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新华国际时评)胜利日,警钟仍需长鸣
新华社记者李学梅 郑斌
68年前,不同大陆上,德意日法西斯行至末路,胜利归于正义。此后,每逢5月8日欧洲胜利日,对历史的纪念、祭奠乃至反思,成为这片大陆贯穿始终的主题。
德国对历史的认识足够深刻,深刻到可以放下包袱,坦然加入世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行列。为何欧洲对二战的纪念周而复始,未有尽时?这既是为了不可忘却的战争创伤,更是为了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与安全秩序。
二战中,60多个国家的近20亿人被拖入战火,生灵涂炭,赤地千里。几经坎坷,和平方才重现曙光。战争接近尾声时,《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相继出台,联合国亦在硝烟散尽之时宣告成立,并由此确立了一系列国际法原则,其目的再明确不过——用制度约束和保障和平,让悲剧不再重演。
在制度的约束下,对侵略历史的深刻反省成为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确”。德国总理默克尔日前表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对种族大屠杀受害人承担“永久责任”;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将针对反犹太主义的零容忍视为政府的“道德责任”;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曾为墨索里尼辩护,结果招致口诛笔伐,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进行道歉……不止欧洲,这也是国际社会的一条“红线”——谁敢为侵略辩护,为历史翻案,就是枉顾人类良知,蔑视国际公理,最终只会成为众矢之的。
有对比方知高下。在欧洲各国隆重纪念“胜利日”之时,遥远的亚洲,却是杂音不断:身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以文字游戏的方式推出“侵略无定论”,为政治造势否认侵略历史,违背国际通行规则。
如此作为,其核心是公然挑衅战后国际秩序,妄想来一个“大翻盘”。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来的一系列言行为邻国乃至盟友不齿。
在邻国看来,安倍不断在历史观和领土问题上兴风作浪,其内阁要员和168名国会议员蜂拥参拜靖国神社之举,无疑是在混淆是非,为侵略历史涂脂抹粉。
而在其盟友的眼中,安倍试图修改“和平宪法”的图谋,亦构成了对世界和平的威胁。美国《华尔街日报》警告说:“日本是美国的盟友,但是安倍的‘可耻’言论会使他的国家在国外失去朋友。”
日本右翼的危险举动令国际社会深感忧虑,也让人们对当年《波茨坦公告》的远见卓识感佩不已。在这份敦促日本投降的公告中,第六条这样说道: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图征服世界者之政府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信,非将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如今看来,这一条款的警示之意依然深刻。经历了二战的洗礼,建立和平和安全的新秩序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决心和共识,任何逆潮流之举注定失败。只有悬崖勒马,直面侵略历史,日本才能走出过往,以一个正常国家的身份融入国际社会。
眼下,在人们欢庆二战胜利的特别时刻,警钟仍需长鸣。(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