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8|回复: 0

王国华:爱刻“鬼脸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4 19: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承家族手艺

  在“中国傩戏之乡”贵州德江,为老人祝寿、给小孩儿办满月酒或给病人消灾等,都要演上两三天傩堂戏。傩戏师在表演中会带上各种表现人物性格和面部神态的道具,民间俗称“鬼脸壳”。“每一个面具背后,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每一个面具人物表情的刻画,都直接影响着一堂戏的精彩与否。因此,面具的雕刻必须以傩堂戏神案图谱为依据,否则就不能准确生动地表现人物角色。” 枫香溪镇长征村的傩面具雕刻艺人王国华说。

  “我们王家傩戏表演和傩面具雕刻已有5代人了,你应该把这手艺继承下去。”父亲的话让王国华迷上了傩戏表演和傩面具的雕刻,并成为第六代传人。

  傩面具以生长在本地的柏杨和酸枣为原材料,共有取材、制坯、雕刻、着色、上漆成品5个流程、20多道工序,均为手工。“简单些的面具一天只能做一面。”王国华身旁的板凳上满满当当摆着二十几件大小不一的锉刀,“每一把都有用处,开始用大家伙,有了原型之后再用小刀精雕。”

  做成手工艺品

  原来傩面具的制作仅限用于当地的傩戏表演,但现在请巫师唱傩戏的人越来越少,加上年轻人多出去打工,傩面具的雕刻日渐凋零。“只靠表演傩戏的来定做几个,赚不了多少钱,自然没几个人愿意学。”王国华说。“唱傩戏和面具雕刻原来有个老规矩,传内不传外,但现在我希望能把这门手艺教给更多的人。”

  王国华2010年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现在带着3个徒弟,产品只有三成用于傩戏表演,其余都是作为手工艺品外销。“外面的人对这个感兴趣,把它当宝贝收藏,我们一年下来能有个十七八万的收入。”

  在王国华带动之下,现在村里有一二十人在学傩面具的雕刻,他还在邻村的小学开了一个兴趣爱好班,“25个学生,每周二、三、四各一节课,现在一些简单的造型他们都能掌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1 22: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