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9|回复: 0

评论:中国救灾追随治理现代化脚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8 00: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次地震预警、各部门应急机制联动、近万名官兵火线赴命、大批医疗队伍和志愿者迅速投入、黄金72小时的生死竞速、救灾物资源源不断送往灾区……这一切,发生在云南昭通鲁甸6.5级地震后。

  在鲁甸,世界称赞中国救灾的全力和高效,国际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中国政府救援工作反应迅速。

  如果说每一次灾难都是一块人类行为和社会治理的试金石,那么这一次中国救灾的速度和力量恰恰折射出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步。

  中国救灾,得益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在于调动集体力量与资源,发挥整体效能和作用,这在救灾等非常时期作用尤为明显。

  此次地震发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出批示,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抵达震中后,现场指挥部署抗震工作。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称赞中国政府在此次地震中反应及时。

  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全面启动,国务院工作组积极统筹协调,根据救灾需要不断增加调派救援队伍、医疗专家、机械装备、物资药品和应急资金,支持协助地方抓紧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

  军队也快速反应。震后仅仅50分钟,首批救援官兵就开进了重灾区。英国《每日电讯报》说,解放军在救援工作中冲在一线。地震发生当天傍晚,通往震中的主要道路就已经打通。

  土耳其主流媒体《每日新闻》也刊文介绍了中国政府各项救援工作,称赞中国军人第一时间赶到震区施救。

  法国《欧洲时报》用一个整版报道云南鲁甸地震救援。报道说,救援见证中国速度与力量。

  中国救灾,得益于科学治理手段的精进。

  地震预警,是政府的公共治理行为。中国正逐步建立自己的地震预警系统。去年,中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已进入发改委立项程序,计划投入20亿元,用5年时间建设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鲁甸地震发生当日,地震预报系统分别向昭通市区和昆明提供了10秒和57秒的预警。这套地震预警系统,在预估地震强度高于3.0级时就会触发。鲁甸发生地震时,触发了云南和四川等地的26所学校的警报。

  地震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还为地震和应急部门提供其他应急数据。中国地震局也立即启动Ⅱ级应急响应,随后又提升为Ⅰ级响应。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对媒体说,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

  此外,中国还调集18颗遥感卫星,服务抗震救灾工作。孟加拉国灾害管理专家说,从技术和科技方面讲,中国在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方面,有非常多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

  中国救灾,得益于应急治理体系的成熟。

  汶川地震之后,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以提高应急服务水平,又在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雅安地震等多次考验中逐步积累经验。近年来,中国还派遣救援队伍赴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参与救灾。

  此次救援中,鲁甸地震灾区形成一个公路、铁路、空中的立体救援通道,从物资到人力,确保路通、讯通、电通和水通。对此,国际舆论给予了相当肯定,评价中国救灾忙中有序。

  美联社文章说,地震发生后几分钟内,中国救灾队伍就已整装出发;仅仅几小时,食品、帐篷,甚至4G通信都迅速投放到灾区。“这显示出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巨大的资源。”

  中国救灾,追随治理现代化脚步,正在进步。(记者柳丝)

  

来源:新华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19 1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