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德国大选落下帷幕,欧洲动荡的政治局势也告一段落,现在是时候采取行动来应对这些由投票造成的混乱。欧洲委员会第一副总裁Frans Timmermans去年曾用“多重危机”来形容欧洲的状态。英国退欧、难民问题、匈牙利和波兰的“非自由民主”主义、尚未解决的欧元危机,以及特朗普和普京所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所有这些事件都对60年前《罗马条约》所提出的“欧洲计划”造成威胁。
不过危机背后也隐藏着机遇。上述的重重危机让欧洲的领导者们无法继续为不作为寻找借口,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选民们的下一次打击。
法国的经济改革、德国对难民问题和欧元的担忧、布鲁塞尔方面对欧洲一体化的新态度,以及英国退欧将无限期推迟甚至推翻的迹象,这些事件为平复去年民粹主义暴动所释放的危险情绪提供了新机会,但抓住机会的前提是欧洲各国能够在政治和经济的四方面同时做出突破:法国必须针对过度监管和泛滥的公共支出采取行动;德国必须重新思考财政紧缩和僵化的货币政策;英国需要转变在民族主义和移民问题上的立场;欧盟官员必须放弃他们对敦促所有成员国实现 “更加紧密的联盟”的执念。
如果不能同时实现上述目标,那么很难想象我们会在多重危机中单独某一领域内取得进展。比方说,德国在推动任何放松财政紧缩措施的时候都需要确认法国的确在进行经济改革,而法国经济改革的成功也离不开德国批准更宽松的财政政策以及能够惠及其他弱势欧盟成员国的货币政策。此外,如果欧盟将退欧谈判的期限推迟到2019年3月之后,并在移民问题和福利支付上做出一定让步,英国退欧的进程可能无限期推迟,甚至逆转。但只有在确信英国民众退欧的想法有所转变的情况下,欧盟领导者才可能愿意让步。
反对默克尔总理及其盟友社会民主党的德国民众多半是因为他们厌恶看到不受管控的难民和对希腊不合理的援助。如果这些民众认为政府用他们的钱去资助那些拒绝在难民问题上合作且不遵守欧盟法律的欧洲周边贫困国家,那么他们就会反对稳定欧元区所必需的财政和货币一体化政策。
说服这些民众的唯一方法是为欧元区打造并制定独立的政治机构和预算计划。这是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想法,默克尔也表示原则上支持该提案。但这样的“双轨制欧盟”成为现实的前提是默克尔能够压制国内那些希望破坏单一货币的民族主义者,同时马克龙能够压制布鲁塞尔那些希望强制所有欧盟国家加入欧元区的一体化狂热分子。
乍看上去,在上述方面同时取得进展的希望微乎其微。毕竟,如果法国、德国、英国以及布鲁塞尔取得必要突破的概率都是掷硬币式50%-50%的话,那么四枚硬币同时“头朝上”的概率仅为6.25%。
值得庆幸的是至少有两个理由可以反驳这种推断。首先,欧洲各国领导人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决策都具有关联性。巴黎、伦敦及布鲁塞尔的进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默克尔与其在柏林最终的联盟伙伴对政府计划的协商结果。德国最终的联盟协议同样也取决于马克龙的外交技巧,包括他如何宣传欧元区显著的政治、经济特征。
此外,欧盟的官僚机构必须发自内心地接纳“双轨制欧盟”这一概念。这意味着他们要放弃所有欧盟成员国都在向同一目标努力的假设,并停止把非欧元区国家视为落后的“二等公民”的举动。我们现在假设欧盟领导者们已经意识到促进欧盟稳定和发展的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实行“双轨制欧盟”或“同心圆”模型(政治一体化程度更高的欧元区为核心,外围则是非欧元区国家所组成的松散的经济联盟),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很可能会改变其退出欧盟的想法。如若不然,英国将经历几年艰难的过渡期。
像瑞典、丹麦、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等欧盟外围国家虽然反对欧元所要求的主权集中,但它们几乎肯定会重返欧元区,而这又将对挪威和瑞士构成几乎不可抗拒的经济吸引力。
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第二个理由来印证巴黎、柏林、伦敦及布鲁塞尔同时做出的必要决策的概率并非像随机掷硬币一样。只要所有民主国家的选民清楚地认识到所有其他的备选方案都将损害经济或带来政治风险,那么他们和政治领导人就自然会去支持能够促进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的决策方案。
法国选民在4月选出马克龙时可能已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而随着退欧风险和国内冲突逐渐明显,英国也可能迎来类似的转折点。目前就看德国能否意识到国家繁荣和安全取决于欧元区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更加灵活的欧盟整体机制了。
2017年,对于整个欧洲而言,无疑是有惊无险并且重获新生的一年。欧洲多国的大选结果并未飞出“黑天鹅事件”,欧洲的民粹主义暂时得到遏制,新任法国总统马克龙上台,誓言在对法国国内进行改革的同时,也将不断推动欧盟内部的改革与加强团结。与此同时,德国“铁娘子”默克尔继续连任德国总理,为欧洲内部的政治稳定增添了一份信心。
