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兰州6月1日电 题:中国城市在“限”和“放”的矛盾中寻求发展
新华社记者 屠国玺 姜伟超
中国西部省会城市兰州近期出台了一“放”一“限”两项政策:一项是放宽落户条件,允许外来人口到城市定居生活;另一项则是限制外地牌照的车辆在交通高峰时段进入中心城区。
在兰州这样的中西部城市,堵车已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许多驾车出行的人被堵在城区道路上一半个小时是很经常的事情。
据兰州市交警部门统计,高峰期限行之后,每天将能减少近20%的车辆,使严重的拥堵状况得到一些缓解。
和兰州一样,中国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发展难题。一些城市通过多种限制方式来应对已经出现的“大城市病”。除了外地车辆限行之外,还有对外来人口的各种房屋“限购”政策,以及对外来人口的“落户”限制。
与“限行”和“限购”相比,许多城市对于“落户”的限制却有所放松。按照兰州市最新出台的户籍改革政策,从今年5月1日起,兰州市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划分,城市的落户条件也被放宽,外来人口可以通过购房、租房、投资等多种方式取得城市户口。
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约有一百多万的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口将是这项政策潜在的“受益者”,这相当于目前这个城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不少市民对此提出疑问:“这个城市能容纳这样大量的外来人口吗?似乎从堵车的程度来看,城市已经不允许更多外来人口进入了。”
兰州大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李泉分析认为,这种限制和放开之间并不是完全矛盾的,这两者也恰恰是中国城市发展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李泉认为,不断拉大的城乡差距是中国许多矛盾的根源,而城乡关系的协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中国政府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就是力图破解这一矛盾。
“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要求城市必须要吸纳大量的外来人口,特别是长期在城市生活的流动人口,同时给予他们城市户籍和附加在户籍背后的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李泉说,这是城市发展的趋势,但现有的城市承载能力还存在不足,难以承担短期内大量外来人口进入后导致的资源短缺,所以不得不做出许多限制。
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建君认为,中国的城市要努力应对自由迁徙所带来的多重发展压力,同时在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一系列方面,有与“户籍新政”相匹配的改革提升。
记者调查发现,放开户籍及落户限制后,大量外来人口集中“落户”的情形尚未出现。兰州市公安部门的统计显示,从5月1日新政策实行后,前来办理落户手续的人数并没有较平日有明显增加。
兰州市公安局户政处处长杜天春说,取消户口划分、进一步放开落户限制仅仅是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城市户口附带的各项社会福利和保障的“均等化”跟进还有一个过程。
“在城市落户和到城里打工不一样,每个要落户城里的人会进行理性的考量,并不是说政府放宽条件他们就一定会进城,而是他们自己要能确保落户城市之后的生活有所保障。”杜天春说。
“城市最终的发展肯定是开放的,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之后,人们将自由选择在城市或者是乡村生活。”李泉说,但在此之前,城市的许多限制仍将存在。(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