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13|回复: 0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0 06: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凯风网

导语
古都南京,十朝都会,人杰地灵,风流千古。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之美誉。1912年元旦,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自上海乘专车来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庄严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总统府就坐落在南京长江路292号的大院内。1929年6月1日,“国父”孙中山先生辞世后的奉安大典在南京隆重举行,并完全遵循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安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奉安大典后,南京紫金山麓的中山陵因中山先生长眠,而名扬海内外,瞻仰者络绎不绝,更把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和南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凯风文化 策划:仲德 供稿:凯风江苏编辑:李元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1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1

  1 武昌、南京还是北京?——民国定都之争

1902年,中山先生在与章太炎的一次谈话中,在述及首都设置问题时强调说:武昌扬灵于大江,东趋宝山,四日而极,足以转输矣......北望襄樊以镇抚河雄,铁道既布,而行理及于长城,其斥侯至穷朔者,金陵之绌,武昌之赢也。又说: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总的看,中山先生最嘱意的首都应该是武昌,但为何最终将首都设在了南京呢?

孙中山力主武昌建都

早在1887年,孙中山就对中国首都的选择有过缜密的考虑,他曾主张"一都四京",一都即武汉,四京即西京(重庆)、东京(江宁)、南京(广州)、北京(顺天),首都的第一选择是武昌。【详细】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2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2
油画《辛亥首义》刘柏荣 马国旗

武昌起义后,清朝大军的对抗造成湖北军事形势极为严峻。但就在此时,传来了江浙联军于12月2日攻克东南重镇南京的好消息。于是各省代表精神大振,并在会议后作出决定,将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南京就这样成为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个首都。

定都南京被参议院否决

1912年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后,首都问题再次成为南北方争论的焦点。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时附有三个条件,第一条就是“临时政府设于南京,这是各省代表会所议定,不能更改”,然而当时的局势动荡不安,风云诡谲,拥护袁世凯定都北京的声潮此起彼伏。

2月14日,临时参议院召集会议,会议用投票表决的办法决定首都设在何处。表决结果竟有20票主张定都北京,5票主张设南京,2票主张设武昌,1票主张设天津。孙中山立即对决议中“首都设北京”这一条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并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向参议院依法提出复议这一表决结果。

黄兴动武参议院复议首都仍设南京

定都南京的决议结果出乎意料,使孙中山先生极为恼火。当晚即与黄兴等人一道把同盟会员李肇甫叫来予以痛斥,并限定必须在第二天复议时更改过来。当时的陆军总长黄兴始终是坚定地站在孙中山先生的一边,黄兴怒道:“明日如再不按孙先生意愿行事,我立即派宪兵将议员绑了出来。”

第二天表决的结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出席的27名参议员中,有19人投票定都南京,6票主张定都北京,2票主张定都武昌。最后,参议院通过决议,仍以南京为民国首都所在地,纠正了前次决议。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3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3

孙中山让步 袁世凯得逞

袁世凯一直不愿接受首都设在南京的决议,以种种卑劣的手段加以抵制。袁系及亲袁势力则发动舆论造势,要求首都设在北京。面对袁世凯的言而无信以及中外帝国主义势力的强大,孙中山为了顾全大局,只好作出让步,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中南海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至此,民国初年的首都之争,以首都设在北京、袁世凯得逞而告一段落。

   1划时代的91天——孙中山在临时总统府里的日子

1912年1月1日 晚上10时,临时大总统府遍挂五色电灯,一片喜气洋洋。在各省200多名代表的簇拥下,孙中山气宇轩昂地站立在大堂中央,凝视着在寒风中飘动的五色旗和铁血十八星旗,以浑厚的声音宣读了大总统誓词,就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从此迈入共和时代。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4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4
  
油画《开创共和》 作者杨松林

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它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和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也成为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

临时政府组阁之争

1912年元旦午夜十一时,孙中山在各省代表会议上举行了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堪称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但他在组阁过程中因为人事任命而引起的政坛风波却鲜为人知。【详细】

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的背后故事

武昌起义后,由于种种原因,在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中,较普遍地形成一种“如袁世凯能反正,借袁之力以推翻清廷,建立民国最为有利”的心理状态。所以在武昌起义后不久,南方各省中就出现了鼓励袁世凯反正,宣传袁如能“归顺”民国,就可举为大总统的舆论。特别是以黎元洪为代表独立的各省,很快地确立了“袁如反正即举为总统”的方针。正是由于这种环境,才致使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反革命野心得以实现。

   1为何孙中山去世3年才安葬——中山陵与奉安大典

民国13年(1924年)年底,孙中山先生应冯玉祥、段祺瑞的邀请,决定北上,他满怀希望的以一个革命者应有的骄傲,在人民的拥护下,去解决国事问题。11月13日,孙中山先生离开广东,途经上海,绕道日本,然后到了天津。因长期奔走革命,积劳成疾,还没有来得及进京和军阀会议就肝病发作,卧床不起了。12月31日,孙中山先生扶病入京,旋经协和医院确诊为肝癌,且病情急剧恶化,经中西医多方救治无效,于民国14年(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逝世,终年59岁。1929年6月,按孙中山先生生前遗愿,遗体归葬南京紫金山。

