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46|回复: 0

蝙蝠魔笛双语演出优劣并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5 23: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蝙蝠魔笛雙語演出優劣並存.jpg

  图:《魔笛》剧中,夜后(左,冯晓枫饰)唱出《地狱般的仇恨》并要挟柏美娜公主(谭乐轩饰)亲手杀死萨拉斯妥

  今年庆祝成立十五周年的香港歌剧院,除了推出《卡门》、《杜兰朵》等大型歌剧制作,亦展示近年来在歌剧接班人─青年歌剧演员的培训上的成绩,先後在理工大学赛马会综艺馆制作轻歌剧《蝙蝠》(七月三十一日及八月一日),和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制作《魔笛》(八月二十五日及二十六日)。这两个歌剧制作都各有特色,甚至带有一定的创意,但同时亦见出优劣并存的现象。

  轻歌剧《蝙蝠》是「赛马会香港歌剧院青年演唱家发展计划」的制作,选取小约翰.史特劳斯这个轻松热闹的作品,采用的是跨越时空的「现代版」。此制作最特别的是集中只演出单一场景的第二幕,更在「舞会」中插入合唱团的歌唱作枝叶,是带有创意的「剪辑设计」;同时,虽然是「半舞台式」演出,但布景简约有效果,灯光配合亦到位,服装更是一丝不苟,与全舞台式差别已不大。

  歌剧《蝙蝠》先削减後添加

  这项「发展计划」有两个目的,一是培训歌剧新血,这次制作在培训青年歌唱家的歌剧能力上,见出一定的成果;另一目的是向大众推广歌剧,这次演出选用广东话对白,自能增添本地观众对剧情的了解。但印刷得颇为精美的场刊,应对这部轻歌剧有较多的文字介绍,如什麽是轻歌剧?与歌剧有何不同?《蝙蝠》有何特点?第一幕的情节,和第二幕有何着名唱段?这些资讯都应有导赏作用。此外,以香港歌剧院青年管弦乐团伴奏,亦有培养年轻乐手的作用,但乐团只有十九人,特别是弦乐,只有十人,音色显得单薄,表现力亦减弱了。

  在舞会中插入合唱团表演其他歌曲来助兴的设计,本来亦很有新意,但选唱歌剧《纳布哥》(Nabucco)希伯莱俘虏的合唱曲《乘着金色的翅膀》,《蝙蝠》女主角罗莎林德(Rosalinde)演唱《卡门》中的《爱情像一只小鸟》,然後再唱《游唱诗人》中的《铁砧之歌》,虽然都是较流行的歌剧歌曲,但风格气氛均不配合剧中舞会的热闹轻松助兴氛围;同时,《卡门》面世较《蝙蝠》晚了一年,剧中女主角岂能「未卜先知」?

  其实,这次制作实际并未全演第二幕,当晚只是演了舞会部分,舞会结束後,男主角回到监牢去,更富戏剧性的嬉闹情节的後半段并未有搬演。为此,作为推广歌剧,亦应在场刊中作出交代,避免误导入门观众。此外,作为女主角的罗莎林德(李洋演唱,七月三十一日),在整个演出中都戴着面具,最後谢幕时,如能「上演」一幕「揭开真面目」的谢幕插曲,让观众一睹李洋的真面目,亦当能增添一个「小高潮」来结束节目。

  同样只演出两场的莫扎特歌剧《魔笛》,同样采用「半舞台式」制作,虽然并非「赛马会香港歌剧院青年歌唱家发展计划」的演出活动,但在这次制作中多个主要角色都由参与此计划的青年歌唱家担纲。在笔者观赏的第二场,便有五位,计有:香港首位获全奖学金於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毕业的抒情男高音陈永演唱塔米诺(Tamino),已演出超过二十个主要歌剧角色、当晚演唱巴巴基诺(Papageno)的钱深铭,演唱柏美娜(Pamina)的女高音谭乐轩(曾於贝弗迪尔国际声乐比赛分区赛胜出,并曾入围台北世华声乐大赛准决赛),分别演唱第二、第三侍女的张吟晶和陈皓琬,如连同在首晚演出柏美娜的另一位女高音林颖颖,便共有六位。