尽管在政治稳定的背后,依然存在着如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独立”事件以及德国在组阁过程中,默克尔政府面临权力被削弱等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欧洲的政治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该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无论是欧元区还是中欧以及东欧等地区,经济数据企稳向好已是不争的事实。“欧洲经济正在持续增长,并且已成为全球贸易的引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13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区域经济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表示。
欧洲经济多点“开花”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经济的复苏不止体现在欧元区经济体,此轮复苏呈现出可持续、不断增强稳固以及范围不断扩大等特点。报告认为,欧洲的复苏态势正在向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延伸,并且为全球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部分发达和新兴经济体中,失业率已回归至危机前水平,大多数新兴欧洲经济体正呈现出强劲的薪资增长。此外,IMF认为,当前俄罗斯的消费者信心正在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油价的上涨和融资成本的下降将继续对其经济形成支撑。而土耳其的经济也在2017年得到了财政预算的支持。
整体而言,IMF指出,当前欧洲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由国内需求拉动,其中也包括投资的增加。截至目前,欧洲2016年至2017年对全球商品进口贸易的贡献与中国和美国的贡献总和不分伯仲。此外,由于经济的广泛增长,整个欧洲大陆的失业率均在不断下降,但对于大部分更加发达和富裕的经济体而言,其薪资增长仍较为乏力。相比之下,中欧和欧洲东南部地区的薪资增长较为强劲,尤其是在服务业方面。不过,IMF也提示称,在过去的两年中,这些国家的生产率增长并未跟上其薪资的增长速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这些新兴欧洲经济体的竞争优势。
具体而言,报告认为,欧洲发达经济体正在以平均2%的速度增长,并且所有的欧元区国家均在实现增长。另外,北欧国家以及其他欧洲发达经济体也呈现出强劲的国内需求。然而,对于英国而言,经济前景却不那么乐观。在英国,疲弱的英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实际收入的下降以及需求的放缓。
在新兴欧洲经济体方面,2017年上半年,其经济增长率由2016年的1.5%上升至约3%,这一表现主要得益于俄罗斯经济从衰退中的恢复以及在政策助力下土耳其的经济发展。另外,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预测显示,欧洲中部以及东南部经济体目前正处于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为强劲的增长之中,这一表现部分源于薪资的上涨以及欧元区经济复苏带来的强劲需求。
长期风险挑战仍存
IMF欧洲部副主任乔尔格·德克雷森(Joerg Decressin)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欧洲经济这股复苏看起来越来越持久,复苏不仅广泛并且更加强劲。不过,乔尔格·德克雷森也强调,混乱的英国退欧或将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英国以及欧元区经济出现降速。截至目前,英国方面表示,12月达成脱欧协定的可能性为50%。
除英国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外,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欧洲央行副行长康斯坦西奥日前表示,尽管经济出现强劲增长,失业率也在不断下降,但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必须保持宽松,这是因为欧元区通胀率仍未达到2%的目标水平,而IMF也赞同欧洲央行谨慎缩减刺激计划的行为。
IMF表示,欧洲经济从长期来看依然存在诸多挑战。许多欧洲国家应对意外情况、疲弱的生产率增长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遗留下的不良贷款的缓冲力仍然不足。另外,人口老龄化、不断蔓延的贸易保护主义、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以及出口损失的增加或将成为威胁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
