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5月18日电 据英国《华闻周刊》报道,作为国家政府发给本国公民或国民的旅行证件,护照的意义已经不仅仅限于证明持有人的国籍,同时也承载了复杂的个人情感、身份认同等复杂内容。
一项针对全球各国公民旅行自由度的排名“2012年恒理签证限制指数——各国公民全球旅行自由程度国际排名”于2012年底出炉。
在该排名中,英国与法国、比利时的公民全球旅行自由程度并列第三,持其护照可以免签进入167个国家。中国香港排在第19位,可免签进入147个国家;中国台湾排在第36位,免签国为120个;排在第43位的是中国澳门,可免签进入107个国家。而中国(大陆)排在第92位,可以免签进入的国家为41个。
旅英华侨华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旅游自由度是自己选择国籍和护照时考量的方面之一,但事业发展、子女教育和养老等现实因素以及个人归属感,是更具决定性的因素。
旅游自由度存差异
从“2012年恒理签证限制指数——各国公民全球旅行自由程度国际排名”来看,中国(大陆)护照目前的签证受限程度仍然高于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而英国护照可以免签进入167个国家,高居公民旅行自由度排名第三名,受限程度相对较低。
负责此项排名的Henley & Partners(恒理环球顾问事务所有限公司)的主理合伙人Hakan Cortelek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签证限制已成为各国政府掌控外国公民跨越本国国境的一个重要工具。当某些非本国公民有意入境时,几乎每个国家都会要求他们先取得签证许可。同时,签证受限的繁琐程度,也体现出了各国之间的关系, 以及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Hakan Cortelek先生介绍了该排名出炉的背景和调查的依据:“自2006年开始,Henley&Partners公司就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合作,根据各个国家公民所享有的国际旅行自由程度,发布了恒理签证限制指数。这个指数是结合了该公司特有的全球排名方式,并结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所有的旅游信息查询系统签证和护照信息数据库而得出的结论。”
“该指数尤其受到那些希望为其家人寻求更多旅游自由度的个人,以及想要获得更多签证自由的商业人士的欢迎。”Hakan Cortelek先生说。
个人发展为考量关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已经获得英国永久居留、可以申请加入英国国籍的受访华侨华人中,有一部分人坦言,英国护照的旅游自由度相当诱人。但另一部分人也表示,在考虑到个人发展、家庭养老以及民族归属感等问题时,难以割舍中国国籍和“中国护照”,不愿意轻易放弃中国国籍。
持中国护照的琦琦今年刚获得永居居留权,剑桥金融学毕业后进入英格兰银行工作至今。在接受访问时,她坦言,的确感受到了一些旅游自由度上的限制。
不过,旅游自由度并不是旅英华侨决定选择何种“护照”和国籍的唯一考量因素。在这个“国籍抉择”的天平上,个人的事业发展、投资、养老以及情感因素是更有分量的砝码。
在接受访问时,原曼大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和曼城中国学联主席智升科则表示,因为“今后想要回国发展”,所以自己在拿到永居一年后并没加入英国国籍。
“子女教育问题可能是很多人选择加入英籍的最重要原因,在自身经历了英中多年的大学教育之后,他们对英式教育都有很高的认可度。”智升科说。
但他自己因为有回国发展的计划,所以早有了入籍资格的他,对加入英国籍有着自身的顾虑。
“‘海归’回国就业有更多机遇,特别是已经在英国工作过多年,而且取得了永久居留权的人,在企业招聘中十分有优势,目前国内就我所知,企业对招聘外国公民有很多严格的规定,除了一部分的外企,大部分的国企和民企聘用的都是极少数,央企更少,机关事业单位更不可能。”他说。
正在申请“毕业生企业家”签证的皇家玛丽学院学联主席熊弘毅在接受访问时,谈到了自己对于未来入籍问题的看法。
“其实无论或早或晚都一定会有‘纵使故园仍有不如梁园处,也不愿轻易把异乡当故乡’的想法。我在法信工作并积极筹备自己的创业计划,但是以后即使有了入英籍的资格,我也不会轻易放弃中国国籍。”他说。
在他看来,入英籍后,虽然会有签证便利和福利待遇,但是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真正加入英国国籍后,今后想要重新加入中国国籍或者申请中国“绿卡”就困难了。
据了解,在英国现行移民政策下,外籍人士在获得英国永久居留权12个月之后,可以申请入籍。此外,英国也从多个方面传达出欢迎“最聪明和最优秀”的非欧盟移民的讯息,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英国对部分拥有巨额资产的投资者进一步放宽了签证限制。
和早期的移民相比,新一代的华人移民除了经济条件基础较好外,有较大部分都是通过“留学—工作—移民”的路径留英,他们至少会在英国获得学士学位,其中还有大量拥有博士学历的高精尖人才。在较高职位层次工作至少5年以后,精英移民凭借自身能力给英国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和机遇。
相对而言,拥有丰富资本和社会资源的精英华人现在留英更加容易,他们是英政府争取和挽留的对象。但在面对是否加入英国籍、是否放弃“中国护照”的问题上,这批精英华人的反应却显得更加谨慎与理智。(薛章 祝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