐败才是群众不满的根本原因。

  8.关于公务员“不创造价值”。公务员是社会管理者,他们不直接参与创造经济价值,但是就像每一个企业都有管理人员,有办公室,有行政部门一样,没有他们,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转,他们的工作是整个社会创造经济价值的必要保障。

  9.关于公务员工作就是“喝茶看报”。这个误解实在比较深,不能否认,有的部门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很多政府部门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公务员加班加点还没有加班费的情况普遍存在,白加黑,5+2的公务员非常多。

  10.关于公务员工作能力问题。说公务员只会端茶倒水发文件的人思维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公务员也是一个职业,和任何职业、任何单位一样,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各有不同。低水平的人不少,一般凑合能过得去的也大有人在,专家型的公务员也很多。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都有不少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很高的专家学者型的公务员。大多数公务员如果进入专业对口的企业,做专业对口的工作,同样是优秀人才甚至是拔尖人才。

  作为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判断标准,公务员热或公务员下海潮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创新的活跃程度。此前曾经出现过的公务员下海潮,即体现了这一规律。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出现公务员下海潮,背后推动力是市场开始冲破权力主导一切的社会体系,迅速展现了吸引力;1992年出现的第二次公务员下海潮更加波澜壮阔,源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导向得到了强有力的确认,市场经济框架得到了制度性保障。

  从政策环境看,当下出现新一波公务员下海潮的时机确已成熟。时机的形成不仅源于从严治吏,使公务员群体感受到了受迫性压力,也源于各个领域更加全面、更加深化的改革开放造就了新的价值空间,包括公务员群体在内的多元诉求均可借此得到新的满足机会。这种机会,将随着权限下放进一步增多。

  就目前而言,相似的历史环境未必会形成相似的进程。一方面,早期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市场,对于资金和智力的需求远较现在为大,而到处可发现的市场机会也让下海公务员只需付出较少的机会成本即可达到目的。另一方面,早期改革开放的特点,是具有较为迫切的经济诉求,对于权力与市场的嫁接效应,缺乏完整的、系统性的评估,公务员下海赶上了利益易得阶段。今天的改革开放,管住公权力,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本就是主要攻坚方向。伴随着相关制度趋于刚性,公务员下海的既有利益模式已未必行之有效。在现有条件下,很难断言公务员下海潮即将到来。

  还要看到,公务员作为一个群体,不管下海潮是否来临,其流动都是正常的。而从建立更公允的社会价值体系,实现更均衡的资源分配角度讲,应该欢迎出现新一波公务员下海潮,但须有两个前提。其一,公务员与其他阶层的待遇差距能够确实收窄。比如,社会普遍关注的城市养老保险并轨。其二,下海后的公务员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而非利用以前的优势行政资源牟利。若非如此,那么公务员下海潮就可能失去正效应。

  公务员下海潮是否出现只是表象,更内在的要看改革能否到位。改革到位了,各个群体自然会合理流动,社会价值及资源分配也将随之合理起来。

  根据光明日报、 农村新报、 京华时报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t01d401986bd1f2ff2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5-9 1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