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广东省发掘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部分出水文物
香港在英国人来之前真的只是一条渔村吗?由香港海事博物馆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合办的「东西汇流——十三至十八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打破这一刻板认知,以二百余件海底出水文物及本地藏家珍藏香港古地图,从商品贸易、宗教发展、文化交流、古代史蹟和水下考古等多方面内容,还原古代香港的商贸全景,特别是「香港视角」的海上丝绸之路。展期由即日起在香港海事博物馆展至十一月十一日。
出水文物多元丰富
是次展览分为「丝路源流」、「海图揽胜」、「经济大海」、「沉船遗珍」及「海洋文明」五大部分,展品来自广东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泉州海交史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罗定博物馆、香港海事博物馆、古物古蹟办事处、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等重要馆藏,涵盖瓷器、金银宝石、丝绸、外销画等。该展览曾於去年分别在德国和意大利举行,今次在去年基础之上重新整理,并加入本港的考古发现。
香港海事博物馆总监韦持力表示:「是次首度展出一些文物,反映古时中国约五百年间的千丝万缕、多元化而丰富的贸易关系。」
展览策展人兼香港海事博物馆副总监陈丽碧称:「这展览可以让香港市民,内地及海外游客了解香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角色,及重现海上丝网之路东西文化交流发展。重点推介包括《广东沿海统属图》、二○一六年时在西贡粮船湾打捞出约千年历史的宋代船锚上其中一个组件石碇,以及广东出水南宋失事古船『南海一号』、明代古船『南澳一号』和『万历号』上的考古文物。」展厅入口处层层叠叠陈列好多大型瓷碟,即为「南海一号」出水瓷器,从其花纹及瓷器底部的「福禄」图案,可知晓古人生活风俗。
宋代香港是中转站
她在传媒导赏之後的讲座上再次提及宋代石碇时介绍:「这件宋代石碇出水於香港粮船湾,从其体积大小可想及当时船体之大小,也足见早在宋代时期,香港就已经有繁忙的海上贸易。此外,今次展示出水瓷器和货币等都能反映香港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如中转站和补给、商贸交易等。」
除却出水文物,这次更展出二十件早前在港铁沙中线宋皇台站工程期间,出土的宋元时期文物,包括大量陶瓷碎片等。为了更加直观地呈现古香港地理风物,本地古地图收藏家谭广濂为展览借出一八三九年前清代《广东沿海统属图》,整幅地图长达四米,地图上清晰可见香港地名,如长洲、大屿山、鲤鱼门等,点点滴滴尽显本港地理变迁。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