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中国航海学会下设的专业组织极地航行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极地航行与装备论坛于9月26日在停泊于上海母港的极地科考船“雪龙”号上成功召开。 据美国外交学者网站10月7日报道,此前,中国的极地管理和研究机构刚刚结束了今年的北极考察活动,这也是中国的第九次北极科考。此次科考航行历时69天,航程约为1.25万海里。考察北极航道的通航能力是此次科考的主要目标之一,此外,海雾和其它对安全航行构成挑战的气象条件也被包括在考察内容之中。此次科考还被誉为首次向北开展的探险活动,其重点是部署和维护大量长期和短期的无人科考站——中国极地科学家认为,这是中国北极地区观测网络的“专业化”和“标准化”。为此,中国媒体盛赞中国的北极观测网络现在“进入了无人时代”。 报道称,一支中俄北极研究探险队于9月底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起航。此次航行由俄罗斯太平洋研究所组织,船上有来自多个海洋研究机构的11名中国科学家。俄罗斯组织者表示,两国的科学合作将促进北极地区的气候研究,也有助于实现“冰上丝绸之路”的愿景。 此外,中国的极地造船活动也呈上升趋势。报道认为,这与美国等其他北极地区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目前正感受到其日益退化的极地舰队和造船专业知识丧失的压力。 报道称,今年1月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阐述了极地丝绸之路计划。这份文件首次通过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正式将北极地区纳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框架。 报道表示,设立极地航行专业委员会是极地丝绸之路制度化进程中迈出的新的一步,以发展和整合中国的极地资产,实现与更广泛的“一带一路”倡议框架相配合的更大连通性。
文章根据参考消息网、封面新闻、一带一路网等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