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傅双琪 田颖)68年前的今天,被战火煎熬8年的中国人听到了最期盼的胜利消息。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场战争的幽灵依然困扰中国。
昔日的侵略者日本至今未在战争责任等诸多历史问题上做出令中国人满意的真诚悔罪,日本如今的领导者更摆出了“忘记过去”的姿态,企图修改战后确立的和平宪法,改变战败国地位,使日本成为所谓“正常国家”。
两国关系在去年极端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挑起钓鱼岛“购岛”风波后急速恶化,安倍内阁的“历史修正主义”更是火上浇油,使双边关系降至邦交正常化以来的谷底。
日本政治右倾化和右翼保守势力抬头应该引起每一个深受法西斯主义危害的国家的警醒。然而,让一个傲慢的政权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确实鲜有成功的先例。更多情况下,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才真正改变双边关系的实质。
和68年前不同,今天的中国有能力将侵略者挡在国门之外,半壁江山陷落的耻辱不会再来。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日本,中国与日本并立东亚,已是现实。
正因为如此,安倍内阁虽然缺乏与中国对话的真诚意愿,却迫于国内外压力不得不表现出对话的姿态。
中国始终希望和平友善的睦邻关系,但是惨痛的历史教训证明,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只能使侵略者得寸进尺,唯有自立自强,依靠自己的发展,才能确保安全和稳定。
当然,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发展,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增长旨在造福国民,也为增进地区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中日之间的矛盾冲突,从参拜靖国神社到钓鱼岛领土纠纷,都是日方挑起,中国从未放弃通过对话和合作改善中日关系的努力。
二战结束近70年,冷战终结也逾20年,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化使各国更加互相关联互相依赖,对抗和战争不再是调整利益关系的主要手段。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中国和日本既有“爱恨交织”的复杂过去,当下也存在深度的合作关系,在很多领域中日合作是第三方难以替代的。
今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35周年,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中日互为近邻,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日本当局应该正视时代的变化和地区的现实,放弃重温军国主义旧梦的无益尝试,重新定位自己与邻国的战略关系。(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