孙中山为何钟情紫金山

生前,孙中山曾多次到东郊紫金山(钟山)。最著名的一次是谒明孝陵,时间是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对明孝陵的主人朱元璋特别崇拜,革命之初,他就是以朱元璋为榜样,承继了朱元璋"恢复中华"的民族精神。但后来孙中山认为,自己的事业比朱元璋、洪秀全更有革命性,"前代革命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详细】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5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5
孙中山谒陵时与临时政府工作人员合影
灵枢暂厝香山碧云寺

孙中山生前曾经表示:希望去世后能够安葬南京。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偕胡汉民等人,前往紫金山打猎。他看到这里的地势山水环绕、气象雄伟,就微笑着说:“我将来死了,能葬在这里,那就好了”。国民政府遵照了他的遗愿,将南京紫金山选为墓地。鉴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工程浩大,短期不能竣工,国民党治丧委员会决定,先将灵柩暂厝于北京香山碧云寺。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6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6
  
碧云寺门前社会各界的挽联
魂归金陵奉安南京中山陵

1929年5月28日上午,停放在北京碧云寺的孙中山先生遗体由专列运来南京。孙中山灵榇抵达南京后,停灵于中央党部礼堂。从5月28日起由中央委员、各特任官轮流在中央党部守灵,3人为一班,每班4小时。第一班由蒋介石、谭延闿、胡汉民守灵。共22班,直至6月1日奉安日为止。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7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7
奉移的火车专列

   1中国最早的现代城市规划——《首都计划》与孙中山《建国方略》

哈佛大学教授柯伟林:“南京是中国第一个按照国际标准、采用综合分区规划的城市……如果南京今天可以称作‘中国最漂亮、整洁而且精心规划的城市之一’的话,这得部分归功于国民政府工程师和公用事业官员的不懈努力。”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民国时代从此开启。孙中山在《建国方略》提出了全面快速进行经济建设的宏伟纲领,指出了发展中国经济的远景规划,其中包括建设铁路十万多公里,建设华北、华中、华南三大世界级港口等项目。第一次把经济建设放到首位,第一次提出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经济战略思想。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描绘的“现代化”、“工业化”蓝图令人憧憬。虽然孙中山没有给出建设南京的具体步骤,但先行者的思想往往在后人身上得到延续。【详细】

延续孙中山现代化精神的城市规划

首都建设委员会成立于1928年,负责人为孙中山之子孙科。孙科早年留学美国,他牵头完成的《首都计划》是一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其中诸多现代化建设理念,就是对中山先生思想的一种延续。

孙中山评价南京:“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孙科对南京的看法也延续着父亲的观点。在《首都计划》的序中,孙科指出:“首都于一国,故不唯发号施令之中枢,实亦文化精华之所荟萃”。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8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8

86年前的城市规划书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这样评价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9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9

《首都计划》虽然与孙中山没有直接联系,但他对南京的看法,影响着这部城市规划。

上世纪20年代末,《首都计划》开始正式实施。1928年夏,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中山大道破土动工,在此后的7年时间内,南京的道路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如今熟知的黄埔路、环湖路、中山路、中正路(今中山南路)、热河路、山西路、汉中路、雨花路、云南路、中央路等,都是当时建成的。这些干道最宽的达到40米,至今仍是南京的主干道,而以中山大道为代表的宽阔林荫道,也成为了南京最大的城市特色之一。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10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10

紫金山拟建中央政治区

《首都计划》曾设想将紫金山南麓选作“中央政治区”,将明故宫一带规划为商业区。先把新址,有鼎新革故之间,但这个设想最后没能实现。

大兴土木的黄金十年

《首都计划》公布后,南京兴起了持续十年的建设高潮。当时的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林逸民在呈文写道:“此次设计不仅关系首都一地,且为国内各市进行设计之倡”,“全部计划皆为百年而设,非供一时之用。”

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在当时的南京被广泛采用,传统的木架建筑退出舞台。一批从欧美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聚集南京,并在这里大显身手。

   1孙中山先生的足迹——南京那些以中山命名的建筑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11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11

中山陵

钟山因中山而名山有魂,中山因钟山而浩气长存。在南京东郊的紫金山中茅山南坡,中山陵依山而建,墓道和392级石台阶,把石牌坊、陵门、碑亭、广场、华表、祭堂、陵寝等建筑有序地串联在同一条轴线上。四面苍松翠柏环抱,八方云霞紫气聚来,庄严肃穆,气度非凡。中山陵是中国近现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和谐庄严,气势宏伟,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详细】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12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12
中山先生铜像与新街口

南京因中山先生所提倡的“博爱”精神被赋予了“博爱之都”的城市形象,显示出南京博大、博爱、宽容、包容的城市精神。新街口作为城市的中心,孙中山先生铜像曾两次搬离此地,新街口与孙中山先生铜像三次牵手、结下了深厚长久不解的博爱之缘。 【详细】

中山大道

中山大道的修建,不仅是为了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也是为了“建设首都”、“整顿交通”。中山大道修建完成之后,南京市的中心地带由原来的城南转移到了新街口地区,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南京城的格局。如今,中山路和沿路的梧桐树以及民国建筑群,成了南京城市建设最重要的符号。 【详细】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13

孙中山的南京情结13
中山门

南京中山门的前身是建于明初宫城东面的朝阳门,是一座古老的城门,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民国还都南京后,因迎奉中山先生灵柩归葬中山陵,1927年在兴建中山陵园大道时,国民政府将朝阳门拆除改筑为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券门。1928年7月,国民政府将朝阳门改名为中山门,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culture.kaiwind.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8 06: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