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随笔:不想被“霾葬”?从“小”做起
新华社记者李学梅
连续多天的灰暗朦胧、咽干嗓痛,让许多中国人见识了“霾”的厉害。这个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加怪物,在多年前肆虐欧美等发达国家后,如今成了中国的常客。
污浊的空气中,一些曾经的环境灾难被媒体和人们反复提起——比如1952年年底夺走1.2万余人生命的伦敦雾霾,比如上世纪80年代美国因工业污染形成的“死湖”,灾难的形式不一而足,但故事的结局却基本类似:受灾国家不得不花费巨资,通过长时间的治理,为曾经犯下的错误埋单。
前车之鉴犹在,雾霾天气的不期而至,更让我们意识到防治污染的重要性。
防治污染,政府应首当其责。从西方一些成功转型的经验来看,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政策的制定以及硬件的投资,还表现在教育、科技等配套措施的实施上。
比如法国,一部环境法,三年细打磨。各级政府部门、企业、非政府组织、专家以及民众组成环境政策工作组,提出建议,诉诸民意,反复论证,最终才形成了这部涉及建筑业、交通、农业和生态系统保护、甚至杀虫剂广告等多个方面的新环境法。而无论是制定法律时的全民辩论,还是法律成文后不遗余力的宣传,都对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防治污染,亦是企业的责任,或者说是机会。传统观念中,环保与盈利似乎天生矛盾,但精明的商人不仅追求眼下利益,更要“预约未来”。面对不断减少的不可再生能源,不断增多的极端天气,“无污染、高循环、低耗能”的绿色产业早已是人类生产模式转型的必然大势。换言之,谁能获得成熟的绿色技术,谁就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
除此之外,我们是不是也该想想:自己能为环境做些什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两名致力于污染研究的专家曾在去年发布报告说,英国道路交通污染每年造成近5000人死亡,超过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的两倍。在欧洲的不少城市,上拼车网、开环保小车、绿色旅游、环保消费、骑“零排放”自行车……正成为民众新的时尚。这里既有政府措施的功劳,也是民众对环保的支持,更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
政策的出台必须经过反复的论证;企业的减排则少不了利弊的取舍,而个人的行为却能从现在做起。环境属于大家,在等待、呼吁更多的改善之前,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不要让环境再次成为“公地悲剧”的受害者。否则,受害的将是我们每一个人。(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