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1|回复: 0

推广“一带一路” 我国需要更多国际性复合型人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21 0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大批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项目,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已与145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自2013年至2021年9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达10.4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9年来,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深刻阐明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对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植根于历史厚土,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一带一路”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也是沿线国家的合作之路、希望之路、共赢之路。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和文化交流的“软”助力共同推动,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开阔国际视野、具备跨文化能力,能够处理复杂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跨文化型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能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要素禀赋不同,跨文化型创新创业人才能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推进互联互通,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创造更多需求,培育合作新增长点,塑造新结合点,实现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技术精准对接,推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具体来说,跨文化型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具备以下维度的素质:一是知识维度,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要持续积累与创新创业相关的专业知识、风险投资知识,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等;二是技能维度,具备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中探索合作机会的能力,以及经营管理的能力;三是态度维度,认同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创新创业,具有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创新创业的意志;四是意识维度,能够批判性地了解、认识和适应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创新创业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开放和包容地面对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这四个维度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过程。

而跨文化型创新创业人才与国际交流生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教育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有长足发展。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外国学生来华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因此,为进一步优化来华留学政策法规环境,加大资助力度,教育部近年来陆续出台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与沿线24国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计划5年内建成10个海外科教基地,每年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加大对来华留学高端人才的资助力度,“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每年向沿线国家额外提供总数不少于3000个奖学金新生名额;加强来华留学质量建设,评选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制定区域间国家学费减免,以及实习就业机会等优惠留学政策措施。

但是来华留学生人数、国别、培养层次的增加也加大了教育部门的管理难度,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模式,加强队伍建设等。

首先,要调动各方积极性,分工合作,权责利分明。教育部和各地政府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和监督建议工作;学校致力提升外国留学生教育质量,在收费标准、学位名称、授课内容和方式等事宜上应有一定自主权;教育部、驻外使领馆、孔子学院、企业、团体、学校和留学生社团组织等共同参与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资助、指导、管理、服务、研究和课余活动组织等工作。当代中国应招收学业合格、身体健康、年龄适合的精英子弟,不可盲目追求规模,以免造成管理和治安难题。

其次,要实行“趋同管理”,在学业和法律上一视同仁,在后勤管理和教育方式上采取符合外国留学生特点的模式,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减少隔阂或摩擦。来华留学生流动性较强、成分复杂、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式不同,教师应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如有学生提出偏激尖刻的问题,可以反问或冷处理的方式,避免造成冲突,课后可积极沟通、关怀,让留学生在异国他乡感受到温暖。

再次,加强外国留学生在线学习和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信息、优质资源的共享和交流,简化管理流程,降低成本。我国已设立了国家移民管理局,可建立专门的外国人管理信息系统,留学生管理系统则可作为子系统运行;要完善高校导师库,鼓励导师招收“一带一路”国家的研究生;可实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方式,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还可针对不同国别留学生推出比较研究。

除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外,外国留学生教育还应兼顾派遣国、来华留学生与中国的不同需求,平衡好数量与质量、政治文化和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英语课程的建设固然必要,但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以汉语授课为目的。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入推进,中国可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开设多学科、多语种课程,同时加强汉语教学,让留学生无需学习英语即可在华完成学业。2017年英国推行的雅思(IELTS)考试人次已突破300万,我国可继续推进汉语水平考试(HSK),并完善外国人在华学习、就业资质考试,对成绩优秀者可在评奖、择校、实习、打工、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为帮助更多留学生尽快适应在华学习,既要发挥孔子学院的社会效益,也可鼓励中外高校联合开办外国留学生预科项目,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优势,并获取经济效益;设立外国留学生服务中心,提供衣食住行、勤工俭学和实习就业信息,针对留学生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医疗、教育和住房消费体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鼓励民办企业开设针对外国留学生及其家属的学校和服务机构。

有关部门及高校还应以“一带一路”为契机,调动各界积极性,与更多国家开展教育合作交流,积极学习国外大学在留学生课程开设、现代技术运用和留学管理上的先进经验,推进“中学西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一批亲华的外国青年才俊,使其助力该国的对华关系、商贸往来,促进中国文化和正能量的传播。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如何更好发挥高等教育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同时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时代课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如何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推进优质教育和创新资源的联动共享,培养跨文化型创新创业人才,实现“以创促就”目标,是其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点,更是响应党和国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要战略部署和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抓手。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促进发展、合作、共赢的重要载体;是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创业要素跨越国界流动的合作体系;是激发城市发展活力,促进城市科学、可持续、包容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我国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这为我国高校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供了现实基础,也扩展和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短期创业培训或速成教育,而是着眼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跨文化能力的教育,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当前,我国面临创新创业型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参与主体少,社会力量尚未被充分开发和高效利用;高校全员参与、内外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型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中没有充分融入创新创业和跨文化的教学内容;未能统筹规划创新创业型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在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等各个阶段的教育。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7 19: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