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香港并出席回归20周年纪念活动即将迎来一周年的重要时刻。香港同胞清晰地记得,习主席视察香港49小时,出席20多场活动,不辞辛苦,日夜奔波,情暖香江,心系同胞。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习主席就香港更好地落实「一国两制」提出了「四个始终」的要求。首要一条是「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他说:「要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後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一年来,特区的行政、立法、司法机关以及香港各界在落实「一国两制」上进行新实践、新探索,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进入了新境界。
国家观念、民族观念逐渐增强
把握好「一国」和「两制」的关系,首先要尊重「一国」是前提、是根本这个大原则。过去一年,特区政府、香港各界和广大市民对这一原则的认识和把握日渐精准。
去年10月,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布的任内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出了「三个有责任」。她说:「我们每一个热爱香港的人都有责任全面准确地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都有责任向任何冲击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说『不』、都有责任培养下一代成为具国家观念、富香港情怀和对社会有承担的公民。」她还宣布,中国历史将於下学年在初中成为独立必修科。「三个有责任」聚焦维护「一国」原则的重点问题,直击要害,发自肺腑,说出了香港同胞的心里话,引起了全港各界人士的共鸣。「中史必修」有益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成长为有责任感、有国家观念的公民,得到社会普遍好评。
去年11月,特区政府邀请中央宣讲团来港宣讲中共十九大精神,特区以往曾邀请中央官员宣讲政策,邀请来港宣讲中共党的代表大会精神尚属首次。通过宣讲,特区政府主要官员对「习思想」有了深刻理解,对民族复兴大势、国家发展大局有了更多了解,对新时代香港责任和香港机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今年4月,香港友好协进会和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邀请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作主题演讲,分享全国「两会」精神。王主任以饱满深情引导港人回顾人民领袖习主席全票当选、宪法宣誓、闭幕讲话等历史时刻,以宽阔视野分析世情、国情、港情,厘清了国家战略给香港带来的发展机遇,讲者听者互动,引起强烈共鸣,在全港社会引起广泛反响。
心中有国家、有民族,肩上就有责任、有义务。从26位香港「少年警讯」成员给习主席寄去贺年卡,到24位港区「两院」院士致信习主席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效力,再到各界人士对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追思,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香港同胞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日渐增强,「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的伟大荣光」的主动性愈来愈强。
对底线原则的把握更加精准
把握好「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关键要把握好「一国两制」的底线原则。习主席在去年「七一」讲话中阐明了中央的底线原则。他指出:「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过去一年,香港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在维护底线原则上做出了不懈努力。
高等法院日前对「旺角暴乱」的涉案人员作出判决,梁天琦暴动罪及袭警罪成立,获刑6年;同案的卢建民、黄家驹分别获刑7年和三年半。发生在2016年春节的旺角暴乱至今让人心有余悸。数百人冲上街头,用棍棒和板砖向正常执法的警察「开战」,烧车、打人、破损公物,瞬间让祥和的街区陷入骚乱。对梁天琦等人的判决,是对香港法治的尊重,是「底线不可触碰」的最好证明。
针对一些体育赛事上有人「嘘国歌」的现象,去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在香港基本法附件三中增加全国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今年3月,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向立法会递交《国歌法》香港本地立法的讨论文件,推动人大常委会决定在港落实,为维护国家尊严奠定法律基础。
针对立法会「拉布」、「流会」的现象,立法会修订《议事规则》,其内容包括立法会全体委员会会议法定人数由全体议员一半下调至20人;除与拨款法案有关外,其他二读法案在负责议员发言後就须交付内务委员会处理;对琐屑无聊或无意义的修正案或动议,立法会主席可不予接纳;主席可命令於任何时间恢复会议或召开会议等。规则修订後,有效消除了「为反而反」的现象,提高了议事效率。王志民主任4月23日在立法会近距离同51名议员会面交流,特别以三种「政权力量」来强调立法会在特区的重要角色,有力的促进了立法会议事文化的明显改变。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步伐明显加快
把握好「一国」和「两制」的关系,还须在「国家所需」与「香港所长」之间找到契合点,在服务国家的同时成就香港。实现这个目标,当务之急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上实现突破。
早前,深港高铁「一地两检」方案在立法会高票通过,并写入香港法律文本,香港即将进入「高铁时代」。基础设施的对接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前提和基础,「融入」的大文章才刚刚开头。一年来,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步伐明显加快。
香港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年来,林郑及特区政府相关官员多次赴广东九市考察,立法会议员亦赴大湾区相关城市考察。香港特区与广东省共建落马洲创科中心落地,这个一平方公里的「飞地」解决了香港地域狭小的难题,创科发展的前景可期。香港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继「沪港通」之後,「深港通」变成现实。以此为契机,香港在打造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方面取得进展。同时,特区政府还举办多场论坛,邀请中央领导和专家学者,共商参与「一带一路」大计。香港得到了中央多项新政支持。就在这一年,中央先後出台了便利港澳居民赴内地学习、就业、生活的政策,落实香港居民在内地的「国民待遇」。科技部、财政部还出台新政,解决科研经费「过河」问题。
事实证明,只要尊重「一国」原则,就能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只要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就能走出「政治争拗」的泥潭,发挥好「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维护「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的良好局面。把握「一国」和「两制」关系进入新境界,预示着「一国两制」定能行稳致远,香港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来源:本文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