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5|回复: 0

武汉光谷:创新基因驱动“改革先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4 02: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新华社记者徐海波皮曙初

  30年前,她是荒野中“被武汉地图遗忘的两厘米”,如今,这里聚集2万多家高科技企业,平均每天诞生20件专利,3万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这里落户创新创业。

  以光电子产业著称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有着“中国光谷”的美誉,是我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对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双重压力,中国光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机制体制建设,以高新产业为依托,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打破制度梗塞,打造创新创业乐土,实现创新、开放双轮驱动,建设享誉全球的“世界光谷”。

  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

  美国有“硅谷”,中国有“光谷”。中国光谷聚集着近百所高校和科研院所、58名院士及20多万名技术人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光谷有了看齐“硅谷”的底气,可惜自身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产业实力。“造成这一鸿沟的主要原因在于科技体制不够通畅。”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坦言,如何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搭建产学研资间流通的顺畅平台,是“光谷人”每天思考的问题。

  2009年,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宣告成立。这家囊括高校院所、政府部门及高新企业的新型研究院,借鉴台湾、日本等地同类院所的先进机制,研究团队基本来源于高校,教师身份不变。由专家委员会经过评议,选取科技水平高、市场前景广的项目入驻,研究院为其免费提供实验设备、生产厂房以及紧缺的实验器材。

  进入研究院并非高枕无忧了,科技成果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市场化,否则只有“卷铺盖走人”。张文彤说,研究院共引进了8位院士领衔的85个团队,承担了30多个国家重大专项,孵化40余家高竞争力企业。按照生物研究院的模式,光谷又新建了新能源研究院、光电子工业研究院等多个新型研究实体。

  创新创业一直是光谷人最为自豪的“基因”。光谷2013年出台《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允许高校师生休岗休学“下海”创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可“七三开”,研发者得70%,尺度之大,一度引发全国关注。新政实施以来,光谷已有300多项成果入园转化。

  近几年,光谷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光通信领域80%的重点课题,打破了国外对高端数控机床、万瓦激光器等领域的封锁,主导创制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282项。张文彤表示,在创新路上,光谷不把创新当成目标考核,也不简单等同于科技创新,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更多地注重培育创新基因,激发创新活力。

  对外开放促改革的转型样本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湖北等内陆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制约发展的顽瘴痼疾却依然存在,政府主导社会的思维定势更加明显,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日益增大。借鉴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湖北省在光谷开展先行先试工作,推出12大类、97项改革举措。

  三环集团是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去年计划收购一家欧洲老牌企业,但由于外汇管制,对方国家币种与人民币无法自由兑换,金融部门审批手续繁琐,只好通过在香港设立子公司来完成交易。像三环集团一样,越来越多的内陆高新企业正走向国际化,但却遭遇诸多制度瓶颈。

  于是,光谷将加大对外开放作为重要的破题之道。在行政审批方面,探索建立更加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系;在科技创新方面,试点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创新知识产权定价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在科技金融方面,通过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实现金融有序开放、激活民间资本活力,打造国家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作为中西部唯一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光谷肩负着国家战略、民族使命。“创新和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引擎,只有一起发动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武汉市委常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说,光谷已为自己设立了赶超目标,创新驱动以美国硅谷为对标,开放驱动以上海自贸区为对标,通过1—2年的改革试验,为湖北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

  光谷在光,更在谷

  曾经诞生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第一个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中国光谷,每天还在孕育着“第一”。2013年科技部火炬中心评定其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第三。即便光环如此耀眼,但仍让“光谷人”尴尬的是,区内没有一家产值过千亿的企业,更没出现联想、华为、腾讯这样叫响全国的“明星企业”。

  光谷自产的最大企业烽火科技集团是我国光通信技术的发源地,1977年就拉出亚洲第一根光纤,“孵化”了众多通信企业。但不可思议的是,晚于烽火14年创立的华为,产值已是烽火的近10倍。不仅昔日的“大哥”沦为“小弟”,而且未带动地区产业迅速崛起。

  “北京中关村有央企资源优势,深圳高新区市场开放程度高,与它们相比,武汉的民营经济相对薄弱,创新基因不足一直制约着光谷创新发展。”胡立山表示,光谷近年来一直将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作为首要任务,激发各类企业潜力和活力,形成名副其实的“谷”生态。

  对此,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认为,光谷在“光”更在“谷”,“光”只是产业形态,“谷”才是根本,是核心。“‘谷’的核心是勇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是一种‘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氛围。”李鸿忠认为,光谷只有将自身的体制、产业优势辐射到周边城市,形成产业集群和创新链条,营造出“谷”效应,才可以真正赶超“硅谷”。

  打造“大光谷”的设想应运而生。武汉市政府计划将毗邻光谷的三个区“统一起来”,构建“大光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同时,光谷先后在湖北省内建设了20多个“园外园”,充分发挥光谷辐射带动作用和品牌效应,促进资源和要素的优化整合,有效破解了中小城市“筑巢难引凤凰来”的难题。

  “这是一场颠覆性的全新探索。”李鸿忠如是评价光谷的改革。他说,光谷的示范试验核心在于改革和“放权”,一方面,以创新驱动倒逼经济转型升级,以对外开放倒逼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开放红利,带动湖北乃至中部的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9 08: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