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4|回复: 0

非洲纪行:肯尼亚华人女婿向青的三张“名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7 11: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新社内罗毕1月7日电 题:肯尼亚女婿向青的三张“名片”

  中新社记者 石岩

  “对不起,我的名片没随身带。”落座前,接过中新社记者递来的名片,50岁的向青笑中略带歉意,“我在这里(肯尼亚)通常不带名片,不怎么需要。”

  在肯尼亚当地华人的口中,向青属于典型的“老肯”——自1995年被所供职的中国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路公司)从也门办事处调来后,他已在这个东非国家扎根近18年。18年中,向青在当地娶妻生子,练就了一口标准的斯瓦希里语(肯尼亚国家语言之一),并从一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迈入知天命之年,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仍保有华夏民族特有的内敛与认真。

 “这就是我的一张名片。”向青抬手指着自己的脸,幽默地说道。

  向青所言非虚,在与中国有着传统历史友谊的肯尼亚,中国人的身份本身便是一张亮丽的名片。漫步在内罗毕街头,随时便有一声“你好”,伴随着一张张友好的笑脸扑面而来。

  “中肯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韩春霖对中新社记者介绍,早在15世纪初叶的明朝,“三宝太监”郑和就曾到达如今肯尼亚的第二大港马林迪。中肯自1963年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中国人在肯尼亚官方民间均有极好口碑。

  推动肯尼亚民间对中国友好的另一大因素,是中国在肯尼亚国家建设中发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作用。以向青所在的中路公司为例,自该公司1984年在肯设办事处以来,致力于该国公路、桥梁、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肯尼亚百姓的出行,在当地赢得了相当的声誉。

  “如果我需要向当地人介绍我们公司,只消提起‘中国路’(CHINAROAD),没有人不知道的。”向青竖起大拇指,自豪地说。

  向青提到的“中国路”,即是2000年竣工的A109国道,系中路公司承建、世界银行出资。修建公路时,为标明位置,公司将写有“CHINAROAD”的标志牌树立在营地旁,久而久之,过往的司机便将“中国路”的名字带向了整个肯尼亚。

  由于质量过硬,“中国路”被业主评为“样板路”工程,更被世行誉为该机构在非洲地区投资项目的典范。2003年,中肯建交40周年之际,肯尼亚政府发行了以“CHINAROAD”为主题的邮票,以纪念这一条高水准的公路,更为纪念中肯两国的友谊。

  显然,一条条的“中国路”、一架架的“中国桥”,构成了向青“不带名片”的另一层自信。而这,无疑是他的又一张引以为傲的“名片”。

  向青的另一张“名片”,来自于他已传为佳话的爱情。1997年,即来肯工作两年后,向青结识了当地一位美丽的姑娘并迅速坠入爱河。他的真诚和踏实打动了后者,两人最终喜结连理,并先后生下了两个女儿。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中国人,也是当地人,这让我能够深入当地的文化、融入当地的圈子。”向青拨弄着自己的手机,笑着说,“这也让我更加留恋这片土地了。”

  事实上,融入当地文化的重要性,已渐然为在肯中企所知。以向青所在的中路公司为例,该公司不仅在工程中吸收大量当地人员就业,更借助赈灾、援建等机会,积极与当地民众沟通,拉近与后者的距离,取得了良好成效。

  “现在中国越来越富强,中国产品越来越过硬,肯尼亚人见到中国人时竖大拇指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向青又一次竖起拇指,反问中新社记者:“你说,我们的腰杆能不硬起来吗?”(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7 17: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