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4|回复: 0

科技创新正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7 21: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1eb7ef0063849e69e4d9bac8bdec304.jpg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中国号”巨轮在新时代航程中行稳致远,离不开人才和创新的体制机制所提供的充沛、持久动力。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罕布拉市市长沈时康说,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高铁网络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方便了民众的出行,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我的许多美国朋友在中国亲身感受到高铁的便利,回来后都赞叹不已。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而美国高铁虽然被谈论了好多年,至今难以付诸实施。”沈时康表示。

  韩国西江大学经营学教授丁有信表示,中国近年来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诸多让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国已经在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中国的尖端技术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展现出日趋强大的竞争力。目前,中国已不仅仅是制造业强国,也正向科技强国迈进。”

  日本科学协会会长大岛美惠子几十年来一直关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对中国近年来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成果赞不绝口,她认为这5年来中国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热土,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果。大岛美惠子表示,中国科技创新的迅速发展,不仅使中国发展动力更加充足,也为世界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菲律宾华商联总会理事长黄年荣表示,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就有目共睹,中国高速铁路、智能手机等产品领跑世界,海外华侨华人深感自豪。他曾体验天津到北京的高铁,那次旅程让他印象深刻,“中国的高铁列车很漂亮,行驶得又快又稳,我曾经体验过世界许多国家的高速铁路,毫无疑问,中国的高铁是最棒的!”

  “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增长的应有之义。

  日前,中欧数字协会在布鲁塞尔举办主题为“高科技创业者与中国创业生态”的研讨会,会议主旨是帮助欧洲科技创新企业寻找在中国发展的机遇。与会者纷纷表示,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世界其他地区需要向中国学习支持科技创新的战略眼光和重大举措。

  中欧数字协会主任克劳迪娅·韦诺蒂表示,过去5年,中国科技创新领域成果丰硕,创新正日益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新动能。韦诺蒂认为,中国各行各业之所以能够迸发出创新的活力,主要原因是政府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有着清晰的认识,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十九大和今年的中国两会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将会提速,中国将成为全球创新企业的热土。”

  沈时康说,中国的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如今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目前,中国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从过去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科技创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最佳途径。中国正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法国环保与交通运输部高级顾问、法中交通事务协议负责人米歇尔·罗斯塔尼亚说,“在鼓励创新、扶持初创企业上,中国政府做了不少工作,社会创业创新氛围浓厚。比如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的初创企业能得到银行的贷款帮助,而商业社会中大公司带动小公司成长的体系也已经建立,中国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氛围被带动起来了。”

  2016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这个中国最大的天文工程,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获取并分析各种宇宙信息,挖掘隐藏在星空深处的无穷奥秘。FAST不仅在尺寸规模上创造出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的世界纪录,还在灵敏度和综合性能方面登上世界巅峰,并在未来10年到20年保持国际一流设备的地位。

  事实上,一年来,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重大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的成果不断涌现,创造了多项历史纪录,中国科技也更加频繁地出现在世界科技前沿阵营。

  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大幅跃升。在量子领域,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在新材料领域,中科院电工研究所马衍伟团队在石墨烯量化制备及高性能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方面取得进展,将有力促进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等储能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战略高新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2016年6月,“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正式发布,并于同年先后两次获得世界高性能计算机500强桂冠,这是全球第一台性能超过十亿亿次的计算机,并且全部采用国产高性能众核处理器构建。

  在航天领域,2016年11月,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创造了在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完成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2017年4月,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

  在航空领域,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这意味着中国实现了民机技术集群式突破,形成了中国大型客机研发核心能力,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拥有研制大型客机能力的国家。

  不仅如此,一年来,从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到“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续写西太平洋传奇,这些重大科技成果,一次次地刷新自主创新的进度条,彰显了中国科研整体实力的增强。