因此,报告提出,首先,包括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英国在内的高负债的欧洲发达经济体,应该降低他们的债务水平,同时避免对经济增长造成破坏。其次,如德国、荷兰以及瑞典等拥有足够预算回旋余地的国家,应该通过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整合移民和住房来提高潜在增长率。再次,包括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预算赤字仍然较大,这些国家应该提高公共支出的质量,并且在保持区域竞争力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其收入的构成。
国内流行的股票、基金、债券等大众所熟知的投资方式,在欧洲部分国家却并不是“宠儿”。他们则更加热衷于,古董及艺术品的收藏和购买;甚至观念相对保守,只存在银行赚取利息。
在这其中,由于文化熏陶和历史沉淀的差异,不同国家之间对投资的态度和形式也不尽相同。牛妹就以3个欧洲国家为例,来一窥他们的生财途径。
英国:追捧艺术和体育潮流
英国人的理财观念非常突出。由于英国是一个负债消费的国家,政府常年支出大于所收税额,在财政赤字的影响下,人们对借贷消费习以为常。
但据英国《金融时报》调查显示,英国人的投资热情并不高涨,除了一些人会利用养老金进行保险的购买或投资,有68%的英国人都不会用钱投资任何形式的资产;只有20%的英国人会对股票、债券进行投资;仅11%的人则会选择英国本土的房产投资。
据环业投资英国和欧洲区主管大卫·贝灵翰姆介绍,英国人因为文化习惯原因,一般人相较于投资理财更倾向于将现金存放于银行的定期账户中。而对于英国的房地产投资来说,许多投资者听到房产税、交易金等问题,便会被他们自己以为的繁琐程序吓退,使得房地产业的投资一直缺乏活力。不过大卫表示,这些程序的办理其实是很简洁的。
与此同时,英国的贵族和富豪们也追捧艺术和体育潮流,他们撑起了每年能为英国经济产生840亿英镑的英国艺术品市场与全世界的交易;此外,赛马竞技的投资也始终非常热门,英国《金融时报》曾指出,每年大概会有100亿英镑被用于赛马的投注。
如今,英国脱欧时局已定,退出欧盟后的经济不确定性将增加,或进一步减少保守的英国人对投资的热情,而继续选择直接在银行储蓄货币。
德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德国人骨子里的严谨与刻板闻名全球,永远准点的火车、世界闻名的工业生产,都是他们的资本。但这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对投资理财的态度。
他们往往会选择更保险、更安全的投资方式,而股票、股权的投资对他们来说,风险高得有如赌博。
据《德国之声》网站报道,2016年,仅有七分之一14岁以上的德国人购买了股权或基金。在欧洲央行持续低迷的利率政策下,德国人仍在进行其他投资和储蓄之间摇摆不定。
显而易见,大多数德国人还没有意识到低利率对他们的影响。
尽管从去年统计的数据显示,有440万德国人有股权的直接投资,630万人投资了基金,有170万人两者均有涉及,但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指出,过去四年,因为德国人的不投资所带来的损失,达到约价值2000亿欧元。这些小心翼翼与踌躇不前,都源于21世纪初电信股市崩溃,首当其冲的德国电信股价大跌所留下的阴影;而当时,德国电信的股票被德国人奉为人民的股票。在未来的几年里,德国人潜意识里这道创伤预计仍不会消失殆尽,除非他们意识到存进银行的钱并没有带来多大回报;否则,他们对投资的热情仍不会一下子被带动。
法国:保守理财却钟爱房地产
和英国人相比,法国人截然不同的一点是,对于房地产投资的热衷。法国人普遍认为,房地产投资比黄金投资、存入银行收取利息更有价值。
来自法国一房地产网站的民调数据显示,有71%的法国人看好房地产市场。从2016年四季报来看,法国房地产成交量增长9%,房价涨幅约有1.6%,延续了三个季度的上涨趋势。
除此之外,得益于法国人对金钱的谨慎,2016年,他们的理财能力曾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评为世界顶尖水平。
在法国,平均家庭储蓄率高达15%,这个数据让他们名列欧洲之首。不过他们也有与德国人相同的问题——欧洲央行的低利率并不能带来良好收益,而他们最关心的养老问题,似乎也不能靠银行利息来解决。因此,近70%的法国家庭都拥有保险合同,涉及股票、债券等投资,但个人直接炒股的法国人却少之又少。
从以上三个欧洲国家的生财之路来看,与很多人可能误认为的欧洲“开放”的投资观念不同,他们十分重视风险的控制且更愿意依赖银行存款带来的微小回报,生财之道还是相对保守的。
不过要探寻之中的缘由,或许与欧洲良好的社会福利不能分割。在政府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情况下,他们不需要太担心用投资理财的方式来保障自身生活。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持续低走的欧洲央行利率,让他们损失了一大笔的收益,所以不排除在经济缓慢复苏的欧洲,人们会逐渐加大投资力度。同时, 我们也不能忽略,不同国家和个人有差异的投资理财观念。
根据 和讯名家、中新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