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质疑上海大熊猫母子去世:是否人祸?谁来负责?
“大熊猫,字滚滚,号汤圆”。短短9个字,道出了国人对大熊猫的爱怜之情。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偶像天团”,大熊猫家族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每一个“猫粉”的心。
但这一次,却是噩耗。1月19日上午9点半,上海野生动物园(下称“上野”)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大熊猫母女“帼帼”和“花生”因染病救治无效,在半个多月前已相继死亡。这一消息随即在网上炸开了锅,截至记者发稿,该微博阅读量已近200万。
痛惜之际,质疑四起。大熊猫去世过半月,为何隐瞒不报?上海野生动物园是否具备饲养大熊猫的资格?……
19日上午11点20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为此致电上海野生动物园,以期了解更多情况,而对方以“宣传人员不在”为由拒绝了采访,并称“这个单位11点就下班吃饭了”。当天下午,记者又用多个号码多次拨打上海野生动物园电话,或是无法接通,或是转接传真。截至发稿时,仍无法与上海野生动物园方面取得联系。
瞒报半月?
大熊猫死因,为何逾半个月后才对外公布?上野回应:多地分析病理结果,17日才形成报告。
3天内相继染病,6天内双双死亡。大熊猫“帼帼”和“花生”母女的死因为何隐瞒了逾半个月才对外公布?
上海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曾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透露,推迟公布时间主要是受到综合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要对“帼帼”和“花生”发病的前因后果进行梳理;另一方面,两只大熊猫的实验室病理结果由四川、长春、上海等地科研院所共同于17日才形成报告,为科学严谨处理此事,故19日才发布相关信息。
对于“帼帼”和“花生”的救治,上海野生动物园官方微博有如下表述:“大熊猫发病后,上海野生动物园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沟通,中心派出两名兽医和一名饲养员以及3名长驻上海野生动物园的饲养人员及本园兽医、饲养人员参与大熊猫的诊断、救治。遗憾的是终因病情危重,两只大熊猫因救治无效死亡。”
然而,这些说法并未得到网友谅解。网友“唐心蓝t”称,当初大熊猫“龙徽”意外死亡,奥地利在24小时内即公告全球,向猫粉通报这个悲伤信息,“这是对猫粉最基本的尊重”。
此外还有多名网友指出,除“帼帼”和“花生”外,上海野生动物园此前也“养死了多只大熊猫”,分别为1998年8月18日出生的“国庆”、“云汇”以及“帼帼”的儿子“安安”,均采取隐瞒不报的方式。记者多方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官方消息证实。
带病展出?
“花生”为首只沪生大熊猫,病后仍在展出?上野回应:展出幼崽并非“花生”。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3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基地”落户在上海野生动物园,两只大熊猫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来到上海野生动物园,开展大熊猫科普教育与繁育研究。其中一只正是当时已经受孕的“帼帼”。
今年21岁的“帼帼”,此前已经生育过7胎9仔,其中包括在汶川大地震后出生的双胞胎“平平”和“安安”。2016年7月9日,“花生”出世,这是第一只在上海出生的大熊猫。“花生”出生时体重151克、体长14.3厘米,“活力好,是个健康的‘千金’。从发育情况来看,小宝宝各方面的数据都好于熊猫发育的平均水平。”
上野在其发布的公告中称:“花生”于去年12月19日被从母亲身边带走,进行人工饲养,并于去年12月23日发病。但细心的网友注意到,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官方微博在其发病的同一天上午的8时59分还在更新“花生”晒太阳的图片。对此,有网友就喂养方的专业素养提出质疑,“这时候还在圈粉,难道没有及时检查幼仔吗?”、“母亲都病了,还把人家孩子拿出去晒,难道不知道哺乳期母婴患病关联度很高吗?”而微博网友“一喵一丗堺”则透露:他去年12月24日去看“花生”的时候,“花生”就已经生病,但动物园仍在继续展出。
针对这一说法,上野工作人员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无论是‘帼帼’还是‘花生’在发现不适后都立即进行护理救治,并没有再对外展示,该网友看到的应该是另外的熊猫幼仔,而不是花生。”
深度解析
19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布公告:2016年12月26日、31日,旅居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大熊猫“帼帼”与“花生”母女先后因病救治无效死亡。
“帼帼”与“花生”这对母女在不到一周时间内相继死亡,公众的质疑未能消除:是谁造成这对母女相继离世?责任谁来承担?异地饲养的大熊猫该如何保护?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陆续设立北上广三大基地,又有哪些依据?
大熊猫母女在上海死亡的三个追问
异地饲养大熊猫谁来管护?
对于大熊猫“帼帼”母女染病双亡,相关专家表示,从上海动物园发布的信息看,“帼帼”出现了肠胃系统疾病及胰腺炎,而“花生”的死因同样是肠胃系统疾病,“没有看到具体的材料,不好说这两者有无关联,但母子都出现肠胃疾病并致死,确实罕见。”
去年10月,有网友爆料兰州动物园虐待大熊猫“蜀兰”,导致其全身多处受伤;去年12月初,有网友反映济南动物园投喂大熊猫的食物量不足及食材不新鲜,怀疑受虐。那么对于异地饲养的大熊猫,到底谁来负责管护?据了解,每只借展、异地饲养的大熊猫,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会派出对应的专业人员参与日常管理,实际饲养方也要承担日程体检、环境维护等职能。但如何阻止意外受伤、死亡?相关人士以“不方便”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大熊猫屡次死亡谁来负责?
“帼帼”母女先后离世,该如何追责?
1月19日,川报观察记者先后联系国家林业局、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及上海野生动物园,均未得到明确回复。不过,记者梳理发现国内借展及异地饲养期间,导致大熊猫死亡事件时有发生,其处理模式也大体一致。
根据2011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大熊猫国内借展管理规定》,借出方或者借入方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林业局1年内不予批准开展大熊猫借展活动:申请行政许可过程中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擅自借出或者转借大熊猫的;重大过失造成大熊猫死亡的;拒不配合各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拒不执行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处罚决定的。
圈养大熊猫能否大规模外迁?
其实,“花生”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基地诞生的首只大熊猫宝宝。
公开报道显示,上海基地坐落在上海野生动物园内。此前,一直有传闻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拟在上海、北京、广州建设研究机构和基地的消息,尘埃落定。而相关外迁的消息,川报观察记者也通过不同渠道,得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及国家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的确认。
对此,众多大熊猫保护专家也纷纷表达质疑:建立北上广永久性的研究机构和基地,科学吗?
“北上广地区没有野生大熊猫种群,也没有野生环境。在那边建基地的意义是什么?能否适应?”一位要求匿名的专家表示,北上广的科研力量较四川强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圈养大熊猫大规模外迁,却值得商榷,“这是搞科研,最终目的是野化放归,这些地方没这个条件。”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仅有四川从事大熊猫野化放归工作,放归区域选择在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
“圈养大熊猫外迁不是没有,有的是因为科研,但规模少。有的是因为灾害,但那时临时性的。比如‘5·12’,有一部分圈养种群就去了云南、广东、福建等地。”前述知情人表示,不在栖息地内的圈养现象较为普遍,“例如香港,‘佳佳’在那活到38岁多,创造了吉尼斯纪录。”
来源:华西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