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6|回复: 0

说说古代人生病了如何治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2 02: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个人生在世上,吃五谷杂粮,经雨雪风霜,难免会生病,生了病就得治,小病还好,自己在家吃点药,如果病得有点严重,那肯定得上医院,请医生来治疗,这已经是现代人的一个常识了。那么,古人生病了怎么办?他们也会上医院吗?古人又是怎么称呼医生的呢?

巫师

在人类早期,医生这个职业最早是由巫师担任的,我们有时候提到巫师,总认为是迷信的、邪恶的,其实巫师是远古时期人类一种职业的名称,这种职业里有巫师、巫乐和巫医等,巫医就是给人治病的。古代的人知识匮乏,生病了又不了解病因,就会请巫医来治疗,祈求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知识的增长,巫医的地位逐渐下降,最后被医官所取代,医药技术也被医官所掌握,这时候巫与医才算是分开了,产生了真正的医生。

古代的人也要看医生,但是古人不会说自己去看医生,也不会说去看中医,因为在西医没有传入中国之前,中医其实并不叫中医,而是有几个独特的叫法。

1.png


岐黄

第一种是叫岐黄。岐黄这个名称,是来自《黄帝内经》,这是一本黄帝与他手下的大臣岐伯讨论医学的书,于是后人就把《黄帝内经》中的医学称为岐黄之术,岐黄也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

悬壶

第二个名称叫悬壶,也是有来历的。东汉时期,有一个叫费长房的人,因为是在集市上干活的关系,他经常看到一个老人用一根长长的杆子悬挂着个大葫芦在行医。每到集市散了的时候,老人看看周围没人,就跳进葫芦里消失不见了。于是费长房就恳求老人,拜老人为师,多年以后,学成出山,也和老人一样悬壶行医,救济世人。有个成语叫悬壶济世就是从这里来的。这里的壶,就是葫芦的意思,所以又有一句俗语叫“葫芦里不知卖的什么药”,人们用这句俗语来形容某个人的心思太多,非常精明,让别人看不透。

杏林和橘井

还有叫杏林和橘井的,关于这两个名称,我曾经在《古诗文中的借代词》第三期里,详细地解释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看影视作品的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大夫和郎中这两个名称,其实这两个名称,最早都是朝廷里的官名,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医生的意思,一直流传到现在。根据考证,至少从宋代开始,北方地区就称医生为大夫,而南方则称医生为郎中了。这里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大夫这个词,我们表示医生的时候要读成dài夫,表示古代官职的时候,还是读成dà夫,大家不要搞错了。

中医“四诊”

古代的中医看病,主要有望、闻、问、切这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望,就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观察;闻,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问,是指询问病人症状,了解发病原因、发病经过及治疗过程等;切,是指用手触按病人的身体来了解病情。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到全身;内脏的病变,也可以从四肢五官这些身体表面反映出来,所以,通过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断方法,就可以了解疾病的成因、性质,找到治疗方法,开出对症的药方,使病痛能够缓解或消除。

既然有医生,那么古代有医院吗?人们是不是都上医院去看病呢?

太医院

说到古代的医院,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太医院。太医院是古代的医疗机构名称,它是从隋唐时期的太医署、宋朝的太医局传承下来的,一直到金代才开始叫太医院,这个名称一直传到元明清各代,都没有再改变过。太医院是为皇帝以及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们服务的,那么普通百姓是怎么看病的呢?

惠民药局

从秦汉时期以来,历朝历代都会设置相当于现在的卫生部这样的政府机构,专门负责医学知识的教育和医疗组织的建立这两个重大的功能。有了医学知识的教育,就可以培养出很多医生,补充到全国各地去,而医疗组织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名称,有的叫养病院,有的叫六疾馆,有的叫悲田坊、安济坊,这些医疗机构,都带有慈善性质,有些还会免费为百姓治病,提供药物,非常受百姓的欢迎。比如北宋时期的王安石,我们在中国历史的课本中都学过王安石变法这个内容,知道他实行过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新政措施,却很少知道他还首创了“太医局熟药所”,相当于现在的平价药店,而且遍及全国。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还有明朝的朱元璋,因为自己是穷苦人出身,所以深知穷人生活的不容易,当上皇帝后,就在全国设立了“惠民药局”,保证价廉药美,还规定没钱的穷人可以免费接受治疗。

游方郎中

但是这些机构相对于全国百姓来说,毕竟力量有限,所以很多百姓还有一种看病的途径,那就是指望江湖郎中,又叫游方郎中,我们听名称就可以知道,这些医生都是走街串巷,风里来雨里去的,但是百姓对他们一样非常尊重,他们中间其实有不少人没有真才实学,只靠坑蒙拐骗来治病,会不会碰到这样的庸医,病人只好看运气了。古代的人寿命不长,估计跟这个也有点关系。

上面说的古人看病,都是个人性质的,如果很多人一起生病,那就是瘟疫了。在中国历史上,从商周时代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大规模瘟疫至少发生过500次。那么,古代的人,碰到大规模流行的瘟疫,是怎么处理的呢?古人也有一套科学的办法。

防疫

首先是疫情报告。发现有疫情马上一级一级上报,然后是隔离治疗,专门安排空房子给患病的人住,以防止进一步传染,并且医生还要制作病情记录。规模比较大的时候,朝廷还会派出太医到各地帮助救治病人,而病人的医药费也经常会由朝廷无偿支付。而在防疫工作中,朝廷对于城市公共卫生管理和设施建设也很重视,通过开挖沟渠连接到各家各户,使家里洁净没有污秽,尽量减少发生瘟疫的可能性。

俗话说医者仁心,自古以来,医生这个行业一直就被人们所尊重,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医者,他们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济世救人,自己也名扬千古,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东汉末年的华佗、张仲景,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李时珍,明末清初的傅青主、叶天士,他们在医学领域曾经创造出非凡的成就,为中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仍然遗泽后人,让我们受惠,让我们景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来源:搜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7 22: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