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2|回复: 0

中国经济转型的“七大新机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9 07: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马蔚华

马蔚华


大家都懂得“弯道超车”的道理,也懂得“变动中才有机会”的道理,不变动就没有机会。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机会要比过去“平铺直叙的上升”要大得多。在未来十年或者更长一段的时间里,我认为有七个“新机遇”。

我们当下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经济的新常态,所谓“新常态”就应该对应“老常态”,“老常态”是过去中国30多年的时间里,GDP平均增长是9.8%,这两年经济开始回落,今年上半年是7.4%,按照市场的预测,今年年底,恐怕维持不了7.4%了,还会继续下调。

经济放缓,这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种表象,我的理解是:“新常态”绝对不仅仅是经济速度的放缓,在经济速度放缓的背后,还有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动力的切换,制度环境的改变,这才叫“新常态”。

中国过去30多年,我们的经济增长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资源,得益于前所未有的制度红利,得益于中国独有的人口红利,还有东方特有的储蓄红利等等。但是今天,这些支撑过去高速增长的因素,都在消失或者减弱。比如说人口红利,中国临近了“刘易斯拐点”,这个在经济学上有争论,中国劳动力已经从绝对的无限供给变成了绝对数的下降。

中国是贸易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过去30年,中国的出口总额增长了近九十倍,而全球贸易量仅增长了6倍,但是现在,上半年贸易对GDP的贡献是负数。还有,像能源、资源、土地、环境,中国现在都已经濒临危机,如果继续高速增长,则难以为继。

这种情况,中央政府和国务院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就已经预计到了,把“十二五”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定为7%,而且决定我们的工作重点从过去的重速度、重规模、开发重大项目,转到重结构、重质量、重效益、重民生,这就是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但现在,我们担心的不是经济放缓,而是经济在放缓的时候,政府能不能顶住压力,坚定不移的进行机构调整。我们经济增长放缓,完全符合经济规律。纵观全球,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一般情况下,在高速增长30年到40年以后增速都会回落。

日本在50年代之后有25年的时间,GDP增长达到9.8%,和中国差不多,后来就降到4%。从1992年到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是0.87%,安倍上台后,从去年到今年有所恢复,过去二十年叫“失落的20年”。韩国和中国台湾也是一样,就是说全世界的经济增长规律显示,经济高速增长到第四个十年,一般都会下降到4%以下,中国现在还是7%。

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还很靓丽,但我们心里一定要认清这一点:GDP不仅仅是个数字的概念,不仅是个量的概念,决定GDP本质的东西是,GDP的质量,GDP的技术含量,这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新加坡的一位副总理曾说了一句很不客气的话,他说你们中国过去30多年确实令世界瞩目,但你们没有什么竞争力,因为你们都是低端制造业,你们就凭借人口红利,是以牺牲环境、人力和物力为代价发展的。

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以后的GDP,7%的GDP,应该是什么样的GDP,不应该都是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应该是有更多技术含量的GDP。另外,从历史阶段来看,中国人均GDP已经接近7000美金了,这个叫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跟新兴市场比,已经没有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了,而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暂时不具备先进的技术,这就是所谓的“不上不下”。但在这个阶段,由于人均收入提高了,这个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大了,像中国连续十年,基尼系数都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必然意味着社会矛盾的加剧,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加剧,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协调。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果不正视的话,很可能会跌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所以,我们现在转型升级,适应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是每一个中国企业都应该深刻认识的,或者说应该正确认识的。当然,新常态会有很多的矛盾,因为这些矛盾,比如经济下行,会引起方方面面的矛盾。

具体地说,中国将面临一个增长动力的切换期,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还有四万亿投资的消化期。这三期叠加,就会使原有的增长动力“三驾马车”发生变化,而新的增长动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这就是新旧动力的切换,老的不能再继续了,但新的增长动力还没有实现,这个阶段是比较痛苦的,这也是一个过程。

我们现在面临很多的矛盾,经济新常态本身是对过去很多经济政策、经济行为和习惯的一种改变,所以我们要适应。我今天重点要讲的是,在这个新常态下,我们有没有机会。我的观点是,在这个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机会要比过去“平铺直叙的上升”大得多。大家都懂得“弯道超车”的道理,也懂得“变动中才有机会”的道理,不变动就没有机会。所以我觉得,在未来的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里,我们有非常多的机会,我总结有七个新机遇:


1、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机会


“十二五”的初期,七大新兴产业占整个经济的比重只有5%,当时计划到2015年,这个占比要提高到8%,到“十三五”的时候要提到10%。这就意味着从“十二五”到下一个五年计划,这个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要在20%~22%之间,如果GDP平均增长率是7%的话,新兴产业的增长将远远超过7%。

这不仅仅是一个目标,还有非常多的措施配合。所以,发展七大新兴产业,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机遇。比如节能环保产业,未来5年内的投资需求,据统计超过3万亿元,其中仅固废处理投资就有望达到7000亿元,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投资超过8千亿人民币,而未来7年内,新能源的投资将达到5万亿人民币。