  此外,演唱夜后的花腔女高音冯晓枫,曾多次在欧洲和美国演出,备受赞赏。演唱萨拉斯妥(Sarastro)的周建坤,曾於中国不少歌唱比赛中获奖。

  半舞台式《魔笛》视觉丰富

  至於作为此出带有培训歌剧接班人意义制作,发挥「导师」作用的导演沈亮,是国家大剧院的驻院导演,而担任指挥的沙域(Dejan Savic)则是塞尔维亚国家大剧院常务及音乐总监。

  这个制作除了以青年歌唱家作为演出班底,及半舞台形式演出外,还有两项特色,其一是所谓「半舞台式」,那是一如《蝙蝠》般,乐队从乐池搬到舞台上,演区集中於乐队前的前舞台,这种安排与「音乐会式」一样之外,演区还有简约的舞台布置,铺上象徵绿色草地森林的长条幅绿色地毡,地毡上布置有一个「树头」和一截栽倒下来的大树干(第二幕末段捕鸟人巴巴基诺自杀的「凶器」,亦置於其中)。而在舞台左侧则装置有几何线条形的框架,增加了立体感。

  至於各演员的服装则颇为「混搭」,既有古装的,亦有现代的,陈永饰演的男主角塔米诺王子的服装是现代的西式便服,钱深铭的「捕鸟人」巴巴基诺的服饰却是「人鸟结合」的「戏服」,谭乐轩饰演夜后女儿柏美娜的服饰则是颇为低调的淡粉红色短袖长裙套装,作为她母亲的夜后(冯晓枫演)的服装相对上便较「盛装」,深蓝色低胸长裙,头戴皇冠,显出母女二人「活在两个不同世界」的差异。但最独特的是作为夜后口中的「邪恶男巫」萨拉斯妥和两位祭司(分由洪思行和曾广钊演唱)的服饰,却明显是脱胎自中国古代传统的司祭者的长袍。其实在这个歌剧故事哲学精神所系的祭司人物中引入了中国元素,寓意其中含有东方或中国价值的讯息,便明显不过。

  《蝙蝠》与《魔笛》这两个制作的共通点是采用「混搭」的方式来处理歌唱和对白。歌唱采用德文原文,但对白则采用广东话,再配上投映的同步中英文字幕。这种「混搭」设计,当然是为迎合香港人的广东话生活语言,可让观众观赏时更易了解情节发展,和较易产生共鸣;然而,如此设计,便难免让作为歌剧核心的音乐发生了「意料之外」的变化。毕竟德文发音与广东话发音的差别极大,音韵间互换时,便出现不协调的「听觉障碍」,这种感觉在内容轻松,带有喜闹剧性质和风格的《蝙蝠》来说,还较易接受,但对恍如「童话」、风格及内容却「严肃」得多的《魔笛》而言,这种「听觉障碍」感觉便强烈得多,开演第一幕过半後,才「被迫习惯」。

  其实,这种「Bilingual」的双语结合演出,对演唱者亦要调整适应,不然,多少会影响歌唱的表现,幸好这次制作做了充分准备。但歌剧毕竟是一种讲求临场演出经验累积的艺术,这次《魔笛》制作中,唱与演均佳,能营造出鲜明形象的三位「配角」,包括担演巴巴基诺的钱深铭,演唱萨拉斯妥的周建坤,和戏份不算多、但要求却很高的夜后演唱者冯晓枫,都具有丰富的登台经验,为此,演来与唱来都颇从容,夜后高难度的复仇之歌《地狱般的仇恨》,唱来亦没有让人「提心吊胆」。

  相对上,一对「金童玉女」的男女主角,演王子塔米诺的陈永,和演柏美娜的谭乐轩,就如两人的服饰设计,平凡朴实,歌唱与表现都如一双纯情率真、朴实青涩的青年爱侣,也就构成在这个「魔幻」式故事中,仍能保持赤子之心的一对。这会否正是歌剧《魔笛》能被认为是「童话」的所在?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7 13: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