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题:“公家的钱不能随意花”将成常态
新华社记者吴济海 刘明洋
每到年底,刘丽就会收到一家保险公司送给客户的年历,以往她都转手送给别人或者直接扔了,但进入2014年,这份年历挂在了刘丽家的客厅。
“单位今年不发了,我们就挂保险公司送的了。”她笑着说。
刘丽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丈夫在北京的一家国企工作。以往到了岁末,她和丈夫都会收到单位发的年历,但2013年,这份“福利”没有到来。
2013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明确规定: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刘丽和丈夫的单位都在被通知之列,“福利”自然没有了。
在中国,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被人们俗称“体制内单位”。“体制内单位”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往往与公共财政,即“公家的钱”有关。
刘丽笑言,以前逢年过节还会期待“公家”能发点“福利”,但经过2013年,以后“公家的福利不能随便用了”。
过去的一年,让刘丽和所有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央和纪检部门频频发出的各种禁令,如中秋国庆、元旦春节期间严禁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款旅游,公务接待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以及长期坚持的“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等。
高端白酒遭遇寒流、一些城市“团购贺卡一条街”明显萧条……这些改进作风的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民众普遍认为,“公家的钱不能随意花了”。
专家认为,2013年中央反“四风”和一系列禁令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既有原则性规定,又言之有物、细致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很强;二是监督检查及时到位,执行力和震慑性强。
“从‘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等原则性的硬杠杠,到禁止公款送年历贺卡等具体规定,还有政府的‘约法三章’,应该说,这一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已经迈上了常态化之路,为制度完善带来了新气象,我认为它不会是一阵风。”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说。
2013年3月,国务院向社会承诺“约法三章”: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和“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一年来,国务院多次要求各级政府坚决落实“约法三章”并开展重点督查。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近日介绍,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一般性支出统一按5%比例压减。各地也都压减了支出,四川、山西、河南压减省本级“三公经费”支出的比例达到了10%以上。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改进作风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得到百姓的掌声很多,应该继续强调落实,一以贯之,不能出现反弹。他还表示,压缩下来的“三公”经费等开支,应该更多地投向医疗、教育、社会救助等民生领域,这样会得到老百姓的更大拥护。
戴焰军表示,改作风建设已经迈上常态化之路,目标应是使之制度化、机制化,这需要将一系列措施落实到法律法规上,还需要在组织机构、财政、干部选拔等方面出台配套措施。“常态化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但我对此有信心。”他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决定还指出,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
刘丽说,刚开始听说要取消像年历、贺卡这么“小”的“福利”时,觉得是不是规定得有点太具体了,但现在理解了,“再难再大的事不都要从小事做起吗?规定越具体,操作起来就越没有模糊空间,也更让人感觉到中央的决心”。(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