  对于上海大学谢少荣教授来说,她的乐趣既在实验室内,也在江海之中。从2009年开始,她和她的团队一直在无人艇方面寻求突破。2013年2月,由其研制的我国首艘带有无人艇的海巡船前往南海探测;2014年初,由其研制的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在南极完成首次试验。

  此次获奖项目,6个完成人中有3个是女性。“我是‘70后’,另两位是‘80后’。我们随无人艇出海,南海、东海、黄海,晕船、呕吐常常遇到,在4级海况下作业,浪高达到2.5米,摇晃达到20度,晕过、吐过之后还是‘女汉子’。甘苦不足道,因为从科研事业中获得的快乐和满足感,远比付出的多。”谢少荣说。

  一辈子投身于动物疫病防控的金梅林,同样痴迷于自身研究的领域。预防兽医学,对女性而言并不“时尚”,但在金梅林心中却有着巨大的魅力。禽流感、猪链球菌感染、甲型H1N1流感、H7N9流感……动物源性传染病,令一些养殖户谈疫病色变。在华中农业大学36年,金梅林和她的研究团队在人兽共患传染病流行病学、致病机制、新型疫苗、重大动物疫病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科研快乐的源泉,在于对未知领域的探寻,对科学之美的发现,对自身兴趣的满足。”金梅林说。

  然而,对这些科技征途上的“花木兰”来说,“科学家”“母亲”“妻子”等角色之间取得平衡,并不容易。照顾家庭、生儿育女等难题,使其在科研领域取得成功要付出比男性多得多的艰辛。

  对屠呦呦来说,科学创新来自对传统的继承、坚定的信念和长久的专注。一遍遍地翻阅典籍,屠呦呦终于在一千多年前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为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她带头试药;为取得一手临床资料,她奔走于海南疟区,喂患者服药……

  从1955年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60多年来,正是执著、坚定,心无旁骛,使她发现了青蒿素的奥秘,从而让这颗“中国小草”释放出令世界惊叹的力量。

  屠呦呦说,如果说当年发现青蒿抗疟的秘密那就是创新,要想着各种方法试。现在,要使青蒿素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就依然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如今,在抗疟之外,屠呦呦团队正在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其他疾病的治疗。

  对于奋战在动物疫病防控科研一线的金梅林来说,每个项目攻关都差不多要经过“八年抗战”,她深知专注的重要。

  “我最想对年轻的女科技工作者说,她们面临的压力很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面对家庭和孩子,要脱颖而出须超出常人的努力。但说一千道一万,还得真刀真枪地干。同时,一定要聚焦,心无旁骛地做事,多年的积累,才会有重大的突破。”金梅林说。

  艰苦探索、专注事业、勇于创新,是中国科学家的职业风范,也是这些女科学家成功的注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出现“井喷”,体现了我国快速发展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彰显了中国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这些成果前所未有地提振了中国科技界的创新自信,前所未有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前所未有地开辟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广阔前景。

  法国华裔经济学家、法国总理府战略与展望总署高级专家、中国旅法工程师协会名誉会长倪金城表示,目前,中国无论是在创新经济上的投入,还是在科技转化效率上都比许多发达国家更为可观,相信中国同各国在科技教育、创新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巨大动力。倪金城认为,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可以同“一带一路”等全球性倡议相结合。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吸引全世界人才到中国研究学习,将从科技、教育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起到帮助作用,实现共同发展。

  大岛美惠子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强化基础研究”等在内的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容非常重要,这为中国科技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指引作用。相信中国未来科技创新必将取得更多成果。“中国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经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发达国家也有参考意义。”

  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维克托·拉林表示,创新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提高民族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中国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比较高,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也需要更具创新性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数字经济、共享经济这些新模式、新业态方面,中国的创新力尤其值得关注,相信对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发展也将产生促进作用。

  黄年荣认为,科技创新正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也为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在创新领域取得的成功,正在依托“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不断惠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各国也可以从中国创新发展的实践中寻找到合作机会和发展思路,这对于全球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新华社、中国政府网、经济日报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3 1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