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统计,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到了450万人,还有约130万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下乡创业创新。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介绍了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情况及支持政策。
陈晓华介绍,各地各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发展势头很好,但一些地方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融资难、用地难、人才聘用难、技术获得难等问题,需采取进一步措施加以解决。
对于国办日前印发的《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陈晓华介绍,其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扶持范围进一步扩大。过去主要支持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这一次扩大到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城镇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下乡创新创业。二是支持重点领域和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发展规模种养、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电商以及各类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支持通过领办创办新型的经营主体,组建团队、产业联盟和组建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业价值链,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三是政策措施更加系统。在市场准入、金融服务、财政支持、用水用地用电、社会保障、入驻园区等方面的政策有创新和突破。四是落实要求更加明确。
近年来,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问题凸显。陈晓华说,推动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是解决好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返乡下乡人员可以把现代技术、经营理念带到农村,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进一步激发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
2007年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黎明,2013年回到家乡湖南省新化县,经过近两年的市场调研和技术学习,他与一名水产专业的同学一起创业,在农村开展青蛙养殖。“我曾经在重庆市科委工作过,了解到新型农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国家近年来也有不少政策支持,就想要回家乡从事农业。”黎明对本报记者说。
2015年,黎明与同学康禄星自筹120万元,租了50亩水田开展养殖,当年产值达到180多万元。初获成功后,今年又追加投资550多万元,新增200亩地。由于青蛙养殖是新兴行业,市场需求很大,黎明对于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我们成立了农业公司,有170多人在公司领过工资。通过招工、承租田地等方式,我们帮助当地68户贫困户增加了收入。”谈起自己的创业能为农村百姓带来好处,黎明颇感欣慰。
黎明说,镇政府正帮助公司申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银财保”贷款,最高贷款额度为300万元。有了这笔钱,他打算在养殖基地附近投建一个加工厂,拓展产业链。
荒山荒坡改造成标准梯田,漫山种植果树和中药材,狭窄崎岖的山路拓宽平整了,水坝和输水管道等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狼山顶自然村,随着狼山顶中药材种植示范区的建设,当地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
2015年,企业家于忠波响应当地政府号召,回到故乡滦平镇成立了承德逸曦庄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着力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区。据悉,园区内有培育芍药、百合、玫瑰等观赏性中药材的智能温室,有种植葫芦枣、水蜜桃、核桃等的果园,还有现代化加工厂,通过多元化种植和中药材深加工提升综合收益,同时还能发展观光旅游和农事体验。
于忠波告诉本报记者,示范区为当地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许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农民通过流转土地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资产收益拆股量化分现金、扶贫资金入股分股金,实现了“一地生四金”。
“政府在财政补贴、银行贷款、技术引进等方面,为我们创业提供了大力支持。”于忠波说,“明年春天6米多宽的上山路就修好了,等到开花的时候美着呢,欢迎过来看看。”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去年6月和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和《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出台的《意见》进一步扩大了扶持范围,政策措施更加系统,落实要求更加明确。
“为响应中央政策,滦平县通过政府招标、企业运营的方式,创办了面向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人员的泰融创业园,今年下半年已经开始运营。”滦平县县长崔瑞祥向本报记者介绍说,创业者通过政府组织的项目评审后即可入驻,享受最高90%的租金补贴。此外,符合条件的创业者还能得到政策规定的创业补贴、社保补贴等。
“在农村创业很不容易,希望政府帮助解决融资、用地等问题,并为创业者提供相应的培训。”黎明说,“国务院新出台的《意见》很好,关键是要在基层落实。”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超过450万人,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人数为70万人左右。专家指出,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连续出台,将掀起新一轮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潮流,为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人民日报海外版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