2、服务业的跨越性发展和机会


国家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是70%,美国在70%以上,全世界平均在60%,中国只有45%。

我们国家2013年服务业的增加值,首次超过了工业的增加值,服务业成了中国第一大就业主体,吸纳的就业人数远远超过了制造业。在我们国家,服务业有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既有原来传统的衣食住行,更有很多基于新技术的服务业。

照这个趋势,未来几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就要达到50%。就是说,第三产业等于第一产业加上第二产业之和,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超过了资本的贡献,净出口的贡献则是负数。我们在过去这几年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还有农村人均收入的增幅今年已经超过了城镇人均收入的增幅,资本的输出已经超过了资本的流入,中国成了资本净输出国家,发生了很多历史性的变化。

3、城镇化的机会


中国的城镇化率,按照去年公布的数据是53%,但那时候讲的是以往的城镇化,去年四季度,中央开了一个特别的会议——城镇化会议。提出了一个中国“新城镇化”的概念,所谓“新城镇化”,就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不仅仅是盖房子,不仅仅是把农民的房子盖成像城里一样。

所谓“人的城镇化”,农民进城,不是过去农民工到城里打工,他本质还是农民,到一定的时候还得回家种自己的自留地,这个不叫城镇化。真正的城镇化是,现在已经在城里的2.6亿农民工,首先要变成城里人,首先是户籍要改变,不能是二元结构了;其次,他们要和城里人一样享受教育、养老和各种服务,享受城里人享受的一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勇敢的设想。

2.6亿农民工进城,这个巨大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机会,和我刚才说的服务业是有密切关联的。过去计算过,一个农民进城,国家至少要投资10万块,基础设施投资,算算2.6亿是多少?城里人的消费、农民的消费,有着巨大的差别,城里人的消费是农民消费的3.6倍,这是过去的数字,不一定准确。

总之,城镇化会从两个方面扩大经济增长的动力:一个是投资方面,另一个就是消费。城镇化,是我们未来二三十年经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力。过去的三十年,城镇化率每年几乎增长将近1%,这个速度也是世界各国历史上最快的。

4、中西部地区崛起的机会

中国现在叫“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现在看,中央的这个政策已经起到了效果,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这两年,劳动力人口红利的减少,中西部的发展机遇大了。这两年,中西部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远超过沿海。中西部和东部刚刚改革开放时的基础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四通五达,立体交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接受了改革开放。所以,今天中西部的崛起,完全不必像东部沿海那么长的时间。

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福布斯》算过的,叫“城市经营成本指数”,即在不同的城市办企业,经营成本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北京成本指数定义为1的话,上海、广州、深圳、宁波这些地方是0.87,西部只有0.67,像武汉这样。也就是说你在中西部办企业,这个成本比北京节省30%多。当然,这个优势不一定永远有,现在要到中西部办厂、办企业,你也不能眼睛光盯住劳动力比东部便宜这个优势,这个优势转瞬即逝,一开始就应该把眼光定高,将来要靠“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来取得优势。

5、技术变革的机会

在中国,移动互联和大数据,不仅给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变化,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点大家都感受到了。现在,中国的手机用量达到了13亿部,是全世界最多的,移动互联用户达到5亿户,也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的。

基于这方面,我们将来可以依托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技术得以蓬勃发展。我这里有个数据,中国2015年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会超过1.5万亿,每年增长将近100%。加上现在的云计算、搜索引擎、移动终端、传感器的普及,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扑面而来,会给我们的产业带来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6、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会

这几年,中国已经成为净资本输出的国家,即使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走出去的步伐也没有放慢。当然,我们走出去可能有很多的挑战,制度、法律的挑战,贸易封锁的挑战,融资难的挑战、文化的挑战等等,但从主流上看,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是一个好时机。

欧美国家现在主动招商引资,特别是美国。美国认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这种事情,是不允许再发生的,又开始了“再工业化”的过程。另外,欧洲的国家也积极地欢迎中国企业到它们那里投资,有一些国家给予减税,甚至是免税的优惠。但中国不光要看到欧美市场,还需要到新兴市场去投资。

7、新兴市场业态的机会

按照过去统计局的行业划分已经远远不够了,统计局的指标体系要发生变化。现在,有很多新的业态涌现出来,完全是和过去不一样的。这个背后,就是互联网信息化和大数据的推动,比如,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中介服务平台。

还有基于产业链、工业链的延伸和细分的业态,包括服务外包、服务配套,配件研发,商贸、物流类的企业,也是很好的机遇。

基于社交网络趋势的,像博客、微博、微信、交友、婚恋,即时通信类的,像上哪吃饭、买什么东西,太多了。人们的生活完全在互联网上进行,这些都是新的业态,都有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8 16: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