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人民日报
“‘天下第一考’遇到最易考试年”。近几日,身边不少人都在热议2015年度中央机构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下降的话题。年年“国考”,今又不同,在不少报考者看来,今年的报考遇到了“好时候”。
相较于往年的数据统计,今年的“国考”出现一高三低的特点,在招录人数以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报名人数、职位竞争比、最热职位竞争比三同降。日前报名审核结束后,通过审核的人数相比去年减少,职位平均竞争比从去年的70∶1下降到64∶1,最热职位竞争比为2624.5∶1,为近五年最低,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今年的“国考”可能真算得上是近年“最容易”的一次。
事实上,数字的下降,折射出公务员考录趋势走向已悄然变化。
从这次官方公布的职位信息来看,职位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今年招录机关对招考职位的描述更加具体。“条件艰苦、经常出差”等字眼开始频繁出现在职位信息的详细描述中。同时,资格条件的设置更加详细,大部分职位明确描述了工作地点、户籍政策、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等,这些翔实的考录说明,有助于减少考生的盲目选择,可以有效引导考生的报考取向。
当然,报不报、怎么报的关键在于考生本人。这几年,随着公务员的职业分析愈加深入,社会及考生对公务员职业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跟风报名者逐年减少。
再者,中央考录主管部门加强了“国考”报考的诚信机制建设,更加严格了报名纪律,进一步明确了报名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发生不诚信的报考行为将被列入诚信档案库,同时采取了一些技术手段加强监督,比如规范报名注册事项等,杜绝了以前可能发生的有些考生不符合报名条件、试图滥竽充数“冲一把试试”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挤出了报考人数虚高的“水分”。
还有一个深度原因不容忽视,在践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的大背景下,公务员从严管理力度持续走强,不少人反映公务员的所谓的隐性福利已经消失,公务员“越来越不好干了”。由此传导出的信息,对于一些报考者而言,“国考”的“诱惑力”似乎已大打折扣。这不正是作风建设带来公务员招录的正面效应吗?
最热职位报考从曾经的万里挑一,到如今的千里挑一,数字的涨涨跌跌,其实无需一惊一乍。冷静看,公务员只是诸多职业选择的一种,在这个多元化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志向和兴趣爱好,选择当或不当公务员。在这个改革的时代,需要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结合个人性格、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合理规划职业选择和发展。
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和“官本位”的思想一直在所谓“国考热”的背后作祟,引发社会对公务员考录有时“发烧”般的关注,这无论是对守护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公平公正,还是积极引导报考者理性报考、维护其合法权益,都是一种伤害。报考人数下降已经显明,公务员考录的关注度可能正在由“过热”回归“正常”。随着社会对公务员这个职业认识的不断深入,报考公务员将会是更多人的理性选择,而不再是狂热的追求;加之,随着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化步伐的加快,公务员报考人数或高或低,都将是一种职业选择呈现出的新常态。(时圣宇)
|
|